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明白,谢过大人提点。”
……
接头人脸色一变,赶紧停止说话用心记住。
林登万又走了几步才停下来,转头去看是那个相识的宫女。
不远就是茶水房,十多个的宦官在里面候命,另外一个惜薪司的宦官在这里守着,沿着墙边摆着好几个筐子,筐子里面都是包着红泥的木炭。这是宫中专用的红箩炭,只用易州一带山区中树木制成,原材料限定在青信、白枣等几种树木,算是质量最高的木炭,制作完成后用红泥裹上一截,以示其与众不同,所以得名红箩炭。
宫女捂着嘴呜呜的哭起来,林登万伸伸手又缩回来,他局促的扭动了片刻道,“还请节哀。”
他蹲下后拿起一个茶盏,低声对接头人问道,“大名府那家可探到消息了?”
接头人瞟了林登万一眼,“只要张先生给了银子,我就帮你送去也罢。”
林登万躬身道,“我那亲戚本也是要往那边去,他也是个热心肠人,我跟他一说便应了,哎,只是也没帮上大忙,还请张老公节哀。”
接头人一愣,“买来作甚?哪个老公用那玩意?”
等这些人都走了,门口又空出来时,林登万才出了门,暖阁那边有几个文官刚出来,他们在低声商议着什么,林登万刚来暖阁不久,还不识得这些人,但他知道第一批进去的都是内阁的阁老,心头有点害怕,连忙往右边转去。
不久快走到北厂,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喊道,“林老公。”
少监又走动着确认了一遍,“工部和太仆寺可都齐了?”
宫女满眼通红,林登万慢慢靠近过去,沉默了片刻道,“我那亲戚带回来话便是那样的,庆都关厢你家那条街上,只剩下不到两成人,跟那些活着的人问了,你家有几口寻不到尸首,听街坊说是死在了他处,已经寻不着了。寻到你家中三人的尸身,名字对得上,我那亲友都帮忙安埋了,周遭死的人太多,碑石上还来不及刻字,但刻字的银子已经会过了,那个姓向的街坊会帮忙催促。”
林登万跟那宦官一起仔细查看,靠前面两筐也有些水渍,可能是化雪造成的,好在后面几筐没有,林登万提了又往侯召房走去。
二十多个六部官员围坐在长条形的桌案边(注1),大多翻看着各自的奏本,为一会的奏对临时抱佛脚,有少部分相熟的官员在交谈,但由于距离召对暖阁很近,大家说话都很小声。
林登万进了门,看其他人并未留意,埋头提着箩筐来到两人身后的炭盆位置,凝神去听沈迅的低语。
接头人没有理会他,把消息默记了片刻后才抬头起来,“大名府那家便算,庆都的又是哪家老公?”
“我识得了一个田妃宫中的宫女”
林登万盯着地面片刻道,“你进出皇城方便,帮忙给广源寺大殿里面住的卢福带一两银子,这是我自家事,求你帮忙的,还是不让你白帮忙。”
惜薪司北厂外的小市场中,林登万仍来到接头的摊位前,蹲下时将两腿夹得紧紧的。
林登万在养伤时被教授过速记,手中拿着炭块,脑中则全神贯注的边听边记,突然裆部一股热流,林登万全身一抖,手中的炭块脱手掉了下去,啪的一声撞在铜盆边缘。
“各镇报斩合计三千五百,验过一千三百,兵部意思虽说过一百两一个人头,但这次仍按五十给,但是要足银。陈新甲在通州,孙总督过河西务追打,辽镇也要来围打。”
林登万说罢将红箩提起,匆匆出了待召房,在门前遇到司礼监一名少监,赶紧让在一旁让他进来。
“女人用的,她们就喜欢那些东西,我还要想法找个房子。
“林登万你到底要作甚?”
过了好半晌后,他突然又感觉到下身那种冰凉,林登万脸颊上肌肉不停抽动,口中呻吟般发出一阵低沉的哽噎,他弓下背脊,扭动着身体往北厂走去。
那宦官歪歪嘴巴,“这么快就有対食了,还是田妃宫中的人,模样可好看?”
崇祯的声音冷冰冰的,完全听不出是在决定关于内阁首辅的事宜,似乎这个人与他从无交集。下科道议处可轻可重,理论上来说,刘宇亮也并非一定会被打倒,得出结论之前他还是首辅,但以皇帝的态度,他失势的可能更大
林登万有点尴尬,正不知说什么好,宫女抬头看着他幽幽的道,“还没多谢你,到处都说鞑子又往北来了,京师没人敢往保定去,你真有本事,能找到人帮我这大忙,让我家人能入土为安。”
女人咬着嘴唇,眼泪止不住的流过脸颊,“爹妈、哥哥、弟弟都走了,亲戚都走了,就剩下我一个了,这世间剩下我一个了,呜呜……”
一名宦官提着箩筐从大门进来,到了西北角的位置蹲下,将箩筐的木炭夹起放到火盆中,长条形的木炭裹着一层红色的泥土,刚放入一块进去,炭盆中啵啵的爆出连续的脆响,在安静的侯召室中,附近一个司礼监的宦官转头看过来,满脸的不悦。
“皇上准发内帑一万两,此次永定河大捷,各镇报斩三千五百,兵部验过真级一千三百,杨老先生意思是都按东虏算,给五十两每级,合共六万五千,内帑除去一万,还差五万五千,劳烦户部早些筹措齐全,以振奋各镇士气。”
因为内外官的交流比较敏感,所以屋中的文官很少和宦官久谈,最多是询问等候时间,好去上个厕所之类,其他时候都是各自做事。
好一会之后,宫女才收住哭泣,她似乎才发现手被林登万牵着,连忙把手抽了回去。
张少监把他拉到一边低声道,“不用多礼,你刚来此处不久,记着到平台这里管事的是司礼监,奏对往来的最低也是五府六部锦衣卫,在这里办事最要紧就是小心,万不可出什么差错,务必记住这条。”
……
“钱粮筹措不易,下官这里都明白,只是战事方殷,皇上又给了旨意,务必还要斩级三五千级,都靠这各镇兵马,钱粮支应是一面,斩首赏赐也力求一个快,斩将夺旗的奇功内阁尚未查实,兵将就盼着人头赏,有个奔头才好卖力去打杀,是以还是只有辛苦户部各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