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奇幻冒险>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第571章 战斗力的核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1章 战斗力的核心(2 / 2)

实际上,就他所知,古时候的器具和经验甚至不止沈括发现的这些。汉朝人不但有望山和射表,在各处烽燧,也有和重弩配套,用于观测测距的设备。高级一些的望山,也不止是一条棍,而是一个网格状的瞄准器。这些东西,对于火器时代的远射,依然有启发意义。

“我们最近在琢磨这个,所以就有感而发了。”马十柱告诉他:“史书上说,汉朝的时候还有射远的数据,做成表格背下来,就能省不少事,不用自己临时估算了。这要是能重现出来,还可以进一步降低难度。所以,我们也在琢磨,想要多试试,给它重新编一套出来。”

“我们打仗,得动脑子,用知识才行。哪怕训练的时候也是如此。要我说,只要了解的深了,都会知道这些知识的作用。”他说着,从旁边村民的背包里,拿出一张短弓:“大家对这种弓,都很熟悉吧。我们就拿这个举例子吧。”

张百户等人应了下来,回头就去喊人。马家庄的人都向后撤出,留出空间。他们这小一百号人,则直接散开,九个、十个一队,占满了场地。

“队列行军这些,都是上学堂的时候就练完的,展示起来也没什么意思。”马十柱向众人介绍道:“我们就直接展示下战阵功夫了。”

“宋朝时,有人挖掘出了汉朝的弩机。沈括观察了弩机实物,发现上面有明确的望山刻度。用望山刻度、箭镞位置,就能进行瞄准。沈括还研究了汉朝人留下的口诀,发现用弩的口诀,实际上是用勾股进行计算的算法。按照口诀试射,他那样没经验的人也能十中七八。”

“我们射箭的人,都需要长期练习动作和姿势。。弓拉的过长,箭上的力道太强,飞的太快,不能正中目标;拉的太短,箭矢软弱无力,飞的太慢,会落到更低的地方。按唐制,战斗的时候,步弓手需要在六十步放箭,这个距离,箭速的一些差距都会对准度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必须勤学苦练,保持姿势的稳定。”

“我看教射的书籍,就对这个例子印象很深。”他摇着头说:“我们想要用更好的技术,提高训练和战斗的效率,就需要大家都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行。在战场上,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并不输于武艺,甚至可能更重要。我们比起蛮族,主要的优势,恐怕也是在这里,而非蛮力上。”

“可以试试,给那些没时间练弓箭的人用。”郭康不反对:“其实火器也用得着这些东西的。积累下经验,今后肯定用得到。”

“老叔,表演怎么能不带我们啊。”马十柱却顺势纠缠起来:“这种展示,当然是声势越大,效果越好了。我们马家庄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卖点力气,耍耍花拳绣腿的功夫,还是有的。今天既然碰巧遇上,不正说明天父也想让我们帮您村里各位捧个场么?要是就这么直接走了,反倒怠慢了诸位贵客,我们心里也实在过意不去啊。”

“不过,虽然发掘出了汉朝的先进遗物,也破解了口诀,但汉朝的士兵会根据口诀进行估算,宋朝士兵却做不到。结果,这种失落的古代技术,还是没能普及开。”

哪怕是在边境的烽火台,也要每天进行各种记录,称为“日作簿”,登记每天的各种活动。士卒们还要定时点验粮食、烽火燃料、武器,乃至医药,因为这些物资的储备,都有明确的规定,上司也会定期检查,并把结果纳入功绩考评。

“《射经》说,‘身体端正如同树干,手臂伸直如同树枝’。站立的时候,面颊不能偏歪,脖子不能后缩,胸不能前凸,背不能后驼;开弓的时候,要盯着目标,前后手同时发力开弓,持弓手必须伸直水平,控弦手右肩膀肘关节处也要水平,以至于可以在手肘上放置水杯。这才算做到了标准动作。”他介绍道。

可见,军队真正的核心,就是人本身。武器只有在士兵的手上,才能得到发挥,进而改进、发展。就算沈括复原出了汉朝的弩和配套设备,把这些东西给大宋的普通官兵,估计也是暴殄天物,很快就会回到宋军正常的水平了。

所以,对士卒的教育,对军队的组织,才是郭康认定最关键的地方。

“不是,你这是干什么?”张百户惊讶地说。

“我觉得,我们的思路可能不太一样。”马十柱解释道:“古人说,伱要是对着上等的榜样学习,估计也就能学到个中等水平,所以我们村里的人,都是照着百户的标准去教育的,这样才能当个好士兵。这不是谁会谁不会的问题,而是大家本来就应该都去学啊。”

“一个弓手,几年都未必能练好。而一个弩手,几个月就能很熟练了。”他举了举手里的弓和弩:“哪怕不看力量和瞄准上的方便,只这些技术上的细节,就能看出为什么时间差距这么大了——最耗费时间的苦功夫,都这么给省过去了。”

当然,这些就算发现了也没用。对大宋士兵来说,哪怕射表都过于超纲了……

“而如果想省点事,我们只需要一根木棍。弓把固定木棍一段,弓弦每次都拉到木棍上的固定位置,把弦都挂在这儿的机关上,就能保证幅度次次一致了。”他说着,又掏了掏背包:“然后,我们就得到了一把弩。”

“这么一大堆理论,还有长年累月的练习,就这么……‘咔哒’一下,就行了。”

“按照古人经验,开弓的时候,控弦手最好要拉到脸颊下侧,箭矢要拉到和弓把平齐,箭头碰触大拇指,然后才能撒放。持弓臂完全伸直,所以持弓手的位置是固定的;控弦手接靠在下颌下面,所以位置也是固定的。这样一来,只要箭头每次恰好碰到拇指,那开弓的幅度就都一致了。我们平日里,通过成年累月的反复练习来尽量维持的,就是这个幅度。”

“呃……”杨老百户一时也接不上话。

张百户拿出哨子,吹了起来。众人跟着哨声,不断移动,变换阵型的方圆、长宽,一会儿排成个倒三角,一会儿排成圆阵。随后,张百户连续快吹几声,众人迅速散成三排,互相隔开一人多的空隙,后排对着前排的空缺,站稳身,挥拳演练起来。一通拳脚打完,张百户再次吹响口哨,众人便停了下来,收紧阵型,排齐队列。

“我之前也不知道这个事情,还以为弩就是这么慢慢发展起来的,没想到这么多波折……”郭儒感慨道。

众人欢欣鼓舞,都连连道谢。

他们随后又参观了几处场所,还会见了其他几个村庄的代表。晚上,则轮到当地人招待他们。可能是因为如愿以偿,大家都十分兴奋,连郭康都喝多了些。他们的行程,就这样按计划完成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