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时空穿越>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第667章 闽江以南不为孙氏所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7章 闽江以南不为孙氏所有(2 / 2)

如果吏部是全国人事部的话,州治中从事便相当于州级官府里的人事部,郡功曹则是郡级官府的人事部。

这显然是州刺史之下,一州之中最为重要的官职了。

第三名的探花法邈,已经做了度支司的郎官,位同户部侍郎,掌管一部分的财政大权,也是位高权重。

随着纷纷议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咽了口唾沫,无不感慨于这就是科举一甲出身的含金量啊。

另外,也有人注意到,此次科举武举的上榜者来自五湖四海,可谓是有能者举之。

而文举则就颇具地域性质了,其中最强大的三股势力几乎分庭抗礼,即益州派和荆州派士人,和中原士人。

而关陇士人、江东士人则是在后面平分秋色的局势。

因此,可以将此次文举的士人分为五大集团,并且构成了上三团和下两团的局面。

至于河北地区,则是只有司马昭等寥寥数人登榜,不足以称之为集团。

这方面也反映了朝廷对河北、江东不同程度的渗透,以及当地政权的统治力是否强大。

冀州作为曹魏的基本盘,还是比较稳固的,而江东的孙吴政权则就对本土势力没有太大的约束力了。

想要投靠汉朝廷的势力如果在河北,还得考虑考虑曹魏政权的打击报复。

在江东的那些人,则就很少在意孙权的意见看法了。

尤其是庐陵大户李桓和路合,会稽东冶豪强随春,南海(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