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奇幻冒险>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第575章 战帅练兵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5章 战帅练兵歌(2 / 2)

“我就没怎么练。”李玄英转了转手枪,又插回腰间:“我不说了么,这比射箭可简单多了,打几下,熟悉下这玩意儿的特性,就能发挥得很不错了。”

“训练倒是挺顺利的。”李玄英回答:“伱上次说的歌曲,我也给整理好了。”

而更重要的是,紫帐汗国的情况,也和其他欧洲国家,差距太大了。

隔壁的奥地利,理论上能一人一年练十发,法国人的操典里依然还是六发的数字,但拿破仑等人经常视情况给步兵加练,主力部队一年练几十发也正常。而俄国人,哪怕精锐加练的时候,也就只有八发的水平。作为对比,清末的绿营,在重重克扣之后,也有十发给士兵训练用。他的下限就是很多地方的上限了……

“怎么可能。”李玄英笑道:“练箭练出来的是自己,又不是这弓。现在你找个射箭水平不行的新兵,和我一起用火枪,他也肯定没我打得准。别的不说,光眼神和臂膀稳定性就差多少了。”

“而这火枪,再精细,也比不上弓啊。它的弹丸,更是比箭便宜多了。跟这东西比起来,所有的弓,都是精工产品。”他拍了拍枪身,说道:“我们绝大部分士兵,都会使用弓箭,也没见大家觉得弓太贵了就不用。可见,关键不是价格问题,而是我们还没有养成习惯,没有配套的产业。如果能推广开,那肯定会弓更有优势的。”

“还行……”郭康对比了下自己的射击水平,有些无奈。

不过仔细想想,火器的精准度也是众说纷纭的。刻板印象里,滑膛枪的精准度都属于随机水平,需要用密集队列来保证命中率。但从一些实际测试记录看,就不好说了。无论是欧洲人的测试,还是明朝人的实战经验,都证明火绳枪的命中率并不低。如果按戚继光的说法,火枪的命中率是弓箭的五倍,射击时能十中八九,准确度高到可以击落飞鸟,所以称为“鸟铳”。而无论在欧亚大陆东西,都有用火绳枪来狙击的案例,显然,它的精准度,至少是符合使用者期待的。

“记得!”众人都回答道。

“也不是不行。”李玄英却摇摇头:“你去过制弓的作坊么?一把角弓,起码得做大半年以上。好一点的,要三年才行。制作箭矢,也要花费大价钱,而且打出去经常就坏了,不一定能回收。”

“那有点浪费了。”李玄英说道:“这东西作为远程武器,还是很好使的。应该先给老兵用吧。那些罗斯人,先让他们拿着长矛,帮忙守辎重去。今后训练多了,再考虑上前线的事情吧。”

虽然拿破仑的大军,最后还是在“梅毒将军”的打击下灰飞烟灭,但这种思路,依然震撼了其他欧洲人。自此之后,对士兵的精神激励、体能训练和刺刀技术训练,才开始流行起来。最早一批刺刀术教材,也在这个时候才出现的。

所以,如果从紫帐汗国的角度看,近代欧洲的军事情况,才是个特例。而且也过于落后,没有多少值得学习的地方。

虽然大家各个灰头土脸,有些人还摔得不轻,龇牙咧嘴的。但所有人看起来都乐呵呵的,一幅精神饱满的样子。在老汉斯的驱赶下,很快站齐了队伍。

乾隆年间,八旗火枪手一年能练习射击45发;嘉庆年间,因为不再苛求八旗使用弓箭,制度内的火枪练习还增加了。嘉庆十九年(1814年)规定:“步兵统帅登衙门……练猎枪,一个月练十五次……”,此外,还有集中演练,要射击实弹75发,射中一枚赏五文钱。

众人都跑到靶子前去看,只见草靶上半截已经断掉了,草人头部和头盔,都掉落在地上。郭康捡起来看了下,发现他这一枪正好打在头盔下,胸甲上的位置。如果是个真人,就直接把脸都打碎了。

“你这怎么练出来的?”郭康大惊。

第二勿要扰民坏名声,我民必保蛮夷必扫空。

最早开始重视刺刀训练的著名人物,大概是18世纪末的俄国军事家苏沃洛夫。他制作了一些专门的靶子,让士兵进行刺刀训练。只是,对于具体的拼刺动作,依然没有什么要求,只是叮嘱了一些对付骑兵时候的动作,其他的,让大家自己寻思着练就行。

想到这,郭康也不再纠结了。

“啊?这么快?”郭康再次露出意外的神情。

“那就不管这么多了。”他直接放弃了其他想法,说道:“我们先关注训练的情况,再说别的吧。”

“我跟小朱还有工匠们讨论过。这个火枪,现在漏气太严重了,效率其实很低。”他解释道:“不过,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改善工艺来提升的。另外,枪管的制造,也有不少提升空间,他们说,今后会想办法进行研究,看怎么把质量提上去。”

可见,火器时代的“垃圾海”,也就是相对于中世纪,人多一些而已。对比真正有组织能力的国家,他也没“海”起来。

到了拿破仑战争时期,因为迫切的军事需求,不少国家开始试图上调训练量。英国陆军这会儿在执行精兵策略,训练水平反而是最高的,一个轻步兵一年能打50发实弹和60发空包弹,列兵能打30发。普鲁士人理论上应当是同样的训练标准,然而实际上,在腓特烈死后,普鲁士军队就迅速腐化、僵化。列兵别说30发了,纸面上也就只能一人两发,加上军官贪污,根本不练都是正常的。

至少在这个时代,刺刀冲锋和刺刀格斗,完全是两回事。绝大部分欧洲士兵,根本没有勇气和技术进行近距离肉搏,只能远远对射。所以只要一方有足够的士气,鼓起勇气一拥而上,另一方就肯定会直接跑路。一直到拿破仑时代,刺刀格斗都极为罕见,格斗中的伤亡也不是胜败的决定因素。一些军事学家甚至声称,自己这辈子就没见过会战中有格斗的情况出现。

而这种区别,也是因为国家制度和文化。说白了,紫帐汗国就没法学欧洲国家,去搞“垃圾海”战术。同样,欧洲人也很难去直接学紫帐汗国,组织公民兵。因为欧洲各国,现在基本还都是封建制度,和紫帐汗国这种……不知道叫什么制度,有根本性的差别。大家想学,也没法学啊。

过于低劣的素质,给了大家一个错觉,好像欧洲各国凭借这种方式,武装起了规模极其庞大的军队,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路易十四时代,法军的总数量大致在15-26万之间,而这时法国的人口有大约2100万人。这个比例大致就是1:100,其实和中原那边差不了多少。因为汉朝的时候,正卒和总人口的比例,就也是这个数字了。而法国,已经是当时欧洲组织能力最强的国家了。

这歌并不长,等他们喊完,李玄英就对郭康说道:“怎么样,这次够浅显了吧?我专门找了史惠贞。她都能听得津津有味,我才教给大家唱的。”

“咱们还是叫它《战帅练兵歌》,你看怎么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