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战帅练兵歌
对于李玄英的疑问,郭康自己确实也没什么太好的解释。
这个时代的战争情况,他了解的还是比较有限。尤其是大军作战,基本上没什么经验。
关于军备选择,李玄英说的其实没错。军队总是喜欢统一而高效的装备,那种兵器五花八门的情况,基本都是特例,或者不得已而为之。不过碰巧,这个时代的武器,恰好是出了名的、火器混乱的时代。
由于早期火器问题众多,大家也搞不清最佳路线在哪里,因此,很长时间里,各种火药版本的“奇门兵器”层出不穷。从文艺复兴前后,意大利工匠的种种“科学狂人超前构想”;到明末各路人马,捣鼓出的一堆“大明末日黑科技”,基本上都是这种范畴。
虽然很多设计,看起来思路很先进,颇有些现代武器的意味,很容易收到后人的赞誉。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武器都很难起到符合设计者需求的作用。而到燧发枪成熟之后,很快就一扫江湖,取代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火器,成了火器时代的长矛,又让士兵的武器近似了起来。
而使用刺刀的技术,比这还要晚的多。
而拿破仑时代的改变,最重要的还不是军事上。法国大革命之后,欧洲军事界才终于又意识到,步兵也可以有士气,而且还挺有用的。另外,拿破仑也开始推广训练士兵的思路,他认为,仅仅将人聚集在一起,是称不上士兵的;只有通过训练、指导和技能,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因此,他要求步兵至少要经过三个月的训练,骑兵则至少需要长达四到五个月的培训才行。
燧发枪在欧洲,大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扩散普及。而刺刀则晚了一百年,得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这时候了。但是,有刺刀,并不代表有相关的训练和教学。脱欢他们想要的“秘笈”,还得更晚。
“前几天教你们的歌,还记得么?”李玄英问。
他说完,就带了个头。新兵们也跟着,用腔调各异的奇怪口音,唱了——或者说喊了起来。
“好了,你们看看吧。”他说。
而之所以会有这么糟糕的战场表现,直白点说,就是人不行。
“这玩意儿现在就已经不错了,要是再研究下去,肯定会更好的。我还是很看好这东西的。”他看起来确实很欣赏的样子,还专门又感慨了一遍:“先给那些罗斯人,有点浪费了啊……”
李玄英没和他费劲解释,直接转过身,让空地外的卫兵去把大家叫过来。不一会儿,老汉斯就带着一众罗斯人,回到了场地中。
“咱们量产的枪,肯定没这个水平了。这毕竟是那些老师傅一点点调出来的啊,咱们哪有这个心思,给所有的士兵都带这种精工产品啊。”郭康说。
“好像确实是这样……”郭康感觉也有道理。
对于紫帐汗国来说,让所有适龄人群接受军事训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能让受训的预备士兵比对面的垃圾兵还多,那后面这些,就根本没什么好讨论的了。
“好,现在一起唱。”
但那个时间点,离现在差了足足四百年。那个时候的情况适不适合现在,就很难说了。所以,就算真记得后世的刺刀教程,也未必就适合现在的情况。
“大秦誓将四海归一统,战帅嘱咐句句记心中:
第一朝廷有令必相从,抗命有罪力战皆有功。
军事不是个空中楼阁,它根本上是基于政治的。军队的编制、训练,士兵的自我定位和积极性,说到底,也是由政治因素决定的。实际上,哪怕拿破仑那种训练三个月的步兵,在紫帐汗国看来,也是严重不合格的炮灰,更何况其他各家那些更加缺乏训练的“垃圾兵”了。
在大部分时间里,欧洲士兵的训练水平之低下,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不止是刺刀如此,枪械本身也一样。
郭康和脱欢等人,都跟着离远了些。李玄英到铁匠铺里,拿出一把手枪,装好子弹,挂在腰间,箭壶前面的地方。随后,他走到场地中央,背对靶子站好,给郭康打了个手势,然后回手就是一枪,朝背后打去。
而就算这种极为简易的训练,也没有被广泛接受。在俄国和奥地利联合作战的时候,奥地利军官就对苏沃洛夫的做法嗤之以鼻。当然,从后世角度看,他们的想法也没错。就奥地利步兵那个素质,要是射击都没法拦截骑兵,那也就不用考虑后续动作了。人家哪有那個士气在刺刀的攻击距离内对抗骑兵还不跑……
“你看那个戴头盔的靶子。”他指了指其中一个草靶:“我走到那边,开一枪,你们都让开些。”
不过他想了想,发现李玄英对待这武器好像很宽容,既没有“时代变了”的感慨,也没觉得这武器有什么威胁,就问道:“你从小练了这么多年弓箭,不觉得这武器会让大家之前都白练么。”
刺刀应用的很长时间里,欧洲的军官们并不认为有必要对士兵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如果需要使用刺刀,那只要依靠本能,往前冲就行,根本不用人教。另一方面,刺刀格斗技术也确实没什么应用空间,因为战场上,基本不会出现刺刀格斗的情况。
想到这,郭康便问道:“那你觉得,如果我们降低需求怎么样?比如把这些火器,给那些罗斯新兵用。这东西应该比弓弩更简单,对体力要求也不高吧。”
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多,但跟欧洲同行相比已经很吓人了。和乾隆同时代的普鲁士,算是当时士兵素质比较高的地方,但腓特烈大帝手下最精锐的士兵,一年也就能练习射击十次,普通列兵则几乎没有。就这,已经够让他们打出当时最凶猛的步枪火力了,因为其他国家还不如他。像法国、俄国的军队,理论上最多也就是一年六发。实际情况,就得看军官贪多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