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未来科幻>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第九十一章 毁世家根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一章 毁世家根基(1 / 1)

宣德帝笑道:“张爱卿说来听听。”张公瑾道:“陛下,商人误国一事,从我大京皇朝建朝以来,从未发生过。”“足以说明我大京皇朝在陛下的治理下,百姓团结一心,哪怕商人,都一心为国。”“此次,众多商人为北方边关将士送去过冬物资,若还被区别对待,岂不是寒了他们的心。”“况且,商人也是我大京百姓,理应读书识字,考取功名,为朝廷效力,才是正道。”此言结束。刑部尚书韦清紧跟着道:“陛下,臣觉得张大人所言极是。”“商人固然有好坏之分。”“可我大京皇朝商人一心为国。”“而且臣最近听说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京百姓都是陛下的臣民,怎么能区别对待。”两位尚书一开口。其余世家的官员也开始发力。他们全都赞同两位尚书所言。一时间,竟然形成群臣围攻朱清一人的局面。然而。宣德帝没有管这些,反而问:“赵爱卿、严爱卿、杨爱卿,你们对商人子嗣允许参加科举一事,意下如何。”严世蕃率先开口:“陛下。”“微臣觉得,此事未必是一件坏事。”“商人家的孩子,读书人更多,也能更好为大京选拔人才。”“只是……”严世蕃犹豫后道。“毕竟历朝历代都有过商人误国之事。”“这件事情,还需谨慎。”“最好有更合适的推行之法。”首辅开口,顿时让朱清大学士看到希望。终于有人给出一些反对意见。宣德帝颔首,目光扫向赵如风。赵如风也道:“陛下。”“严首辅所言不无道理。”“不过臣觉得,有商部的存在。”“只要未来商部监管好商人,就不会出现官商勾结一事。”“所以,微臣是赞成***所言。”“而且微臣今日也有事要启奏。”“可否容臣先说。”宣德帝微笑问:“赵爱卿开口必有大事,你说说你有什么事。”赵如风取出袖口折子道:“陛下,臣提倡征收商税。”此言一出。众多大臣交头接耳。同时很多人觉得不对劲儿。今天太奇怪了。怎么两个话题,全都是针对商人的。杨国公突然道:“陛下,赵侍中所言过于荒谬,商税一说,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况且,此法令一旦颁布,天下商人,也不会答应。”“若强制执行,恐生民怨。”赵如风淡淡道:“杨国公。”“商人既然为我大京百姓,理应缴税。”“况且,这些税收,也能缓解朝廷压力。”“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商人所缴税收,其中部分用于大京皇朝建设,部分也可增强边关防线。”“等到朝廷在面对灾情之时,国库充盈,也能有更多应对之法。”说完杨国公对宣德帝道。“陛下,如果是担心商人反对,微臣倒有一法。”“刚刚,***提出商人子嗣可参与科举。”“既然如此。”“以后缴纳商税的商人子嗣可参与科举。”“不缴纳商税的商人子嗣不可参与科举。”“想必,天下商人,很愿意自家后辈参加科举。”“如此一来,既能彰显吾皇宽厚。”“征收商税也可缓解朝廷国库空虚的压力。”杨国公不再多言。他就觉得***突然对商人太好了。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了。不过,商税能让家里更多子嗣参加科举,壮大世家,倒也值得。严世蕃此刻道:“陛下,既然此法利国利民,赵侍中又有提防商人乱国之法,臣也赞同***所言。”朱清气得不轻啊。他怎么能让低贱商贾如愿。当时他就想联合翰林院官员发力。谁想到。武将里面,翼国公居然开口了。“陛下,臣赞同***和赵侍中提议。”“此次商人的确为北方边疆将士做出贡献,此为事实。”“也如张尚书所言,大京皇朝至今没有商人误国一事发生。”“这足以说明,大京皇朝远超过历朝历代。”“且又有赵侍中防治之法。”“臣觉得,此法可行。”翼国公一开口,郑国公不开口就显得自己很呆。他都能没听懂呢。
怎么自己多年兄弟就跟着一起同意了呢。于是郑国公抿着嘴小声问翼国公:“你什么意思。”翼国公也抿着嘴小声道:“跟着同意。”郑国公当即开口,也表示自己赞同。如此一来,整个武将集团都跟着同意。众多世家官员心里鄙夷。武将还不是听说商税部分用于边关,才同意呢。这和他们世家逐利,有什么不同。但他们知道。此事稳了。至少文武百官九成都赞同商人参加科举,那仅靠着朱清的翰林院,可改变不了什么。朱清心里那个气啊。他无比鄙夷翼国公和郑国公的逐利行为。但他无可奈何。旋即宣德帝问:“杨爱卿可还有什么要说的。”杨国公也道:“陛下,赵侍中既已有万全之策,臣无话可说。”其余世家大臣也都开口赞同。这可是对他们世家有利的好事,就算多出商税,也是利大于弊,根本不会有人反对。宣德帝颔首宣布:“商人参与科举、商税一事,此事便交由赵爱卿主办,杨爱卿协办。”所有大臣开口:“陛下圣明。”赵如风和杨国公也道:“臣领旨。”等到退朝。此事尘埃落定。离开朝堂的郑国公问翼国公:“你为什么同意,你听懂什么了?”翼国公道:“没听懂。”郑国公一脸怪异问:“你没听懂就同意?”翼国公笑道:“你没发现,只要***和赵侍中联合演戏,那文臣和世家官员绝无好事儿。”“虽然这次看似世家官员占了便宜,但我总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反正我跟着同意就是。”郑国公恍然大悟,笑骂:“你个老匹夫,猴精猴精的。”翼国公冷笑:“那是你笨。”“对了,今天老夫还去你家吃饭。”郑国公当时就急眼了:“老匹夫,你天天去我那吃饭,合适么?”“你要点脸吧,都连续去我家吃四五天了。”翼国公满脸鄙夷道:“你还好意思说。”“你那孙儿,跟着秦男爵混上酒坊分红,那名酒天天给你往家带,你都多到喝不完了。”“咋着,我去喝你几坛酒,你还不愿意了!”“我可告诉你昂,你今天要不让我去,我就赖在你家门口不走。”“好几百两一壶的酒,现在除了你和赵侍中家能天天喝,你就问京师,谁敢这么造。”“而且你家还有酒坊的分红。”“那酒坊我都听说了,你孙儿就给二百两,往后每一年下来,起码两三万两银子的分红。”“你倒好,得了便宜还卖乖。”“信不信我找秦男爵煽风点火,给你家投资退回去。”郑国公当时就不说话了,旋即讪讪一笑:“走,老哥哥,去家吃饭。”“英雄血管够,别跟我客气。”另一边,严世蕃也一样。严世蕃最近爱上名酒白溪,也去赵如风家蹭好几天饭了。但今天赵如风没去,反而随陛下一起去***府。正在赵如风得意拒绝严世蕃时候。严世蕃也厚着脸皮跟上,笑道:“无所谓,去***府也能喝到,到时候让秦男爵再给我带点走。”很快。几人来到***府。“老师。”秦浩看到宣德帝,赶紧行礼。然后又对赵如风和严世蕃道:“见过赵侍中,见过严首辅。”两人抚须一笑:“秦男爵客气了。”然后就听赵如风道:“秦男爵,此次来,你也该告诉老夫为何商恩令能削弱世家了吧?”“明明除了商税之外,此事对世家的商人,百利而无一害。”“就连代表杨家的杨国公,都大力赞同。”“想必他也没看出来秦男爵的用意。”秦浩听闻杨国公都没看出来,嘴角挂上微笑。也不知道这件事情传开后,其余三家京师话事人会不会看出端倪。此刻。张家。张志和气得摔碎茶碗。他很想大骂杨国公蠢。但心里又骂秦浩狡猾。众人不解。张志和强行平复心情道:“我们都上当了,小儿误我世家,小儿误我世家啊!”杨国公皱眉问:“张家的,商恩令到底有何不妥?”“就是,你说啊。”韦家韦正开口问。薛家薛启仁也着急道:“别卖关子了。”张志和深深喘了几口粗气,气急开口:“何止是不妥,此事若是处理不当,我们世家根基都要毁于一旦!”“别的不说,我就问,我们四大门阀世家之所以能在官场无往不利是因为什么?”韦正道:“因为我们势力庞大?”“错!”张志和脸都气红了,厉声道:“是因为我们世家官员后面有着家族根基,有着家族九成商人为我们拼搏出无数产业,供给我们,才让我们无往不利。”“而这些商人,因为家里没有官员,需要我们庇护,自然愿意给我们银两。”“可若是这些家族分支家里也有人当官了呢?”“他们有了自己的庇护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