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时空穿越>铁血残明> 第五百一十五章 联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五章 联盟(1 / 2)

孙传庭看了良久后才放下远镜,看看几个将官道,“接兵部部咨,以解救百姓为要,探明鞑子营地,挑选人马夜袭,务必多救百姓。”

三个总督总监和祖大寿一直没露面,庞雨猜测他们在后堂开小会,可能也有沈迅参加,必定是不欢而散,所有将官已经汇集在这里,再急的军情也可以先部署再开拔。

从他们的旗号看来,确定是镶黄旗和正白旗各一部,确定是清军左翼的前锋,在他们后方的道路上,能看到络绎不绝的人车队伍,正通过山口前往太平寨方向,清军开始出边了。

堂中顿时一阵骚动,青山口去年九月被清军左翼轻松夺取,清军入边之后,蓟镇又重新占据,恢复了防线完整。现在官军云集蓟州,鞑子竟然在眼皮底下又再次攻克青山口,这些边关重镇按道理是极难攻克的,但在清军面前就跟去个集市一般容易,都夺下关口了大家才知道。

而汇集之后的明军反而更加混乱,两个总督加一个总监,属下光总兵就近十个,副参游更是难以计数,三个方面互不统属,连行军都会争抢道路。

众多的明军并未表现出更高的战斗意愿,也没有协同的能力,数万人就拥挤在三屯营以东,庞雨见到了祖大寿带领的辽镇精锐,他们的骑兵数量和质量都远超其他各镇,因为没有入边奔波,人马都膘肥体壮,但他们的攻击欲望很低,跟在勤王军后面行动,连哨马交战都很少。

“鞑子势大,皇上给兵部的意思,要再斩三五千级,庞将军已有战功,就未必要再去冒险了,打鞑子打流寇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留此有用之身才能造福天下,将军也要为大义弃小节。”

清军的行动远不如之前迅速,他们在迁安逗留良久,没有攻击任何城池,拖延了十天才出边。

“孙都堂转来塘报,沿边各关口出现数股东虏,各在数百至千人不等。”

庞雨点头表示赞同,根据他看得备查信息,钱谦益和周延儒之间原本是政敌。

入边的清军总数大约五万左右,掳掠人口牲畜几十万,车架已万计,从迁安往北数十里,全是清军的营地。

孙传庭接过庞雨的远镜观察,这个山口行动方向不多,清军在对岸扎下坚固营盘,截断了明军进攻方向,并部署有众多兵力,掩护身后的大道。

钱谦益就代表朝中根深蒂固的东林派,他们在朝廷和地方官场都有广泛和庞大的人脉。

但现在又经过了宿松战役和勤王之战,庞雨不仅仅是名望,更证明了超过一般军头的实力,尤其是他能正面击败清军,这是多年来未曾出现的官军,以吴昌时所见,庞雨在这个大堂中颇受拥戴,似乎不能再把他放在以前的地位。

按吴昌时所说,钱谦益目前是没有反对,但并未最后表态。在去年的大案中,钱谦益能全身而退,冯铨起了不小的作用,钱谦益在过程中实际体会到了阉党的能量,他愿意跟张溥和周延儒谈,就是要确定自己的利益。

“边外的鞑子接应来了。”庞雨把塘报还给涂典吏,对面的清军虽然灰头土脸,但整体的协同仍远在明军之上,人数越多优势越大,现在口外的接应也是虚虚实实,让明军无法判断到底从哪个口出边,能有效分散明军兵力,现在孙传庭必定十分为难。

三月初三,三屯营以东六十里,庞雨站在河岸上,举着远镜观望对岸的清军。

他想想之后道,“庞将军明鉴,虞山先生没有反对,也没有说赞同,此事冯老先生可以居中调和,集之(阮大铖)正在安排三位见面,几位先生满腹经纶,必定不会为了小节而误了大义。”

这个超级庞大的队列,需要进入山区从各个关口出边,这个过程中,眼前的这个山口极度重要,两条河道在这里交汇,有多个浅滩可以涉渡。

最先到达山口的是曹变蛟和杨国柱,庞雨今日才跟着孙传庭赶到,一起到达的还有王朴和李重镇。

周延儒和温体仁对这个强劲对手颇为忌惮,立刻对他进行阻击,翻出了科举舞弊案来,一番穷追猛打之后,钱谦益的政治前途就此断绝,只能回到南京当民间文首。

勤王军的将官围聚在一起,不停往这边看来,大概等着庞雨商议。

所以对钱谦益来说,周延儒其实是断绝了他政治前途的对手,冯铨也是东林一力打倒的阉党,表面上都是仇敌。但作为政客而言,敌友都是随着形势变化的,周延儒是他们目前能找到最合适的人选,钱谦益也未必不能接受。

周延儒是宜兴人,曾任内阁首辅,与冯铨是儿女亲家,同时又是张溥的座师,复社和阉党两个方面都可以接受。

当下对吴昌时拱手道,“必定如先生所愿。”

跟他们比起来,庞雨并不能代表某个派系,实力也仅限于安庆营,吴昌时找到他参与这个联盟,因为庞雨小有名气,是复社能找到的最适合的军头,作为这个联盟中的打手存在,以辅佐其他几位大人的边才,实际地位与其他几方无法相比。

“吴某是想去的,只是同来的科道怕是不会去了,吴某不能特立独行。”吴昌时停顿一下道,“将军是钱老先生的学生,鞑子出边之后,庞将军回信地之前先与冯老先生见一面,正好有些要紧口信带回,将军回到南边,与跟三位先生都见一面,国家糜烂如此,各位先生不可养望林下,周老先生能早些复起,天下之福也。”

崇祯初的时候,钱谦益准备入阁,当时的钱谦益风华正茂,得到了东林的大力扶持,一旦入阁之后极有可能成为首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