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公若是信我,回头我回府问问,当初在外面找的郎中,你们也可以打听下,反正看样子是真有本事的。”
“就保持这样的速度,到达熊山的时候,明军差不多也该追上来了,只是希望那个明国的巡抚王什么的,别出来坏事儿。”
魏广德答道。
明国在辽东叫得上号的,自然就是辽东巡抚和两个总兵官了,所以不管是黄台吉还是其他蒙古首领,自然都希望这次放长线能够钓到杨照这条大鱼。
说话的正是打来孙,这次破关而入,半道上正好和辽阳城中运输粮草的辎兵遭遇,他们携带了不少粮食准备分发到下面各堡去。
黄台吉只是随意说了句道。
黄台吉提醒道。
至于李芳会怎么做,魏广德就管不了了。
那斥候急忙答道。
“什么谚语?”
想让明国巡抚出战,他们自己想想都知道不可能,毕竟只是个文官。
打来孙不大相信,随口就答道。
“京师有段谚语流传,李公公或许也是听过的。”
这样的机会可不多,明军行进速度超过蒙古鞑子,他们眼看着插翅难逃。
这时候,在黄台吉身后的一个长相明显不同于蒙古人的汉子大声说道。
当然,在这个基础上,要是能顺带干掉官职足够大的明国官员,那就求之不得了。
打来孙无所谓的答道。
“继续盯住,尽快探查清楚。”
毕竟,辽东长城在此处就是一个“V”字形,从用兵的角度上说,也是极度冒险的举动。
几十里路的行程在骑兵的行进中很快就过去了,在明军前锋眼中,前方大军经过腾起的烟尘清晰可见,他们已经追上了鞑子。
“为什么不能确定。”
这一路追来,鞑子的斥候不断侦查明军,明军的哨探自然也在追踪着这股鞑子的踪迹,其实力也已经摸得清楚。
说话的,自然就是俺答汗之子辛爱,也就是黄台吉。
杨照的心思,其实和兵部尚书杨博类似,他可不怎么相信鞑子会把目标定在辽东这个苦寒之地。
其实,他们这次所谋划的,只是要打疼明军,让蓟镇明军大举东进支援辽东。
不过明军的是辎兵,可没什么战斗力,几乎就再鞑子骑兵冲近后,明军军阵中就有不少人转身夺路而逃,直接带崩了整个军阵,让他们这次很轻松就抢到了大量粮食。
不管他手段是否比太医院的太医高明,但至少徐江兰那里,母子平安不是。
“对,就是叫王之诰的,是这里的巡抚。”
这段时间里,这件事儿无疑是裕王府里的头等大事,也因此,魏广德知道了李宫人的名字,叫李彩凤。
上次是把都儿跟着黄台吉攻破了长宁堡,洗劫了一番,这次换到他打来孙了。
半夜,黄台吉终于在帐中得到斥候回报,确定明军领兵将领正是辽东总兵官杨照。
当初他听到这话后,马上就让张吉在京城大街小巷寻找民间郎中。
“台吉,杨照小儿这会儿怕不是要急疯了,我们这半个月就破了两次边墙,把整个辽阳西面洗劫了一遍,哈哈”
第二日清晨,在平原上追逐的两军不约而同的早早起身,纷纷拔营北行,只是一个是在跑,而一个是在追。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想法,才让杨照的追击变得大胆起来,丝毫不担心蒙古人使诈,即便之前得到蓟辽总督杨选的书信,提醒他小心戒备,提防鞑子大举攻占辽东。
“明军前后左右皆有骑兵护持,无法靠近,又因为明军行进中烟尘太大,无法确定旗帜。”
这次,杨照得知进来的鞑子就两三千人,又因为抢了数十车粮食而行动缓慢,自然觉得是一个机会,一个消灭这股鞑子的机会。
“希望如此吧。”
“明国巡抚叫王之诰,以前是参与镇压河南师尚诏造反起家的,那会儿他是河南参议,兵备副使。”
也是因为上次他们破边墙抢掠财物不久,各堡急需粮草救济受灾军户和百姓。
魏广德又说道。
毕竟,王妃,可不是裕王想让谁做就让谁做,那是嘉靖皇帝定的,还要由内廷赐下金册。
这段话,魏广德也是前不久才听人说起的,还是张吉告诉他的。
只是这次,因为抢到大量粮车的缘故,让他们的行进速度大大放慢。
不待魏广德说完,李芳已经急忙摆手,嘴里说道:“行行行,我懂其中的意思了,以前貌似听人提到过一嘴,只是当时当个笑话听听,也没往心里去。
其实,这也是因为他经常找太医院的御医给徐江兰调理身体,结果张吉回来就把外面听到的话告诉了他,或许也是因从他口中知道此事才善意提醒一句。
那斥候急忙答道。
你若是还没听过,还有段,我想想,说的什么来着。”
这几次破边墙的鞑子兵马,一直都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而在杨照看来,应该是鞑子分出一部分兵马运走之前抢掠到的财物的结果。
魏广德也把这事儿记下,回到府里就叫来张吉,详细了解了那个郎中的情况,回头差人给裕王府送去消息。
到左近后,马上骑士也没像明军那样下马禀报,而是直接策马到两人身旁大声汇报道:“太极,都统大人,明军已经追到我们身后三十里外。”
在蒙古土默特部中,有能力和打来孙交手的勇士不多,他口中的把都儿就是其中之一。
这几个月,蒙古鞑子似乎是和辽阳耗上了,连续攻破辽阳西面的常驻堡,长宁堡等边墙,在辽阳附近一番扫荡后就穿过边墙逃跑,丝毫不顾及周边明军军堡。
“杨照都带兵出来了,他还会听明国那个巡抚的话?”
确实只有不到三千人马的样子。
而辽东这地界,最大的武将是辽阳总兵,之后是广宁副总兵,但是在他们两人头上还有一个辽东巡抚,这个才是辽东最大的官。
前锋领军的游击将军急忙下令,同时派出传令兵向身后的总兵大人报信,目的自然是要他分出一部人马,从侧翼兜上去,截住鞑子逃跑路线。
杨照得到了前面的通报,知道前锋已经咬住了鞑子的尾巴,他匆忙派出两队骑兵从左右侧翼包抄上去。
这两路人马并不需要多少人,只要能挡住鞑子大军片刻,他们大部就能抵达战场。
双方这几日都是一路行进,也不存在人困马乏一说,大家情况都一样,明军还有人数上的优势,所以他丝毫不担心会打不过。
而在一跑一追之间,两军很快就进入到熊山。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