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女性小说>隆万盛世> 第882章 971银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2章 971银元(1 / 2)

“给成国公朱希忠追封王爵的事儿,就算定下来,我会给礼部下条子,让他们上奏此事。”

张居正假借宫中的意思,让魏广德和吕调阳在此事上选择了沉默后,就开口说道。

魏广德和吕调阳都低着头,对于追封一个死人,两个人虽然觉得不合制,但也知道没法反对。

到此,事儿在内阁算是被定下来了。

慈庆宫里,冯保刚把外朝廷议结果分析完,有把成国公朱希忠封赠一事说了下,着重表达的意思就是内阁认为朱希忠当初在嘉靖皇帝南巡着火那次的一份救驾功劳。

其实严格说起来,当初真正救驾的不是朱希忠,而是早已死去的陆炳,是陆炳把嘉靖皇帝从火海中抢出。

但是之后朱希忠一直护在皇帝架前,勉强算个护驾功劳。

而这,也成为了嘉靖朝巨大亏空的根本原因,耗尽老库积存亦不足。

只是到了大明朝,朱希忠毕竟是成国公,所以这份功劳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就被记载成是朱希忠和陆炳联手救出皇帝。

宋朝的纸币在元朝大放异彩,想来也是宋人想象不到的,朝廷开始发行中统钞,强令全国通用。

若是能够彻底禁止地方官府在收税时接受宝钞,全部改用银钱,朝廷朝政收入当能增收十数万两银。

宣德以后民间交易几乎不用宝钞,弘治、正德朝也多次以太仓积钱给官俸,十分为率,钱一银九。

“叔大兄,现在朝廷困局非一朝一夕能解决,只能增收节支再无它法。

“宝钞自宣德朝停止印制后,朝廷其实每年回收的宝钞数量依然不多,有必要彻底废弃吗?”

想要张嘴,不过眼角余光看到辅臣吕调阳,魏广德最终还是打算等等,和张居正私下里商议此事。

但就支付军饷的宝钞,由于宝钞崩溃使得官军支钞等同无支,因此部分边镇官军考虑路途耗费,出现或四五年,或八九年,乃至有终身不支钞者。

陈太后在这些事儿上一向都选择信任内阁,既然冯保这么说了,自然是不会有假的。

朝廷白银收支的情况越来越多,白银离法定货币越来越近,而根本原因也在于钞法已经彻底糜烂。

以善贷看来,这宝钞抵税就是可以彻底放弃的。

之后的元朝虽然曾铸过少量铜钱,但货币流通很快就确定以纸币为主,其钞法经历了中统钞、至元钞、至正钞三个阶段。

冯保既然敢收成国公府的银子,自然也是好好盘算过此事的。

只不过,魏广德说出自己想法了,张居正才暗松一口气,他们的计划没有被发现就好。

金花银原意为足色而有金花的上好银两,又名折色银或京库折银,是明代税粮折收的银两,主要用于皇帝赏赐,折放武官月俸。

明初征收赋税主要是实物,仅坑冶税有金银,夏税秋粮折收金银惟在陕西﹑浙江偶一行之,俱解南京供武臣俸,各边费用间亦取于其中。

文中提到夷船自南海而来,携带大量白银和海外出产交易我大明商品后,因港口商品已然售罄,故而又采购一批黄金离开。”

其后这一制度概行于全国其它各布政司,以为永例。

“我大明之前一向是禁止金银流通,虽在隆庆年间允许银钱兼使,可毕竟并未允许黄金交易,海澄县知道此事后不知该如何定夺,所以上报到户部。”

虽然在儒家思想里,救驾之功其实算不得什么,君王虽然看似最高最大,然而却有一个“存在”凌驾于君王之上,这个存在就是“社稷”。

这在魏广德看来,实在是朝廷财政收入的一大损失。

因为即便身为君王,那也得承着救驾之人的一份情,自然要多加眷顾,救驾之功便显得尤为不凡。

中国秦汉时期实行的其实是单一货币,就是制钱,如刀币、五铢钱等,只有官方制钱才是法定货币。

此时的大明宝钞,名义上依旧是大明朝廷官方认可的货币,但是实际上早就被民众抛弃,仅作为一种财政征收媒介和礼仪性货币存在。

宣德时,江南巡抚周忱乃请检重额官田、极品下户税粮准折纳金花银,每两当米四石解京充俸。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中,儒家文化一直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虽然期间经历了起起落落,但在汉武帝时期,终于被推举到最为崇高的位置上,这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说。

而在内阁这边,张居正已经拍板后,正要结束这次阁议,吕调阳忽然开口说道:“首辅大人,次辅大人,我今日看到福建海澄县县令上交的一份公文。

不过在这个时期,朝廷在支用不足的情况下还能通过印制宝钞来弥补财政不足。

于是,等吕调阳起身告辞后,魏广德借故留了下来。

而到了嘉靖朝,宝钞根本就花不出去,只能使用民间接受的铜钱和白银。

叔大兄那篇《生财有大道》我也拜读过,‘盖务本节用,生财之道也。’

说起来朱希忠要追封王爵,除了嘉靖十八年那次救驾之功外,貌似还真找不到其他更大的功劳了。

吕调阳开口解释道。

自古“社稷”贵于君王,所以挽救社稷之功,自然应该大于救驾之功。

到这个时候,朝廷官面上虽然依旧是禁止白银流通,但因为征税时已经将白银当做征收赋役的媒介,实际上已经默认了白银的货币属性。

说白了,一切都看当初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只要符合规矩,自然就可以。

在之后的千年里,无论朝代怎样更迭,封建统治者们都大力推行孔子的“仁学”,儒家学说也成了封建君王巩固其统治的奠基石,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是所谓的正统思想。

而这件事儿,就是魏广德一直在考虑的,彻底废除“大明宝钞”。

可惜,朝廷支用太多,根本无法做到结余,为此只能想方设法将应收之财尽收。

张居正在问出这话的时候,内心其实是忐忑的,他也担心魏广德发现他和冯保的密谋。

既然太祖时就没有这个打算,那之后的政策也就是有违祖制,现在废除也就顺理成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