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制战术是一种步兵战术,主要应用于班组级别的战斗。
这种战术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步兵班分为三个战斗小组,每个小组由三名士兵组成。
这三个小组呈三角形状排列,形成一个基本的战斗队形。
在进攻时,每个小组中通常有两名士兵位于前方进行直接攻击,而另一名士兵则位于后方提供掩护和火力支援。
这种战术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分散敌人的火力,减少单个士兵在火力密集区域所面临的危险,同时也能提高部队的机动性和攻击力。
三三制战术最早起源于抗日战争期间,并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当然,现在蓟镇军步营所展示出来的进攻线和后世图解三三制战术区别还是很大的,但因为战斗小组是两排布置,后面一排刚好就在前面两个战斗小组之后,所以远远看上去就是很多的三三制小队在向山上攻击。
“我记得你当初上奏说要编练十万大军。”
“当初国主带我们来的时候选这里落脚,就是因为这里曾经是朝廷的土地,是那什么.”
而且,戚继光在这里也耍了个小聪明,他认为魏广德应该是懂的蓟镇军消耗的恐怖,否则也不会在组建辎重营问题上和他看法一致。
魏广德扭头看着戚继光,戏谑的笑道。
只是这些土地在海外,我也不很确定他的态度。
面对谭纶的询问,魏广德苦笑道:“有没有这想法其实都很难实现,至少现在不可能。”
“蓟镇军训练的很好。”
知道自己失言,可戚继光更会溜须拍马。
可是蓟镇的兵马,每次训练那都是要消耗银子的。
魏广德摇摇头说道:“见到夷人,你应该也能想到,海外还有广袤的土地。
戚继光这话就有点拍马屁的味道,不过也是政治正确的体现。
说实话,若不是因为有谭纶的偏袒和支持,他的蓟镇大军怕是很难练出现在的成果来,实在是因为这训练太耗钱了。
不过他不知道,魏广德这会儿其实想的是这个时代西方军队是个什么样子,蓟镇军拉出去的话,到底能不能击败他们。
戚继光马上就答道。
真要和他们打起来,我大明必胜。”
于是,魏广德就把前些天收到俞大猷送来的书信,其中讲到他看过夷人战船后的想法说出来。
这也难怪,明朝上自朝廷下自黎民百姓,都把蒙古人当做最强的对手,毕竟曾经主宰过中原。
虽然不知道他想到什么,但也知道肯定是误会,以为他看不起蓟镇军的操演。
“国主都已经死了四年多了,我看我们还是回去吧。”
直接在大海上就把你的战船打沉,完全就是送菜去的。
戚继光对自己编练部下的战力那是非常有信心的,他是真不认为现在的蓟镇军会打不过蒙古骑兵。
水师比不过人家,怎么那人投送到海外去抢地盘。
只不过魏广德不知道,他此时还心心念念的旧港宣慰司驻地旧港中一所由木头搭建的巨大木屋里,一群人也正在为他们的未来争吵。
大屋里几人七嘴八舌议论着。
魏广德随口一句,确实让戚继光捕捉到魏广德心中的一些想法。
这些天看着海上那些夷人的大船,我有点心虚,怕他们真打过来。”
“最初末将确实有这心思,只是就蓟镇的赋役和朝廷的拨付,三万余人已经是能够供养的极限。”
可是对谭纶,他还真不能视而不见。
也就是弓矢一类的,还能捡回来废物再利用一下,可也节约不了多少银子。
戚继光陪笑道,“不知是俞提督在江南遇到夷人,开战了?”
为此,俞大猷希望朝廷能够拨付银子,让大明的船厂也试制这样的战舰。
可是若对他说咱们出海恢复旧港宣慰司,张居正怕是兴趣会大一点,说不准就直接点头了。
至于周边其他国家,貌似都不看在眼中。
戚继光心中一喜,嘴巴却是下意识说出心中所忧。
“李成梁向外获得八百里新疆就让他激动,想来他也不会反对。
魏广德开口问道。
普通的明军,不过就是发杆长矛或者盾牌腰刀,列阵挥舞一会儿,再变动几个所谓的战阵,训练就算结束。
想到这里,魏广德不由得摇摇头。
这些人,自然是当初跟随张琏逃向大海的飞龙国军中的大小首领,这出海已经十年时间,人心思归。
不过魏广德也知道,这个时候的海洋应该是属于西班牙的,现在的日不落帝国也应该是西班牙。
就算是出动四个万人队围攻,步营放置在四个角,中间安排车营和马营,也是能够扛下来的。”
意思不言自明,就是要围歼山上之敌的动作。
而且以大明目前的福船为主力的水师战船,也没法仿照夷人的做法,在侧舷布置这样的火炮,只能在船头船尾安装这种火炮。
“我们的海船不行。”
戚继光一不小心就把心里所想直接说出来了,而旁边的谭纶听到他们的谈话也被吸引过来。
就俞大猷看到的那种西洋战舰,很恐怖的居然可以塞入四五十门这样的火炮,单侧火炮的数量居然能达到二三十门,这是明军现在战舰所不具备的强大火力。
看了眼旁边的谭纶,求助的看过去。
魏广德其实能猜到,要是直接告诉张居正咱们出海抢地盘,张居正十有八九是不会答应的。
“元敬,蓟镇军马已经完成多少编练了?”
对戚继光,他自然是想回答就回答,不想回答直接无视就好了。
魏广德先是笑笑,不过想到说了貌似也无伤大雅,于是开口说道:“你在江南剿倭时,应该见过夷人吧,就是佛郎机人,或者叫红毛番。”
魏广德是知道,明朝称呼的佛郎机人其实是葡萄牙人,以为因为身体特征都是深目长鼻、毛发皆赤、身材高大,所以有了红毛番的说法。
因为明朝船只的建造特点和西洋海船有异,若是也仿照西洋人的布置,很可能导致船只解体甚至侧翻。
两次海战的对手都是日暮西山的葡萄牙,两次海战的结果都是大明取得胜利。
魏广德听到戚继光这么说,只是轻笑道。
魏广德开口道,“并没有不信你话的意思,你不要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