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女性小说>隆万盛世> 第855章 944散衙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5章 944散衙后(1 / 2)

第855章944散衙后

刘守在心里暗骂冯保这个蠢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别说他为什么不愤怒,锦衣卫靠什么发家,可不就是制造大案。

若是冯保一开始把主意和他商量,这个时候缇骑就已经南下抄家抓人了。

别说为什么这件事儿交给锦衣卫就很好办,高府的人虽然离开了京城,可锦衣卫手里还有那些和高府来往密切人员的名单。

要知道,高拱回京城几年了,他所有的动作都在锦衣卫的掌控中。

就这些名单里的人,挑两个合适的人选出来很难吗?

本来,锦衣卫的靠山应该是宫里的皇帝,可惜万历皇帝朱翊钧年龄太小,实在没办法投靠。

就算到了水落石出的时候,宫里一定会出手保住冯保。

对于这些人来说,大多虽然都不喜欢高拱,或者说高拱的党羽已经被清洗干净了,可他们依旧不相信传言中所述。

至于冯保,本来还是在刘守有的可选名单里,但这一刻已经被划掉。

“为何?”

大抵都少不了刑部过堂这一关,大家稍安勿躁,静等事态发展就是了。

毕竟,这两位才是亲母子。

“叔大,我早和你说过,这冯保想用先帝给的顾命大臣身份,插手外朝之事,这高拱案子,怕就是他整出来的,想要杀鸡儆猴,让外臣都怕了他,否则那个王.王.刺客是如何进宫的。”

只不过,人到底是冯保放进去的还是陈洪,这就很难说了。

魏广德把他们担心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实际上他们也是被缇骑出动的消息震过来的。

不过有一点诸位可以放心,此事不管后续如何,一旦证据确凿,也必然是经过三司会审,绝对不是厂卫随意构陷就能过关的。”

一时间,刘守有其实也有点把不准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而他们现在只能找到首辅张居正,表达自己的观点,期望他能代替他们向太后,向皇帝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就是冯保栽赃陷害阁臣的下做手段。

说白了,现在的刘守有还有没找到强大的政治靠山。

魏广德深呼口气,大声说道,“我让冯保把人送刑部,他不肯,担心有高拱余党会串供或者灭口,坚持人要关在北镇抚司,由东厂看押。

“我今晚会写一份奏疏表达意见。”

凭白得罪冯保,有什么意义?

要知道,两宫太后那里,冯保的面子大得很。

李太后那里情况也差不多,他只需要在李太后眼前表现出对万历皇帝的关心就够了。

可若是冯保栽赃构陷,魏广德可不认为宫里会让冯保因此倒台。

李幼滋初授行人,因庚戌之变时上书:“敌垒卑小,宜于垣上增筑高台,营建房履,以栖火器。”被贵权所忌,贬为邵武县丞。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朱希忠病重,他兄弟朱希孝暂时顶替了朱希忠的职责,掌中军府事,北镇抚司已经无暇顾及,这也是他能暂代锦衣卫指挥,掌北镇抚司的原因。

李幼滋字元树,号义河,德安府应城县人,与张居正同乡,又同为嘉靖二十六年同年进士,所以两家关系一直都很密切。

此案,魏广德已经推演过,若真是高拱所为,人证物证俱全,自然没什么好说的。

一旦冯保在他和张居正之间做出了选择,魏广德不确定最后这个案子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锦衣卫罗织罪名的能力,善贷,你可要考虑到啊。”

他已经知道,散衙后许多朝臣都跑到张居正府邸去了。

看着缇骑离开,刘守有站在北镇抚司大堂门口沉默不语。

可是,他确实不得不表达自己的态度,既不能明确怀疑冯保提供的王大臣口供,还得表现出公事公办的立场。

是的,在大明朝有个特点,那就是出了大事儿,文官们首先会想到的人就是内阁首辅,文官集团名义上的带头大哥。

至于缇骑出动,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各位,他们不是去新郑抓人的。

张居正诧异道。

魏广德叹气道。

当初在裕王府就不说了,冯保就是八面玲珑之人。

“叔大,此事断不会是高新郑干的,只恨那冯保恶意构陷,我们朝臣可不能让他得逞啊。”

说到这里,魏广德露出一副苦笑,道:“只是有一点,那就是此案,我个人感觉很难真正找到幕后主使。”

他们在乎的是功劳大小,还有在这其中有多少油水可捞。

冯保明显就是想要通过此时攀咬高拱和陈洪,定下高拱的罪,最后认定人是陈洪故意放进宫里去的。

张居正不由得有些埋怨他这个同乡。

上次,他和张居正联手斩断了冯保想要伸向外朝的爪子,可若是冯保向张居正示好,他可不敢相信张居正就会秉公处理这个案子。

张居正在京城围观多年,同样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官员们在衙门了的议论和之后的动作,都被他们看在眼里,偷偷汇报到张府里。

“我都不明白,怎么说。”

可以说,除了在嘉靖朝受到一些打压外,隆庆元年起就一路官运亨通,其中自然是张居正出力甚大。

等张居正的轿子回到府邸后,管家游七上前,在张居正耳边轻声说道:“老爷,你同乡太仆寺卿李幼滋李大人来了,就在后面花厅等候老爷。”

谭纶又追问道。

听到谭纶这么说,魏广德低头想想才说道:“此事我会时刻关注,不过到现在,我也只是看到份王大臣交代的口供,其他的还一无所知。

来人没有穿官服,一副病怏怏的样子,是在两个下人的搀扶下进的张府。

隆庆元年五月升直隶常州府知府,后转迁山东按察司副使,之后迁山西按察司副使、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

“我相信他们不会让他真的开口。”

至于朝野上下的议论,锦衣卫才不会关注。

上次的事儿,还是通过一场痛饮大醉缓和的关系。

他是知道一些张居正和冯保之间的关系的,虽然不是全知道,但多少也有所耳闻。

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张居正会为了和冯保拉拢关系,在王大臣案上犯糊涂,和冯保沆瀣一气想要硬把罪名栽到高拱头上。

“他不是在家休养吗?怎么跑我这儿来了。”

游七答道。

“元树,元树,伱先坐下,有话我们慢慢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