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时空穿越>重生2014:一个人的豪门> 第一百五十九章 轿子人人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九章 轿子人人抬(1 / 1)

左思兰教授实在难以相信。这样一篇影响力巨大、甚至可能引发无数国家经济制度变革的论文。竟出自两个年仅十八岁的小毛孩之手。特别是姜振宇,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当年,左思兰教授为撰写一篇关于世界经济的论文,实地走访了十几个极具代表性的国家。在一些国家还长住了一段时间,耗费将近一年时间才将论文整理发表。而孟川和姜振宇两个小屁孩,仅仅用了两天,泡在图书馆里就完成了。虽说还有查缺补漏之处,可这已然足够不可思议。因此左思兰教授还是想考校一下孟川和姜振宇。恰好她想到了海地共和国这个反面案例。听到左思兰教授的提问,姜振宇瞬间抓瞎。这篇论文大部分都是孟川的功劳。他只是依据孟川提出的论点,找出了十几处有力的证明文献或数据。而论文引用的文献和数据多达上百处,他的出力不过十分之一,甚至都没有。关于海地为何经济没有因所谓的包容而繁荣的问题,姜振宇还真回答不上来。只能满脸求助地看向孟川。“关于国家兴衰的根源问题,除了制度,没有其他原因。”孟川组织了一下语言,先是重申自己的观点。随后条理清晰地解释道:“至于海地这个国家,采取相同经济制度却没实现经济腾飞,关键在于制度的普适性。”“同样的制度,或许会受本国文化因素影响。”“或者因经济基础不同。”“甚至像姜振宇同学之前提出的,受国际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不同结果。”“所以,制度不能照搬照抄,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融合本国文化和政治结构,充分考虑本国经济基础。”“抄作业,永远成不了第一名。这一点,我们国家就给全世界树立了最好的榜样。”“所以,归根究底,还是制度。一个适合本国的经济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孟川的回答堪称完美,也佐证了孟川的论点。左思兰院长以及在座的所有教授,听了孟川的阐述眼睛都瞬间亮了起来。因为这一刻的孟川,侃侃而谈。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金子,耀眼而夺目。“呼!孟川,沪旦大学有你,是沪旦大学的荣幸啊!”良久之后,左思兰教授重重地呼出一口气,满脸激动,声音都微微颤抖:“你知道你们这篇论文的含金量有多大吗?”姜振宇不出意外地茫然摇头,他还真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孟川心里清楚,可不能说,只能配合着摇摇头。“你们的这篇论文一旦发表,在国际上必定引起轰动。”左思兰教授站起身,语气激昂:“首先在制度上,为各国经济制度改革提供思路和方向。”“不仅能指导国内经济制度的建设,还能助力全球经济的治理。”“这是一篇伟大的论文!”最后一句话,左思兰教授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这篇论文,甚至能让沪旦大学的知名度都再度提升一个等级。因此左思兰教授如何能不激动?其实国家和人一样,最怕做选择。因为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害怕走错浪费时间和精力。一个国家变革关乎亿万民生,一个错误的改革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而孟川的这篇论文,为改革指明了一条正确道路。一盏灯,或许平常不起眼。可一旦放在大海上,就成了灯塔。能为来往船只指引方向。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无上功德。
“这……这么牛掰的吗?”姜振宇听了左思兰教授的话,眼睛瞪得滚圆,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这是抱上了大腿,要起飞了啊!”他兴奋得满脸通红,手舞足蹈,差点没跳起来。“你们创造了奇迹,这篇论文价值不可估量,我愿意不署名,帮你们把它翻译成英文,发表在国际顶尖的政治学期刊上。”左思兰教授一脸严肃。这等级别的论文,哪怕只是一个署名,都能名留青史。以后各国要进行经济改革时,都会捧着孟川的这篇论文来拜读。能在上面署名,是莫大的荣耀。但左思兰教授确实没参与论文的提议和论证过程。她不好意思署名。何况她是教授,怎能和学生抢功劳?“不,院长,我的英文确实不行,还需要你多费心。”孟川急忙说道:“而且这篇论文我们俩只是闭门造车,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比如海地的案例就没调查清楚、考虑周到。”“所以,还得有劳左思兰教授帮我们查缺补漏,这个署名您当仁不让。”花花轿子人人抬嘛!一个署名而已。做个顺水人情,既能表达对教授的尊重,也有利于论文后续的完善和发表。“这……”左思兰教授脸上闪过一丝激动和满意,可又有些不好意思。孟川说的确实是事实,她确实要花精力帮孟川修缮论文。署名也说得过去。何况要发表在国际期刊上,没有她的出力和斡旋,孟川根本找不到门路。在场其他教授看向孟川的眼神再度变得火热起来。这小子,不仅天才有余,情商更高。他们都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这可是一份泼天的富贵啊,谁能不羡慕?其中魏明军的羡慕最为明显。他已经是副教授了,想要百尺竿头还不知道要多少年。要是能在上面署名,扶正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可惜……魏明军遗憾地暗自摇头。“左思兰教授,我觉得魏明军教授也应该署名。”孟川再度开口。声音不大,但对魏明军来说却不亚于天籁之音。“不不不,我……我啥也没做啊,我没有资格署名。”魏明军激动之余,还是表示推辞。受之有愧啊!“不,魏老师,如果不是您布置这个作业,也就不会有这一篇论文的出现。”孟川一脸认真地看着魏明军说道:“其次,在班会上,是您给我们讲解世界经济史的发展,才诱发了我这个思路。”“同时,我的论文是提交给你的,若不是你慧眼识珠,我这篇论文也就蒙尘了。所以,于情于理,您都应该署名。”反正已经做了一个顺水人情了,也不在乎多一个。而且有这两个教授背书,孟川的论文能更能得到重视。而孟川这一番话,可把魏明军感动坏了。生性冷漠的他,第一次感觉眼睛有点想要尿尿的感觉。至于其他教授也纷纷点头,对孟川的大气和感恩赞叹不已。可惜啊!这泼天的富贵,没有他们的份儿。而左思兰教授看着孟川,眼中的赞赏更浓烈了。她当场决定:“孟川,下周举办的政治经济学年会,我推荐你们俩和我一起去参加,而且我希望你能替代我,在年会上主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