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族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后来有人告诉他们,世族若真拿他们威胁宸王,宸王肯定会退兵。 因为,宸王顾惜他们,珍视他们。 并且不是说说而已,事先想到有这种可能,派了支奇兵挖开西南城墙,让庶民逃命。 率领奇兵的张燕将军、郭太将军,大家也见过。 还有小将军,让程将军、黄将军、鲁将军带着将士来救庶民。 小将军说,这都是宸王千岁的安排,如果不是宸王千岁运筹帷幄,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大家都该感谢宸王千岁。 宸王千岁是好人,小将军也是好人。 坏的是世族,坏得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 张祯勒住缰绳,扬声道,“诸位父老,免礼平身!” “谢宸王千岁!” 众人相继起身,对传说中的宸王极为好奇,但不敢抬头直视。 张祯一眼扫去,见有一群人极为醒目,披头散发,粗布麻衣,垂首跪于路旁。 周围百姓都起来了,就他们还双膝跪地。 为首者是个少年,深深低着头,似是无颜见人。 张祯移开目光,视若无睹。 —— 太守府,也就是孙府已经收拾妥当,孙母带着几个儿子、女儿搬到了别院。 张祯、高顺等人住了进去。 吴郡太守原是名士盛宪,去年因病辞官,张祯便让孙策兼任太守,孙策远征后,由孙权代管。 一直没出什么差错,直到这一回。 歇息片刻,张祯来到中堂。 诸葛亮和一群幕僚已在此等候,首先呈上两份名册。 一份记载的是参与谋害大将军、对抗朝廷的世族名单。 另一份记载的是在关键时刻倒向孙权,保护庶民的那几家。 张祯一边翻看,一边随口道,“这就整理出来了?辛苦诸位!” 诸葛亮:“不辛苦,随手的事儿。” 也是孙权事先有准备,方便了大伙儿。 但他不会在阿姐面前提孙权的名字,也交待众人不许提。 其余幕僚也道,“此为我等本分。” 众人跟随张祯许久,早已知道她雷厉风行的性格,也深受影响,能熬夜完成的事务,绝不留到明日。 诸葛亮又道,“阿姐,如何处置?” 张祯举起逆贼那一份,眉目安然,眸光平静,像在说赏雪摘花一样,轻声道,“明日斩首!” 她已经杀了很多,不介意再多两三千。 何况,最后这批逆贼,才是源头! 纵然双手染血,也要做该做的事。 哪怕上天能恕他们,她也不恕! 绝不! 又举起迷途知返那一份,沉吟道,“这几家并非主谋,意外发生后才从贼,且有救民之功,可网开一面。” 其实她知道这些人见风使舵,但没关系。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告诉他们,两条路,流放辽东,或以七成家产赎罪。” 诸葛亮点头,“他们知道该怎么选。” 正说着,高顺走进来,问道,“神悦,张昭、程普、黄盖、鲁肃等人,该如何处置?” 若说他们有功,放任世族害了奉先。 若说他们有罪,又未曾从贼,还在最后关头护住庶民。 张祯:“高将军以为呢?” 她已决意兼任大将军,但只是挂个名头,军中之事,还需倚重高顺,得让他养成自己做决定的习惯。 高顺沉声道,“玩忽职守,连降三级!” 张祯:“可!” 孙权的名字就在嘴边,然而高顺也没提。 谁都没提。 一天过去,关于孙权的处置还没下来。 张昭皱眉道,“我等去为你求情!” 程普、黄盖、鲁肃等人也是一样的意思。 他们看得出,宸王还顾念着旧时情谊。 孙权苦笑,“你们若想害我,就尽管去。” 几人一想,也怕激得宸王杀之而后快。 过了会儿,黄盖迟疑道,“不如,你去太守府前下跪。” 孙权反问,“好让庶民看见,替我求情,以民意压宸王恕我么?” 他没这么大脸,也没这么无耻。 黄盖:“并无此意。” 他没想那么多,只是想让宸王看到小将军的惨状,生出怜悯之心。 孙权深吸口气,捂着脸道,“不要做,什么都不要做,无论何种结果,我都接受!” 这人呐,不能做错事。 一旦做错,就无法弥补。 说句对不起很容易,可对不起有什么用呢? 吕奉先,还是被他害死了! 这血海深仇,张神悦能宽恕,他也宽恕不了自己! —— 次日天气晴好,一干世族拉到城外,尽数斩首。 临死前,个个眼神怨毒。 咒骂倒是没有,谁敢出声,先吃几个大嘴巴。 侥幸存活的那几家,本还暗暗埋怨张祯太贪,竟然要他们七成家产,见了此情此景,恨不得把全部家产都奉上。 也十分庆幸选对了路。 围观庶民无不叫好,唾骂声也不绝。 这些恶贼不死,死的就是他们了! 张祯看着满地头颅,也难消心头之恨。 命人提吕蒙。 没一会儿吕蒙提来,绑在一个箭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