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女性小说>隆万盛世> 第509章 508二杨之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9章 508二杨之争(1 / 2)

第509章508二杨之争

出了正月,京城的各大衙门已经恢复了正常的办公,来自两京十三省的各种奏疏公文送入京师,再分派到各个衙门里处理,最后再由各部把决议上奏皇帝知晓,紧急奏疏除外,那是要直接面圣的,处理完后再发出。

这就是京城官场的运转模式。

大明的天下已经一百余年,按理说应该是天下太平无事,即便有些地方小打小闹,天灾人祸不断,可事务却不见减少。

每天依旧是流水一样的公文入京再发还,管理着整个大明帝国疆域内发生的大小事儿。

这么多年下来,虽然明初由太祖朱元璋定下了朝廷的框架,可是各部不时出现大量公务堆积,为了运转顺畅,所以不得不一次次扩充人手。

到了地方,类似情形也不显见,各省三司及地方官署职位更是膨胀数倍。

明朝官场有个很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朱元璋定下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官制,但是却同时出现官冗和官缺的问题。

冗官,指无专职而备执行临时使命的官吏,亦指闲散无事的官员。

在中国古代,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常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北宋时期尤为严重,历史教科书上就有北宋的“冗兵、冗官、冗费”的记载。

历北宋一朝,官员泛滥成灾始终困扰朝廷。

当然,作为内阁,兵部尚书杨博自然也要透露些消息,期望能够得到内阁的支持。

朱元璋在设置官制时,充分考虑了官员之间相互牵制的职能,分散官员权力,不仅增加了一些官位出来,还因为要拉拢人心,实行荫庇制度。

实际上,黄台吉和黑台吉打算攻占辽东的消息,还是从蓟辽总督府送入的兵部,只是兹事体大,兵部一直严格封锁了消息。

而这个时候,裕王已经忘记了之前召魏广德和张居正来的原因,而是津津有味听起张居正的消息。

“谢殿下。”

“快请他们进来。”

在路上,他们就已经听了传话內侍的说法,知道是因为打听到兵部那边流传出来的消息,似乎明军在兴化又一次损兵折将。

因此到了明宣宗在位时期,明宣宗不愿意做赔钱生意,于是,明朝势力从吉林、黑龙江地区撤回。

换位思考,他如果是倭寇的话,肯定也不会死守在兴化城里,待的越久,死的越惨。

“应该可靠,现在兵部那边已经封了,在内部商讨此事,只可惜杨尚书去了密云,也不知道兵部什么时候能够策略。”

裕王看他们进屋,急忙让他们先烤火取暖。

随着门帘掀起,魏广德和张居正相互谦让后就快步走进屋里。

“哎。”

面对有准备的成建制的军队攻击,倭寇是不可能力抗的。

此时的东北平原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对于汉人来说耕种非常困难,但是对于草原部落来说,却是天然的牧场。

“没有,倭寇占领了平海卫城后,又在许厝建立大营,防备官军进剿。”

为此,杨选选择逐步分兵东移,决心在辽东和俺答部发动一场大战,利用辽东的城堡消耗俺答部的实力,让其再无力南下威胁宣大和蓟镇。

“消息确实?”

而官缺问题的原因,则主要是因为党争和正常的官员致仕以及都察院言官的肆意弹劾。

不过,虽然明朝撤回了驻扎在这些地方的卫所,吉林、黑龙江以及外东北的土著部落,还是常年向大明进贡的,而大明朝廷也会对当地的酋长进行册封。

明朝在东北的势力退回到辽东以后,而曾经作为拱卫边疆屏障的朵颜三卫时常叛乱,让蒙古势力得不到抑制,进而进入到辽东附近,形成一个蒙汉杂居状态。

不是没人,而是因为空出来的位置太多人去争取,结果往往无法达成一致,最后官位就一直空缺。

裕王又说道,“之后,倭寇换上我军甲衣,假装是败逃而回的军士,骗开了平海卫卫城城门,随即倭寇蜂拥而入。”

“对了,之前听说兵部收到情报,俺答汗曾扬言要在年中攻打辽阳,杨尚书去密云见杨总督,不会就是因此事而起吧。”

裕王苦笑摇头。

因为在杨博眼中,辽东地区苦寒,其实明朝对这个地方的统治只能说勉强做到收支平衡,甚至遇到天灾还要倒贴钱财进行赈济,就比如从嘉靖三十七年开始辽东旱灾,朝廷不得不开通海运济辽的口子。

不过在战略方向上,他的判断和兵部尚书杨博发生了重大分歧。

当形成循环后就造成了人浮于事,互相推脱责任,使官场越来越臃肿,几乎成为了灾难,而且对于国家的财政负担也非常大。

二杨分歧严重,为了保证边境安定,杨博以巡边的名义前往密云,意图说服杨选,辽东地区采取守势,重点加强蓟镇,特别是京城北面长城沿线的防卫力量。

“都指挥欧阳深以为有机可趁,遂在倭寇撤离途中率部突进,想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没成想却遭遇到埋伏,全军覆没,自己也死在那里了。”

看舆图的时候,魏广德也以为明朝统治着后世的东北地区,不过之后了解到实际情况,才打消了他这个念头。

魏广德闻言,点头附和一声。

“多谢殿下。”

以当时吉林、黑龙江这些地区的经济水平,这笔投入肯定是亏本的买卖,是需要来自关内的供应。

这样的环境下,也只能说勉强纳入版图,但实际控制力非常薄弱。

张居正开口说道。

“人到了,兵还没到,自然也只能在一边干看着,却没有丝毫办法。”

魏广德和张居正对视一眼,然后问道。

说白了,就算俺答汗真把地盘打下来,他们也守不住,只会分散他们本就不足的实力。

“殿下,兴化那边到底吃了多大的败仗?”

不过从蒙古人的作态来看,杨博更加担心俺答汗部今年可能会对明朝蓟镇发动更加突然的进攻。

官员年老致仕很正常,党争引发官员落马也很正常,言官风闻奏事也很正常,只是当空缺出官职后,因为各种原因,往往在官位空缺后却不能找到合适官员去接替。

“前两日,杨尚书才去了密云见杨选,没想到兵部就发生了那档子事儿。”

这是一笔亏本买卖,俺答汗必然不会去做,所以他判断这些话根本就是谎言,不可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