当前位置:青墨书院>奇幻冒险>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第527章 埃及费拉VS斯拉夫牲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7章 埃及费拉VS斯拉夫牲口(1 / 2)

第527章埃及费拉VS斯拉夫牲口

对于郭康的建议,其他三人都很是吃惊。郭康只好做出解释。

“我们现在考虑的,就是给罗马打下一个好底子。”他说:“为了这个目标,做一些看起来惊世骇俗的事情,也是有必要的。”

“之前的大会上,大汗和元老们就有了结论,那个文件你们应该也都看过:罗斯地区对大秦国来说,就相当于西戎对于秦国。开拓了这里,就有了增强国力的希望。”

“而且,大家都知道,大国之间的竞争,往往不是一两次战斗能决定的,而是要看双方国力的比拼。所以,如果有条件,这种地方越多越好。就算自己拿不到手里,也不能让敌人消化了。”

“现在马穆鲁克政权日益衰落,内乱不断,早已没有当年抵挡伊儿汗国时候的威风了。而且,相比于他们的军事实力,这些人的政治水平,还要糟糕更多。我可不信当地人会欢迎他们。”

“埃及和蜀地一样,都是天府之国。现在他们的主人连自守都做不到,甚至要邀请我们去介入,帮助解决问题。这是天父给我们的机会,怎么能放弃呢?”

“那之后呢?我完全没听说过这件事。”王大喇嘛坦言:“也不知道他们后来怎么了。这些人好像也没什么影响吧?”

“我记得是次经来着?”郭康挠挠头,想了想,疑惑道。

“这说法也有问题。”王大喇嘛还是不信:“只用本族,不招募当地人参军,又不是没有例子。五胡乱华的时候,就有不少人这么做,结果不还是失败?到了宋元时,已经成了谁能用好当地的汉人,谁就能得天下了。这方面,宋、金都不如蒙古,所以结果也可想而知。”

“罗斯地区太穷了。虽然资源丰富,但长期得不到开发,这一点,我们都很清楚。”曹建说:“但埃及那边可不是啊。”

“但是,你只想了一半啊。”曹建提醒道:“你把一个埃及人带到罗马,从小用罗马的方式训练他,那肯定是可以的。等他长大,估计也不会比其他罗马人弱多少。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去埃及。”

“但我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有些可以开垦,但没有被好好利用的土地,我们凭借手里的技术,可以尽量进行改造,让那里适合我们的生产方式,能够让我们进行有效的组织,从而能够完成训练,形成战斗力。”

“那些书里头,怪力乱神的部分另说,历史故事还是有些意思的。我听说,犹太人自己都不把《马加比书》当经文,因为里面都是在讲述通过军事斗争反抗外族统治者的历程,介绍的是历史经验,而不是神亲自介入,显示神迹的记录,所以没有什么神圣性。”郭康说:“当然了,我倒是觉得,这种部分反而更有价值就是了。”

“异端的书,我看什么。”王大喇嘛连忙强辩道:“我把我们教会的正经看完就行了。其他的各种乱七八糟的说法,不用搭理。”

“在这之前,托勒密王朝也严格遵循之前的传统,只招募希腊殖民者的后代,或者雇佣其他蛮族,严格限制当地的被统治者参军。但安条克的声势太浩大,让托勒密宫廷感到恐惧,因此,托勒密四世破例征召了两万埃及人,作为方阵步兵进行训练。”

“至少,在信仰上,还是有余地的吧。”王大喇嘛倒是有些不甘心了:“埃及人在历史上,已经换过好几次信仰了吧。现在他们的宗教,也是几百年前才出现的。我们在这方面,还是可以做些什么的。”

“是啊。”普龙斯基也说:“你动员斯拉夫人,他们还能去填充下战线,而且没有什么补给要求。你要是动员埃及人……他们只能吃军粮吧。”

“比如罗斯地区,在几百年前,是几乎没法有效开垦的。所以那时候的各个王朝,就算可以击败来袭的罗斯人和其他游牧部落,甚至派遣远征军,摧毁那里的游牧国家,也没法把那个地方变成罗马的地界。但现在,我们有了更先进的冶铁技术,更丰富的水利经验,就能解决很多之前的问题,对当地的风土进行调整,对当地人进行教化了。”

“埃及人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也不是凭空而生的。他们缺乏战斗力,我觉得也不是天父刻意没给他们,而是那片水土,就会养出这样的人。”他继续讲出自己的观点:

“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让我们所有的控制区,都能被调整到最佳的状态。我们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向当地人传授种植技术,让克里米亚到第聂伯河以西,很多原本半游牧的人,也转为定居农耕。这也是一种改变风土的过程——通过教化、劝农,我们在那片大地上,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也自然地改变了当地人的组织形式和集体性格。所谓汉化和罗马化,可能就是这个样子。”

“这些都不是问题,关键是战斗素质。”曹建说:“无论是拜火教的波斯人,多神教的希腊人,还是拜上帝教的古代罗马,直到天方教的不同王朝……各种宗教、各种教派,在那里都统治过,但你看,谁敢让埃及人当兵?”

“那经书里头……”普龙斯基正想说,拜上帝教的经,不少还就是犹太人写的。转念想了想,人家紫帐汗国的教会还真不信这些。

“我没记错的话,当年的托勒密王朝,甚至雇佣犹太人去当兵。”曹建犹豫了下,说道:“雇佣凯尔特人都算了,犹太人在那边都成战斗民族了,这地方……”

“我记得土著人也参加过战斗。”郭康想了想,说:“第四次叙利亚战争的时候,托勒密王朝政局不稳,不少对于宫廷阴谋感到厌恶的将领投奔了塞琉古王朝的安条克三世。所以,塞琉古军队的希腊士兵数量,超过了托勒密方面。”

“他们那里太适合耕种了,从上古的时候,那些人就开始在尼罗河边定居农耕。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到那里的,但早在希腊人经历黑暗时代之前,他们就已经住在那里,营造那些奇迹一般的宏伟建筑物了。”

“那得看给不给钱了。”普龙斯基推测道:“一般人不至于真给炮灰发钱,不过如果真发了的话,后续肯定还会有什么事情,不会就此消失的。”

“那是当然,但问题也就在这里。”曹建也分析道:“你要说人和人有多大差别,我觉得或许有,但应该不是决定性的。”

“我也记得是次经。”普龙斯基也赞同道:“大牧首没看过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