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女性小说>隆万盛世> 第877章 966吏部尚书之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77章 966吏部尚书之位(2 / 2)

毕竟,谁也不会愿意得罪内阁阁臣。

其实他们都知道,那时候杨博以病重为理由请求致仕,身体是一个原因,主要还是想避开高拱的报复。

朱衡问道。

“嗯?”

“大致应该如此。”

这些,还都是从谭纶口中得知的情况。

其实说起来,哪个省的官员不向着自己老乡,只不过那些年江西官员身居高位的太多,,特别是严世番太过高调,导致成了众矢之的。

而魏广德如果不入阁,还在六部的话,或许也能看明白。

听到杨博这次可能是真的要致仕,朱衡一下子就来了兴趣,心中也隐隐有所猜测魏广德此番来府的目的。

不过很快,魏广德就摇头说道:“除非他得到张居正的支持,否则即便吕调阳支持他,也没可能执掌吏部。

“善贷,吏部咱们可以试试,我这边也做些准备,但依我看,希望不大。”

朝中一些人或多或少排斥江西官员,也多源于此。

但因为终归只是猜测,而不是他们告之,自然也不算泄密,虽然有些掩耳盗铃的意思,但太医大多也明里暗里这么做。

通过表情变化,可以引导向正确方向进行猜测。

至于谭纶,还是算了,他除了在兵部,再无其他部可以调动。

至于吕调阳,刚从礼部升上来,想来他此时的处境也和当初魏广德一样,左右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自然不可能这么快就参与到尚书这样重要官职的争夺中来。

“事在人为,只要士南兄想要争取,那我们多少也要努力一把才是。”

户部那次,我想已经显示出他并不善于理部,只不过因其为人,倒是更加适合掌控都察院。”

这么看来,此人是个善于钻营之人,也难怪这个时候会投到冯保门下,利用冯保的关系帮他调动职位。

让朱衡去争夺这个位置?

毕竟杨博接高拱的班是有资历在其中,杨博上次因病致仕时,就已经担任过吏部尚书一职,由他接手朝中反对声音也小。

“士南兄可知道杨惟约身体情况?”

“那朝堂呢?”

“难怪最近听说,张四维时常邀约同乡和同年,想来也是在为此做铺垫了。”

若贪婪无度,魏广德也不愿意举荐他,毕竟到时候自己就要承担举荐之责。

不过对徐阶、杨博的善缘,但对魏广德、朱衡来说可就是孽缘了。

朱衡叹息道。

等张吉把查到的胡自皋资料送过来以后,魏广德只是看了一遍不由得就有些头疼。

“应该不会有错,我私下找了太医院的人,为杨大人诊治过的,他虽没明说,但并未纠正。”

“首辅那时候只要不选择我和张四维,转而支持廷议推举之人,他就能因此轻易收获朝中百官的信任和支持。”

魏广德显然因为回到内阁担任次辅后,有些飘了,居然看不到阁臣权利的来源。

朱衡又提醒道。

魏广德分析道。

如果朝臣不支持他,那就算坐在首辅位置上,依旧会出现政令不通的问题,因为内阁发出的命令没人执行。

“士南兄,想必也猜到我此来目的。”

魏广德开口直言道。

朱衡没有直接答话,他先是拿起酒壶给魏广德和自己的就被斟满,借着这点时间盘算一下才说道:“善贷,若是能拿下吏部,对你我,还有咱们身边人,自然都是大有裨益。

“当真?”

“你知道,不代表群臣都知道,他们也会如此想。”

“九卿之中,还有一个人适合这个位置。”

“惟约?”

只有自己人上位,才能保证政令畅通,自己手中的权利落到实处。

而且,因为吏部尚书权利太大,这样的职位就算他和张居正有宫中的关系,怕也没可能交给内阁商议出人选,很大可能是需要部议,甚至朝议才能确定人选。

这才离开没多久,马上就要把人弄回京城接任工部尚书,貌似吃相难看了点,难免不遭到都察院和六科言官的非议。

想想若不是徐阶斗高拱,高拱弄走陈以勤、殷士谵等人,他魏广德的资历还真没可能成为次辅。

魏广德听到朱衡的话,大是惊讶。

直到高拱对徐阶那边的行动停止,杨博又才再度出山,回到朝堂上来。

朱衡却不同意魏广德的话。

仓大使从后期来看,肯定是运气使然,但之后调任盐政,肯定是利用担任仓大使时积累的人脉和钱财打通的关系。

“朝堂吗?呵呵.你觉得他们会推选谁出任吏部尚书?”

对于太医来说,对病人的病情应该保密,特别是一些位高权重之人的病情,那更得是三缄其口。

只能说大明的边镇总督不好干,边堡有失,总督承担首责。

一个念头出现在魏广德脑海中,不过随即他就想到现在貌似夺下吏部尚书这个位置,那工部可就保不住了。

“这”

如果张居正有推荐之人还好,若是找不到,很可能就会选择支持廷议之人。

朱衡点点头,杨博身后的山西帮现在在朝堂上的实力可不弱,特别是张四维,隐隐已经成为山西官员的领袖。

魏广德只是吩咐一声,随即就挥手打发张吉出去。

要时常去各堡巡查,风餐露宿,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毛病在身。

其实大明朝升官圣眷很重要,没有圣眷,那就只能论资排辈慢慢熬。

“所以,结果可能就是我和张四维,还有张居正选择的人选争夺这个位置?”

内阁阁臣确实拥有很大的权利,但是权利的基础,貌似魏广德还没意识到,那就是朝臣对他的信服。

说到底,内阁名义上是没有权利钳制六部的,他们发布的命令,需要六部支持并配合才能称为政令,否则就是一张白纸。

不管是张居正还是他魏广德,都是得到皇帝信任和支持,才能如此快速冲进内阁,然后熬走一大批资历更高的人,终于轮到他们宰执大明朝政。

不过以我对他的了解,叔大应该不会轻易答应,即便杨博做再多保证,应该也不会。

朱衡又说道。

“如此看来,葛守礼还更易得到廷臣支持,但是叔大应该不会同意,但你执掌吏部,他也未必会认可,此事容我再想想。”

魏广德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