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现在可是仁熙靖国长公主,谁敢打上门来? 吕凤仙故意吓唬她! 你家的农书,本身就是财富 张祯确实骗了李二郎、白四郎等人。 她说优良麦种是氾先培育的,这是句谎言。 但也没谎到家。 因为氾先的确在培育麦种,只是还在培育阶段,并未完成。 自去年有了这个念头,氾先便花了许多心思在培育麦种上,还效仿培育稻种时的作法,专门建了实验区。 在他的精心照顾下,实验区的麦子达到了亩产二百八十斤。 可他还是觉得失败了。 因为这与普通麦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皇庄的麦子若都像他一样极尽呵护,各种肥料管够、盯着除虫,也能达到那么多。 沮丧地来找张祯问计。 然而张祯也不懂优良麦种应该怎么培育,这是她的知识盲区。 不过她知道一点,培育种子需要很多样本。 各地税赋收上来后,她恰巧有很多样本。 于是带着氾先、卫成、张五郎及课农司几名属吏,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从粮仓中挑选出四十个样本,每个两百斤。 别人想动粮仓可能很难,但她有着天然的优势。 因为她大伯张泽就是太仓令,管的就是粮仓。 她自己则是大司农丞,管着太仓令。 倘若她家想造反,可能搬空粮仓别人都不知道。 当然了,她家不反,挑选出来的八千斤麦子,也用皇庄的补上。 这些样本如果由皇庄一地来种植,无疑增大了工作量,也难以得到更多的数据。 所以张祯灵机一动,想到了关中世族。 说好的,有好事儿要先想到他们。 这样一来,凡是跟皇庄换麦种的人家,就都被动帮课农司做了实验。 但这也不算坑他们。 因为换种之后,课农司会全程跟进,指导各家种植,并记录生长中的各种状况。 氾先虽暂时未能培育出优良麦种,也是有传承的农学家。 知道许多种植麦子的技巧。 例如,用配比适宜的石灰水浸种一段时间,摊开晾干后再播种,能预防多种病虫害。 播种前先在地里洒草木灰,不但能杀虫,还能肥地。 哪个阶段该施什么肥,他也了然于心。 皇庄去年的麦子能达到亩产二百六十七斤,也有赖于他的指点。 精选出来的好麦种、加上经验丰富的农学家、再加各种肥料,以及相对科学的种植方式,若还不能达到亩产三百斤,那张祯也认了。 愿意给各世家补足欠缺的斤两。 然后明年继续合作。 无论是培育杂交稻,还是培育优良麦种,那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她早有心理准备。 氾先也有。
对了,他已经升任课农令,成为课农司的主官。 “各家种了你们挑选的麦子,然后呢,怎么做?” 受张祯的影响,吕布也对培育麦种有了兴趣。 与稻米相比,他更偏好面食。 张祯:“然后就看收成。低产的淘汰,高产的继续培育。” 吕布虚心请教,“怎么培育?” 张祯:“这你得问氾叔。” 这一年中,氾先有了很多心得体会,也跟她说过。 可她没实践过,有听没有懂,未能融会贯通。 吕布:“哈哈,原来你也不会!” 张祯:“我不会,这不是很正常么?大将军,世上的事情,我总不能全都会罢?” 不知为啥,忽然理解了台舒说自己不会制纸时的心情。 吕布摸摸鼻子,“不会就不会!神悦会的已经够多了!” 匆忙转移话题,“神悦,你想让各家配合课农司,直说就是,怎还费力绕个大弯子?” 就算直说,也没有人敢拒绝。 何必还用心计? 张祯:“不想多生事端。” 单个的世家,或许有纯良无私的,愿意帮着课农司做实验。 但整体的世家阶层,必然是自私且多疑的。 她若直说,只怕他们生出许多疑虑,或者提出许多条件。 懒得跟他们过招,还不如瞒着简单。 吕布专注地看着她,目光中全是赞赏,叹道,“神悦行事缜密,运筹帷幄!” 张祯:“多谢大将军!” 吕凤仙这面不改色闭眼夸她的毛病,是跟她学的吗? 以前她就是这么夸他的。 真是风水轮流转啊,自己也有这一天。 —— 四十个样本,八千斤麦种,很快就换完了。 氾先看着远去的车轮,心里有些不安。 亩产三百斤,他并没有把握。 这种法子虽然快,但太过冒险。 然而反过来一想,虽然冒险,胜在快速。 他也真的没有时间等待一年又一年。 想到今秋就能挑选出第一批值得培育的优良麦种,又很雀跃。 张祯看出他的忐忑,安慰道,“氾叔,不用担心,一切有我!” 皇庄的粮库一出一进,换回的粮食多出一倍,足够她补给世家。 都不需要动用今年的粮产。 氾先回神,展颜一笑,“有神悦在,我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