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配备了一支一千两百人的队伍,专门负责维护都江堰。
通过制度性设计,为后世树立样板,将都江堰维护工作保持长远。
因此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基本上不会有蝗灾和旱灾风险。
粮食丰收百姓便能安居乐业,此地便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现阶段并不用担心谷贱伤农的问题,因为这个时代粮食是远远不够吃的。
将来真要是到了物产丰盈,丰衣足食的时候,朝廷也可以采用‘籴粜法’(fa,三声)来稳定粮价。
此外,在汉中也在全力进行生产建设。
先前,邓艾在总领汉中屯田事宜的时候,曾经亲自考察制作了一份山川流水舆图。
并建议朝廷修筑水渠、河堰水利工程七十二处。
若是建成,便能够灌溉汉中良田二十余万亩。
使之没有蝗灾还能增产增收,让汉中沃土充分发挥它的生产能力。
只可惜,当时朝廷要集中力量北伐,无法在汉中大兴土木,因此这份奏疏被搁置了。
而北伐结束之后,邓艾的这份奏疏被诸葛亮看到,并且当即引起他的十二分重视。
诸葛亮检验并完善了“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案。
当丞相在朝堂提出这件事后,立刻引起激烈讨论。
不少人表态支持诸葛(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