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殿下是担心孩子早夭。”
魏广德喃喃道。
裕王的担忧,魏广德倒是可以理解。
没有孩子,至少还年轻,有希望,可若是有了子女,结果却是早夭,伤心是肯定的,这样的打击甚至可能超过没有孩子。
在想到已经夭折了两子两女,魏广德这个时候还真有些同情裕王起来。
实在是太惨了。
“李公公,最好除了从太医院找太医给李宫人诊治调理身体外,再从民间寻些有本事的郎中吧。”
魏广德低声对李芳说道。
“民间郎中?”
李芳愣了愣,不确定的反问道。
黄台吉还没说话,打来孙已经迫不及待的问出他最关心的问题。
伴随着如同打雷般的声响,大队鞑驽骑兵在平原上奔腾而过。
时间一天天过去,时间进入八月,那个李宫人临盆的日子也接近了。
不过这样似乎正中下怀,他们好像巴不得明军追上来似的,黄台吉还有心思和手下打来孙说笑。
连续突破数次边墙,完全没有把他这个辽东总兵官放在眼里。
皇帝是龙,皇后可不就是凤吗?
只不过,裕王的皇后注定是王妃陈氏,即便李彩凤李宫人诞下皇子,除非皇子最后登基为帝,否则做皇后也是不可能的。
现在消息得到证实,区区三千人马,他自然不放在眼里。
两人放慢马速说话间,身后就有快马奔来。
文官嘛,黄台吉可不在乎他们,即便之前打听过这个人,知道他是靠镇压明国内部一个叫师尚诏造反的人得到明国皇帝认可,派来巡抚辽东的。
“好好,有劳善贷。”
要知道,他们所在的位置,左右不过数十里就有明军大大小小的边堡,若是有明军出堡拦截,只要稍微能拖延些时间,辽阳总兵的人马可就追上来了。
魏广德这会儿说介绍给魏夫人调理的郎中,李芳自然不会说自己还要派人外出找找的话,马上就应承下来。
不用说,此人当然也是归化城中的人,他们不少都留在蒙古各部族首领身旁,充当赞画等职。
这支骑兵在前几日才再次攻破了常驻堡,在辽阳城外村镇大肆抢掠一番,现在又呼啸这冲出那早已残破的边墙,向北面跑去。
差点吃了一鞭子,这会儿他只想尽快完成报信的任务,离开这里。
魏广德看了眼李芳,嘴角轻动念道:“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
说道这里,魏广德低头稍微回忆了下才想起来,随即念道:“翰林院文章,太医院药方,光禄寺茶汤,銮仪卫轿杠”
说的,其实就是这些‘谓虚有其表,不适于用也。’
两军遭遇,自然免不了一通拼杀。
只要灭掉这股鞑子,最近一两年里,应该就没有鞑子敢来犯辽阳了。
“台吉放心就是。”
“哦,带队之人可探查清楚?”
鞑子骑兵依靠速度优势,可以纵横来回,让明军防不胜防。
李芳皱眉问道。
“轰隆隆”
接触中,从他们口中得知,明国的将军都要听那些文官的。
彩凤,还真有点母仪天下,做皇后的味道。
“等确定身后之人是杨照再说吧。”
“是。”
“此地距离熊山还有近百里,咱们可不能放松警惕,到时候若是杨照带人追来,你还得带人回去拦截一下,佯装败北,知道吗?”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心思,所以他才调集了辽阳及周边全部骑兵五千多人出关追击,誓要夺回丢失的粮草。
明军此次带队的将官还真就是辽东总兵官杨照,在雨季结束后的这两月里,辽阳可算是被蒙古人折腾坏了。
“我们运气不错,又有这些粮食,相信杨照这次应该会带兵追赶了,到时候你打算怎么收拾他?”
“把都儿那边,怕早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到时候倒是要和他比比,看谁能抓住或者杀死杨照,嘿嘿嘿.”
夜晚行军,弄不好兵马就会因为各种原因走散,甚至造成混乱进而不可收拾。
那斥候巴不得早点离开,打来孙脾气可不怎么好,答应一声随即拨转马头往回而去。
这次听你这么一说,我回头就找人问问,看看哪里的郎中擅长调理身子,安胎什么的。”
只不过,就是扎营的功夫,明军军营外就不断有蒙古斥候靠近打探,即便明军哨骑不断驱赶也是无效。
进入夜晚,为了行军安全,不管是蒙古人还是明军,都选择在天色擦黑后马上扎营。
前两次,得知边堡被破,杨照就曾带兵进行追击过,只是鞑子跑的太快。
黄台吉这时候发话道,随即挥挥手示意他离开。
这段话,是讥讽名不副实的话,而不是说他们真做到多好。
黄台吉虽然也比较鲁莽,可长期谁在俺答汗身边,也接触过不少明国人,特别是那帮叛出明国的白莲教徒。
“明军军中有杨字旗,不过暂时还不能确定是不是明军杨照带队。”
他也丝毫不怎么顾忌其中那句“翰林院文章”的话,翰林院文章做的再景秀,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
黄台吉一边盘算两军行军速度,一边对打来孙说道。
人家讥讽翰林院文章夸夸其谈,却不说内阁票拟如何,明显还是分得清轻重。
“快,加速,追上他们。”
知道这事儿后,魏广德还找来芦布问过此事,毕竟是地道的四九城人,然后就从他口中听到好几个不同版本,但是无一例外,都有“太医院药方”这段话。
打来孙这会儿心里焦急,不觉扬起马鞭,只是手刚刚抬起就因为黄台吉的眼神而不得不放下,只好压下火气问道。
这会儿也是听到两人不断说着辽东巡抚,这才说话。
看到李芳还没反应,魏广德又笑道:“除此以外,民间还流传好几个段子,说的是‘翰林院文章,銮舆卫刀枪,太医院药方,骡马市皮箱。’
被他一提醒,打来孙就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