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奇幻冒险>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第525章 这是天生要当罗斯人大头领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5章 这是天生要当罗斯人大头领的(1 / 2)

第525章这是天生要当罗斯人大头领的

“你刚才上哪玩去了啊。”王大喇嘛手里拿着一堆文件,随口问道。

“我在阳台上休息下,看看外面的情况呢。”郭康说。

“伤养的怎么样了?”王大喇嘛叮嘱道:“人家说了,你还得休息一阵子,就别管外面那些事情了。”

“也没去管。”郭康摆摆手:“就是看到那边在处决犯人,瞅了一会儿。我感觉,这种方式,是不是也要改改啊。”

“啊?怎么了?”王大喇嘛意外地说:“这回情况比较紧急,要是有流程不对的地方,你直接提出来就好。”

“我是觉得大家太激动了,而且整个过程中,依然能看到不少陋习和迷信的影响。有些处决,还是别公开比较好。”郭康说。

“哎,确实不太行。”郭康摇摇头:“我现在想想,也是欠缺考虑了。如果能忍一忍,先正常招人、淘汰、训练,大概能少死很多人吧。”

“至于这些人里,谁生,谁死,终究是天父决定的。我们凡人只能尽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一个整体上相对更好的结果。”他告诫道:“你只要把自己的目标坚持下去就行。那些献出生命的人,在天堂看到罗马能纠正这些问题,同胞能越过越好,也会很满意的。”

“别了别了,你们也不看看,现在谁抢谁啊……”郭康难免有些尴尬。

众人都笑了起来。

“伱第一次带兵,之前甚至没怎么接触过罗斯人,就能号召这么多人来,不但帮你攻打敌人,还不断有人跑来填补。这就是最厉害的那种首领了。至于进攻和杀伤,那就是你的精锐亲卫的事情了。”

“当年奥列格就是这样,聚集了数不清的人,一路南下,甚至打到了君士坦丁堡,迫使希腊皇帝缴纳岁币。还把自己的盾牌挂在城门上,宣示胜利。”他举例道:“你看,这招能用好,也是很厉害的。”

王大喇嘛看了看郭康,见他没有反对,便如实说道:“数字其实很难看,我们怕影响士气,就没公布。”

“而且我记得,弗拉基米尔大公当时的条件,是索要公主来联姻。人家不给,他就攻占了克里米亚北边的赫尔松军区,迫使罗马朝廷让步。”普龙斯基笑着说:“你要是做得够好,也可以抢个公主。他们家肯定乐意。”

“那他们这次表现的怎么样?”普龙斯基继续问:“我被老爷子训了一顿,才反应过来。来得太晚了,不知道那时候的情况如何。”

“是啊。”王大喇嘛也赞同道:“这事真要能成,今后的影响力,恐怕都会不亚于罗斯受洗了。”

“不过我觉得,这样也不错了。本来他们就不是干这个的啊。”可能是为了郭康的面子,王大喇嘛又专门说道:“还得考虑到,被干掉的普通黑帮打手就更多了。我觉得,也还算成功了。”

而曹建本来就穿的比较简单,现在也没什么变化。不过他的神态,倒是比上次自然了一些,看起来这次反而逃过一劫,让他多少松了口气。

“肯定不够,不过本来也不是让他们去前线的。能干点杂活,搞搞运输,应该差不多了。”郭康说:“重点其实是让他们亲眼目睹战争,参与战争。”

“啊?”郭康有些意外。

“战斗的时候,这些人的作用不是消灭多少敌人,而是完成维持战线和迟滞敌人的任务。所以,评判这些人的时候,看的不是他们干掉了多少人,而是他们是不是完成了这些任务。评判指挥官的水平,看的也是能不能维持这些人的士气,让他们不断保持和填充阵线,而不是带他们击败敌人。”

在这种商业化的组织下,伦敦的一座刑场就达到过容纳三万人的记录,场面之宏大,早已远超那些还在自发凑热闹的农业国。

“真的。”王大喇嘛说:“那些响应号召的百姓,没有明确的军籍和编制,很多人甚至连户籍都没有,所以具体人数,估计是没法统计了。但是,教会参与了不少善后工作,尤其是伤员的照顾和死者的祷告、安葬,基本上都是我们的各个教堂、修道院在负责。”

没办法,他只好暂时放下这件事,准备去处理手头上的事情。

“我还是准备继续征兵和训练。”郭康回答:“大体的计划,我和我爹讨论了一次。出征肯定得等开春之后了,而且也不会直接去埃及的。抓紧一点的话,加上路上的空闲,大概还能挤出来三个月的时间吧。”

当然,在那个时代,这种场合也同样缺乏足够完善的管理,风险也是存在的。1806年的一次处决,因为人太多,发生了骚乱和踩踏事件,踩死了一百多個人。不过人们对此也不太在乎。可能是表演过于精彩,以至于观众们认为就算死也值回票价了,所以之后,众人还是完全不改,结果第二年果然再次发生事故,又踩死三十多个……

“我现在也是真心支持你去开发罗斯地区。”他对郭康保证道:“你这个表现,简直是天父选中,要去引领所有罗斯人的。好好干吧,或许你能有成就超过奥列格的事业呢。”

“那肯定不是。”王大喇嘛不以为然:“你要是练好了兵,反而没法随便砍贼人了。虽然看起来损失很大,但如果不管,让那些贼人多活几年,这几年光死在他们手里的人,估计就不止这些了。”

其实,哪怕他想要尽力制止的,字面意义上的吃人血行为,也是欧洲的古老传统了。想要管住,难度一样不小。

“我听爷爷说了,十三人会议和元老院,对这次的表现挺满意的。会按照康兄你的计划,先给一个大队的名额,参与这次战争。”曹建说:“不过现在训练他们,还来得及么?你准备怎么安排?”

“至于战果……按刑部的说法,被击毙的叛军有一百多个。不过我听兵部老古说,那里头,王家、史家的家丁,大概只有五六十。而且其中绝大部分,要么是第一次突袭的时候,在庄园里被教会骑士和神父们干掉的,要么就是最后一次交战,被太后的修女和公主的援军干掉的。百姓们自己打杀的,可能也只有剩下一点吧。”

“剩下还有七八十个被击毙的贼人,虽然披着甲,但经过审问、指认之后,发现那些都只是城里的帮会分子。他们的首领和王氏关系密切,而且和守夜人也有来往,因此获得了一些淘汰的武器盔甲。要是不算这些人,就更难看了。”

这些习惯也没有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什么的而消失,反而一直延续下来,起码到19世纪,都算得上一门显学。至于后续的影响,就更难说了。直到郭康那个时代,哪怕在当地受过教育的“体面人”里,都依然存在不少信奉者。想要移风易俗,恐怕也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