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女性小说>隆万盛世> 第860章 949问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0章 949问案(1 / 2)

第860章949问案

“威武.”

随着刑部差役齐声呐喊威武,不断用手中水火棍击打着地面发出“砰砰”声,从正堂之后,刑部尚书王之诰、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和大理寺卿陈一松等人先后从影壁一侧走出,端坐大堂之上。

今日刑部大堂上摆放了三张桌案,这也是三司会审的标准配置,只是在旁边还侧摆放着一张,显然是给特定人安排的位置。

在古代封建社会,审理一些重大案件或涉及皇室的相关案件,一般都会选择三司会审,已显得慎重。

三司会审,其实大概就是相当于如今的公安、检察、法院等三个机关。

在后世,三司会审多被称呼为“三堂会审”,其实二者都是一个意思,不过地方上三司会审一般会被称呼为三堂会审,而到了朝廷,则是三司会审。

在不同的朝代,因为执政者的地位不一样,有关于三司会审是进行了多次的调整和改名。

现在魏广德在心里只希望王之诰上来直奔主题,别问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免得牵扯到戚继光身上。

要知道,这打板子可不是小事儿,其中门道很多。

由于明朝禁止越诉,因此,刑部受理的地方案件都必须是经有关部门审理过的。

明朝刑罚分为笞、杖、徒、流、死五等,刑部有权对流刑以下的案件作出终审判决,但必须将罪犯连同案卷送大理寺复核。

这声大叫有些突兀,但是瞬间大堂两侧的官员都一阵骚动,魏广德也是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王大臣,完全没想到人犯上堂第一句话居然会是这个。

不得不说古代衙门审案,有些潜规则是真的有效,就比如这开堂审案前的杀威棒。

不管如何,今日在刑部审案,这一开始貌似有点不对头。

先前在北镇抚司里,对外都说是行刺皇帝,但是在诱供的时候,那个太监可没有让他说自己入宫是行刺皇帝,只教他咬死高拱安排他进宫就行了。

就像最初的时候是叫做三公,这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设置的非常重要的三个官职,分别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而这三个人分别管理着政务、军务和监察。

“高拱指使我入宫行.”

只是这时候的王大臣瞪大双眼左右四顾,似乎没看到他想要看到人,有些失望的垂下头。

没看到人被架进来左右都是东厂番子。

王之诰又大声问道,“高拱如何指使你入宫行刺,刺杀目标又是谁?”

要是治下百姓为点鸡毛蒜皮的事儿就要来衙门告状,那官府就什么也不用做了。

而有些吃了棒子,不说卧床不起,需要长时间休养,甚至丢掉性命也是可能的。

要知道,这样的案子,按理说一般都是厂卫处理首尾,根本轮不到上刑部来审案。

不经意侧头看了眼身旁的张居正,想看看这位现在是何尊荣。

在王之诰问话后,王大臣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是高拱指使我做的。’

人在宫里被抓到,在那太监看来,只要让他咬死是高拱派他进宫就行了,至于进宫如何,自己干爹自然会处理干净。

更何况,这锅貌似是冯保搞出来的。

唐朝最初设立三司也奠定了后来的基础,这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有了司法意识的出现,为之后建立制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也开辟了道路。

魏广德只是一皱眉,心说难道冯保没找张居正帮忙?张居正也不知情?

入宫行刺,刺杀谁?

在这个时代,是个人都知道,行刺皇帝肯定是杀头的大罪。

有些人挨了棒子,上点药,第二天就可以活蹦乱跳。

毕竟,这年代识字的可没多少。

当然,杀人掠货这样的严重案子除外。

王大臣说到这里话语一顿,似乎醒悟过来。

此时的朱希孝已经虚眯着眼盯着王大臣,看他接下来怎么说。

魏广德此时看着一脸委屈的王大臣,憨傻的样子有那么一点可爱,魏广德不觉就想笑。

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制度也是非常先进的。

普通百姓,自然是不能参与这样的审案的。

王之诰大声问道,看到堂下王大臣沉默不语,不由得就再次举起惊堂木重重拍下。

“啪。”

在古代,有一项如今看起来很奇怪很不符合人性的潜规则,那就是如果要去官府衙门击鼓鸣冤的话,要先吃一顿“杀威棒”,这个数量其实没有明确的说法,几下也可以,几十下也没问题,全看官老爷心情好坏,毕竟是潜规则。

三个司法机构可以相互监督,又可以相互协助,这是当时皇帝武则天为了加强帝王统治想到的一种方法,也是唐朝非常有代表性的法律方面的制度。

都察院则对全部审理过程进行监督。

至于为何古代有这么一个潜规则存在,那主要也是衙门为了少些麻烦而定的。

等到明朝时期,朱元璋将丞相废除强化的君主制度之后,又有了三司会审的制度,分别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共同审理,然后将最后的审判权交给皇帝。

可是,事件的发展,却有些出乎意料。

今日来此的朝廷官员级别都很高,为首的不仅有内阁首辅张居正,次辅魏广德,还有其余五部的尚书等朝廷重臣,还有定国公徐文璧、英国公、临淮侯等勋贵代表。

是因为三司共同审理一个案件的时候会有三张案桌,然后这上面坐着三个司法的官员,在审理过程当中每一个人都有发言权,所以民间便称之为三堂会审。

而之后,冯保的精力一方面要放在宫里伺候好主子,另一边就是督促厂卫抓高府家丁,完善证据链,倒是把王大臣给忘记了。

对于民间的纠纷,一般都是里甲和族长之类的非政府编制的人来处理,只有真正的比较大的事情才来官府报案。

死刑即使经过复核,也要经皇帝批准。

王之诰这个刑部尚书可不能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没看到两边的同僚许多人已经开始交头接耳。

魏广德和旁边的张居正都是静静坐在那里,只是眼睛已经看向了大堂门口,随着王大臣被两个东厂番子架进来,身后左右传出一阵小小的杂乱。

今日刑部大堂里,在差役之后还摆放了许多的桌椅,都是有空来此观看开堂审案的官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