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女性小说>隆万盛世> 第864章 953海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4章 953海难(1 / 2)

第864章953海难

“可有限制?”

魏广德忽然插话道,“举荐将才当然是好事,但举荐之人怕是参差不齐,倒是让一些人钻了空子。”

魏广德说这些话,自然不是无的放矢。

以明朝官场的情况,朝廷只要开了举荐将才的先河,还不知道官员们会举荐些什么亲戚子弟出来做官。

要知道,这些年下来,许多豪门望族也因为自家子弟科举不利而不能进入仕途。

为了保持自家在地方上超然的地位,又必须保证家族中有人在官场之上。

那结果就很显著了,大家都会利用各自保留的关系渠道,请好友相互举荐家族中一起科举无望,不成器的子弟,哪怕是做武将,至少也是官身,能够让家族和官场中人保持一丝联系。

而且,官场上大多对他也是不满。

“何事?”

魏广德这个时候只是盯着张居正,并没有急于回答,而似是在思考。

“如何限制?”

张居正虽然不能对高拱做什么,但是对于像卲方这样的小人物,还不是手拿把掐。

一个江湖人士,竟然能呼风唤雨,插手朝廷内阁首辅大臣的更替,只是张居正绝对不能容忍的,威胁实在太大了。

伱说你们,为了那点利益,哪年不搞出一堆沉船上报,漕运损失惨重,都赶上海运了,还有黄河之故,你叫人怎么为你说话。

他之所以提出举荐将才的想法,也是因为据他了解,现在边镇出现门阀化,将门已经初显。

海运,虽然有气候原因,但其他方面却影响极小。

张居正不再多言,快速写了一封书信,用印后封入信封,并用火漆封口这才交给家中下人。

那中书得了首辅问话,急忙迈步进屋向屋里众人躬身施礼后才起身道:“户部送来天津海道奏陈,言今年海运漕粮已抵津门,不过.”

是的,昨日他能运作高拱复位,殊不知将来会不会再来一次。

张居正只是把自己还不成熟的想法拿出来让大家商议,结果魏广德就一针见血指出他这个想法的巨大漏洞,所以张居正这个时候倒是真想看看,魏广德是否有什么办法解决。

“所举之人立功,自然表示举荐之人目光如炬,为国举贤自然该赏,至于坏事儿嘛,也是同理。

“出什么事儿?”

海上飓风,可不是时时刻刻都有的,而且运输的时间里,这样的海象本就极少,只能说这就是一次意外而已。

以监生出监入仕,虽然仕途被封顶,但好歹也是个官,还是有官身的。

而新人要想冒头很难,朝廷实难选拔,所以不如放权让地方上镇、巡官和行走各省科道挑选一些埋没的人才,让他们有机会冒头。

魏广德开口说道。

是的,魏广德这会儿就在想张居正为什么提出这条建议,若说他要举荐人选,魏广德可不怎么相信。

那中书把手中奏陈双手递送到魏广德面前,魏广德一把拿过快速翻看。

吕调阳听到魏广德提到要连坐,不由得有些惊讶。

“那不行,船走大海,我们在沿途那些产业怎么办?上行下效,商人们也一股脑请求开海,要用海运替代北上漕运,我们在运河边的产业可就废了。”

就他张居正的影响力,让兵部、都督府那边提拔个把人还是不难的。

“还有,这次不管是否成功,这几年你们都约束好手下,不要再闹出幺蛾子。

之前冯保的事儿,他虽然全力想要把自己摘出去,可朝野上下私底下议论中,依旧多把事件归集到他身上,让他威望损失极大。

在此以前,文官为族中不成器子弟选择的出路,大多是能读书但实在缺乏天赋的,会想办法弄进国子监混成监生。

对了,就是这样。

那位让试行海运,未尝没有敲打的意思,你们还不收手,难道真要上断头台才知道后悔吗?”

就在张居正还想继续和魏广德商议,把这个事儿敲定,打算以此草拟奏疏递送入宫的时候,门外有中书舍人拿着一份奏报到了门外,正在和门口的书吏交涉。

若非他们真心看好之人,断不至于胡乱举荐,这正和我的原意。”

第二日,京师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是个出游的好天气。

现在清流官员中已经有传言,说他和冯保是相互借机上位,他借冯保之手干掉高拱,而冯保也利用他的帮助获得成功。

“理由不充分,首辅也得考虑漕粮安全。

内阁首辅值房里,张居正身前站着个一身家仆打扮的人,而张居正此时就坐在首辅宝座上看着手里的纸条。

想不到,也就不想了。

那家仆急忙说道。

或者三、五年发一次大水,貌似也是朝廷可以接受的。

有奏疏送来,看似是单独的一份,想来不会是小事儿,于是开口问道。

“啊?”

比如科举舞弊,一但被查实,涉案官员家族十余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就很难再出有功名之人。

内阁那边不管我们下面怎么做,但是额定漕粮必须安全运抵京通,这是基本要求。

虽然加上这条,可能许多人会选择不做,但也好过他们为了各自利益胡乱举荐,到时候出了岔子,还是朝廷承担后果。”

“不管怎么说,这些人都不能留。”

实际上,漕运看似安全,但每年因气候原因或搁浅、或漏水而导致漕粮的损失,也不比这个数量小,漕军失员也是很多。

“我看可以,加上这条,让有司不敢胡乱举荐,功必赏过必罚。

不过张居正终究比魏广德年长,仕途是多了那些年,所以见识还是比魏广德多的多。

“可是大人,为何不再接再厉,请那位和首辅大人再说说,直接取消海运漕粮。”

毕竟,以前的案子被翻出来,那就是有前科的。

这次的事儿,之前若是你们听从我的话,也不至于让京城打定主意改走海路。

虽然看似很不民主,但实际上却可以保证大部分人恭顺老实,毕竟不是人人都不担心入不了祖坟的。

魏广德皱皱眉,直接说道。

不过看完奏疏后,运送十二万石漕粮,损失不到五千石,这个损失比还在魏广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那卲方在知道高拱被驱逐后就躲了起来,秘密返回丹阳隐藏。”

但在大明朝,这样的手段自然是没有的,也只能说是天意。

五千对应十二万石,虽然不算少,可相比前些年的损失,貌似是可以接受的。

先前中书说话,显然这次海运漕粮出了点岔子,否则也不会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