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女性小说>隆万盛世> 第511章 510官僚资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1章 510官僚资本(2 / 2)

为此,首先就要明确,敌人,到底是官商还是商官,在这之中,到底是谁在起主要的作用。

交通便利,对于商人们来说,自然是大好事儿,也符合那帮官员口中不与民争利的说法。

这时代的大型漕船可装粮近两千石,但因运河水浅,一般装粮500石左右,运送这四百万石粮食需要的船只就要上万条之多。

“善贷,兴化府那边,无需多虑?”

“善贷的主意不错,漕粮走海运确实可行,只是朝廷逐渐减少甚至停止对运河的投入,这个恐怕还不行。”

魏广德开口说道:“二位,不要光看着运河上数十万人的生计,当知为了他们的生计,还有数百万人受苦。”

不过想想,裕王也能理解,有杨博在朝,兵部的事儿,压根就不用他们操心。

杨博,那是连一向自负的严世番都不敢轻视的人。

今日的事儿说的有些多了,又是兴化府的事儿,然后扯到俺答部今岁犯边,然后是海运和漕运。

张居正最后还是公开支持起魏广德来。

嘉靖皇帝修炼一事,百官私下里说的不少,但正式场合都是不敢说的,弹劾奏疏上可以写,但迎接他的就是廷杖和贬谪。

殷士谵的态度,其实已经不重要。

不管朝廷到时候还要不要向运河提供银钱,怎么看这都是对朝廷有利的举措。

此刻,在裕王心里,未来自己上台后要做的事儿,除了开海禁,选择一处市舶外,漕运改海也成为第二个需要做的事儿。

十余万漕军,直接抽走其中好手参与到海运中,剩余的或补充周边卫所,或直接转船户,那些无用的漕船直接卖给商人,运河每年的疏浚和维护等费用,朝廷基本上就不用管,就可以直接向来往商船收取,两岸以运河而生的百姓依旧可以做着自己熟悉的活计。

不过,他还是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期望能得到他们的解答。

殷士谵虽是山东济南人,并不怎么走运河,可在朝多年,也清楚漕运衙门在朝廷里的话语权那是相当重的。

不过,真正实施起来,其实又是另一回事。

此后,“重农抑商”思想便成为中国历朝历代官方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魏广德冲殷士谵、张居正拱拱手说道。

魏广德闻言,马上躬身道:“是。”

也就是赣军和浙军抵达还需时日,否则早就一鼓作气歼灭他们了。

海运能否取代漕运,这个其实应该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至少魏广德是这么想的。

虽如此,魏广德不由得在心里想到,裕王也不敢把下一句“父有不慈而子不可以不孝”的话说出来。

对外戚世袭封爵的制度作了变革,并把它定为永制。

“不过,确实如此,两相比较,朝廷虽然依旧要投下大笔银钱在运河之上,而是肯定会比当下好许多。”

管仲率先将人们的职业划分为“士、农、工、商”四类,认为“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他还在齐国推行“四民分业定居”的政策;商鞅主张劝农抑商,认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韩非则明确提出“农本工商末”的言论,将工商业者列为“五蠹”之一,属国家打击清除之列。

而最重要的是,若漕粮改海,运送到京城的粮食只怕会增加不少,增加到四百五十万到五百万石都是有可能的。

魏广德把他的想法说完,裕王并没有第一时间表态支持,而是看向殷士谵和张居正,看他们的反映。

“我说那些话,都是肺腑之言,朝廷陷在漕运里太深。”

但是,对于来到这里的魏广德要说,明朝有个屁的资本主义萌芽。

最后,裕王准备回后面休息的时候,临出门时又对魏广德问道。

魏广德吧啦吧啦一通说辞,果然是把朝廷以往每年投入在运河上的钱全部改由运河上通行的民船承担,两岸百姓依旧可以以运河为生。

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大明经济的发展,减轻了国家负担,使国家实力再次恢复,在后世被称为嘉靖新政。

在巨大利益面前,无人不为其折腰,至于其他的,都是可以舍弃的。

而大运河上总共有多少船只?

按照魏广德从钞关看到收取关税船只的数量,估计大运河上民船在五千条上下。

嘉靖皇帝继位初期,为了稳固统治,针对弘治、正德两朝形成的弊政进行了纠正,如打压宦官、整顿吏治等。

虽然没有得到殷士谵的意见,不过魏广德提出,张居正支持,那至少在王府里,支持的力量就很大的。

“若现在,把刚才善贷所言写成奏疏上奏,父皇那里会不会得到通过?”

等裕王离开后,殷士谵就开口说道:“善贷,漕运牵扯太大,稍不小心可是会惹火烧身的。”

朱元璋做为一个自学成才的皇帝,自然把古之圣贤的话视为金科玉律,所以在制定大明国策时就是偏向重农抑商,对商人限制较多。

至于海运中可能出现的损失,实际上,运河之上每年也会因各种原因发生许多船难事件,因此会损失不少的漕粮,所以并不会多出许多。

就在先前不久,他也打消了漕运改海的想法,毕竟在魏广德话中,漕运关乎无数百姓生计,甚至关系社稷安危。

后世许多说法,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甚至有说宋朝就出现了。

说到底,还是大明朝的商人政治地位太低导致的。

裕王点点头,随即笑笑,带着李芳走出了屋子。

屋里人都听清楚了魏广德的话,就连一直低头思考问题的殷士谵都抬头看向魏广德。

这一万五、六千条船只,就是京杭大运河承载量的极限,也是制约南北交通最主要的原因。

以往数朝,凡提出海运取代漕运的官员,貌似下场都不怎么好,而原由不言自明。

这种状态下,算个屁的资本主义。

不过,为了国家的发展,魏广德还是不打算做个纯粹的贪官,他想要扶持商人起来。

当然,从中,他自然要有一些利益。

他已经不想单纯的做这些商人的保护伞,护身符,而是想要直接参与其中,成为官僚资本。

依仗,自然就是自己和裕王之间的关系,自己未来在朝廷里的官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