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考古到东汉很不可信,但高家堰堤防的存在,确实是保护淮河不被黄河侵蚀的重要一环。
在说服张居正,再次派人实地查勘迦运河可行性以后,魏广德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发财的良机。
实际上,所谓保漕运,根本也是保不住的。
先前在前面大堂,他已经让人去安排仓储之事,只是看到魏广德的书信后,他就要考虑把仓储迁到靠海的地方,这样更方便漕粮运输。
让家丁进去收拾正屋,朱衡就让人搬了把椅子坐在院子里休息。
高家堰也就是洪泽湖大堤,明嘉靖中始见记载,当时系指今淮阴县高堰村附近的一段淮河堤防,据传是东汉陈登创建,是两千多年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堤坝。
“无妨,已经很好了。”
“天色不早了,今晚就在村子里借住吧。”
朱衡先看了密封的公文,见封漆完好,这才从腰上取下一个金印,让手下在驿卒的公文上签章。
收好金印后,他才打开密封的公文,快速看起其中的内容。
朱衡答应一声,驿卒已经解下背后的信筒,打开,取出里面的公文。
以前他不是没有考虑此事,但是他担心一旦和他们接触,必然会导致消息泄露。
只不过到了后世,知道台家庄的人不多,因为他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台儿庄”。
看完信中内容,他只是略微迟疑便下定决心,这次他要带上南洋水师主力北上跑这一趟。
不多时,就有手下带着一个驿卒过来。
“你和你家老爷还是同窗,呵呵.”
就算是夺淮入海,结果也是黄河以南洪水泛滥,过后河沙也会淤堵淮河。
“朱老爷,我家老爷是这么说的,只要定下来,我就在这里给他买些田地。”
随后又从斜挎的口袋里拿出文书,这是交接公文时需要接收人签章的,驿卒凭此也才能回去交差。
凭白做嫁衣自然是不行的,他老朱家也想从中分一杯羹。
俞大猷接到魏广德的书信,是在王宗沐之后两日才收到。
只是在当前,还是要先把巡视河堤的事儿放在第一位,预防明年可能的黄河大水是朝廷的首要之事。
“好像是吧,反正那时候老爷就是我们崩山堡的孩子王,之前是他哥,后来到他,呵呵,我那时候还跟着他一起去孙夫子那里读书,只可惜我是读不进去。”
同时,也开始威胁到明祖陵。
“这里是台家庄里长台孝的家,已经和他说好,暂借数日,这些天他搬到亲戚家里。
前面那个是台家庄,以后这一片怕是就要因为运河的到来而繁华无比了。”
勘察迦运河的行程就这么被打断,整个黄淮流域,也出现了明廷大大小小的官员,沿着河道视察两岸堤防。
做为一名浙江人,他对大海是并不陌生的,所以他和梁梦龙一样,是支持朝廷开放海运。
能够把人挖过来自然最好,可若是失败了,佛郎机人就必然知晓此事,后面的很多事儿就会更难办。
“好,下官这就去找里长安排。”
为什么在魏广德提出漕运改海会有那么多人反对,那是因为这条黄金水道上充斥了太多的利益,以这些利益为纽带所组成的利益集团,他们不愿意轻易放弃在手的东西。
如果说朱衡一开始没想到,可是在段邵接触一些地主后,多少也明白过来。
只是,随着看到内容的变化,他的脸色也愈发难看起来。
唾手可得的财富,魏广德怎么可能放过。
在处理完公务后,王宗沐回到后堂,就接到京城魏广德写来的密信。
“嗯。”
此时南洋水师大本营被俞大猷选择在此,因为此地不管是陆路交通还是海运交通都极为发达,最重要的还有此地是目前大明主要的造船地。
一次完成五十万石漕粮运输后,再率水师船队南下。
他倒是不担心俞大猷那边会不配合,运送这么多漕粮需要大量的海船,漕司可没这么多船。
台家庄存在于此已经好些年头了,真要算起来,最早出现台家庄的记载,貌似还是在唐朝,台氏在此立村开始。
算算时间,貌似也正好合适备倭。
进入台家庄他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个位于庄子中心位置的院子,是整个庄子最好的院子,还能奢求什么。
海船有了,接下来就是朝廷文书上涉及的仓储。
自刘大夏以后,明廷其实已经默认黄河夺淮,只是要避免黄河侵蚀淮河水系的大小湖泊,避免这些湖泊也被黄沙淤堵。
等王宗沐看完书信后,也对魏广德的大胆有些惊叹。
虽然福建的造船实力也是不弱于浙江,但是陆地交通就差上许多。
朱衡洒然一笑,随即挥挥手对身后的人说道:“走吧,我们去台家庄,今晚就在这里休息。”
对于朱衡的话,那书吏也不知该怎么回答。
这在以农为本的明朝,自然是头等大事。
淮安府,漕运总督衙门。
那书吏当即抱拳道。
当即,朱衡叫来随行人员,开始吩咐改变原来计划的行程,他要先去高家堰看看。
毕竟,他们还要面对运河徐州段那些地主老财,新老运河之争在朝堂上可没有见分晓,不过是刚刚开始罢了。
特别是过水后遗留的黄沙,清理起来极为麻烦,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农业生产。
只不过,现在的朱衡没办法埋怨刘大夏,人都作古多少年了,还是得想个治理黄河的好法子才行。
按照钦天监的说法,明年怕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头,按照近年的情况,朝廷首先想到的还是黄河。
近些年黄河水患一直没有得到根治,持续不断爆发洪水灾害,已经严重影响到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
魏广德安排的这个事儿,他得再考虑考虑,甚至这次借着运送漕粮到天津的机会,他还想和魏广德当面说说其中的利害。
毕竟魏阁老距离壕镜千山万水,总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
书信中不大好说,最好还是当面提醒一下为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