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女性小说>隆万盛世> 第922章 1011南洋必须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2章 1011南洋必须去(1 / 2)

第922章1011南洋必须去

“末将参见魏阁老。”

天津卫城总镇官署后堂,魏广德坐在太师椅上,看着进来的俞大猷。

天津老城的建立始于1404年,朱棣赐名“天津”,背后寓意其实是“天子渡口”,这个名字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标识,更是对这片土地的赐予了深刻的寓意。

在这一时期,明军在直沽寨设卫筑城,天津卫城督修官张思恭和主修官陈瑄开始了城市的初建工程。

天津卫的建立并非仅仅是一座城市的诞生,更是一个军事建制的形成。

明成祖朱棣命令设立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为“三卫”,这是明朝的军事组织,由指挥使统领,直属于后军都督府。

不过确定也很明显,蜈蚣船适合近海而不适宜远洋,绝对不是欧洲海军主流的那种大帆船。

俞大猷当即起身,走到大堂门口,从一个亲卫手里接过几卷入册又回到魏广德面前。

魏广德起身,走到一处还算宽敞的茶几前说道:“放这里。”

俞大猷带着图册过去,将一卷图册打开,摊在茶几上。

其实这也不是兵部谭纶欺骗他,谭纶也不会知道山东都司水师详情,不过是卫所到都司再到京城,一层层的欺骗而已。

俞大猷一听就知道,和他想的一样,应该是魏广德开始考虑他的接班人问题。

俞大猷欲言又止,似乎不知道该不该说。

魏广德看着图册又问道。

“不过什么?”

这种船最大的优势其实还是较大的载运量,可以满足远洋需要。”

于是,魏广德顺理成章就来到这里,算是“代天巡狩”。

魏广德微微点头,随即又朝外面一招手,邓子龙从堂外走进来,先是冲魏广德行礼,随即又对俞大猷行礼。

“这就是你说的,夷人的蜈蚣船?”

“可是.”

“末将已经带来了。”

等俞大猷又展示两卷海船图册后,终于,魏广德看到了他想要看到的,印象中的那种大帆船。

与此同时,工部在此进行城池的建设和水利的改善。

俞大猷这么看好该船,但是这转折就有点突兀了。

武将,在朝中没有关系,就算再有战场手段也是白搭。

魏广德忽然问道。

当初他第一次见到俞大猷时,还是四十多的精壮汉子,之后经历嘉靖年祸事时,俞大猷也是中年人。

“那行,你就带着他习练水战,带带水师。”

魏广德抬头看着他,说道。

“广西.”

“这种船只有两层甲板?”

俞大猷点点头,说道:“也好,正好这次运载蓟镇军马去盖州,其实也算军令,他可以尝试下指挥,特别是大队人马在盖州下船时的组织。”

俞大猷介绍道,“不过.”

俞大猷借着见到魏广德的机会,把此次他看到登莱水师的情况和与徐乔安交谈所了解的情况一一详细告诉了魏广德。

毕竟,做为现今大明官职最高的武将,率部抵达天津理应进京觐见万历皇帝才是。

魏广德迟疑着问道。

魏广德当即指着图册上海船问道。

“如此说来,山东卫所的战船状态,其实很差?”

过去没条件,可就是年轻气盛不懂事,喜欢处处顶撞上司。

俞大猷倒抽一口冷气,一时间并没有回答。

又不是地中海的古罗马帝国水师,好像木浆船更多还是在那里活跃。

俞大猷答道。

“还有个消息,是一个跟随夷人常年在还是活跃的汉人说的。”

“夷人交通主要靠这种船。”

魏广德当即就说大。

还是先让他们操练出来,再给他们配置好些的战船。

所谓蜈蚣船,是一种大船,船两侧有成排的木浆,因木桨大且多,配合风帆,可实现快速移动,但注意,蜈蚣船的主动力是木桨!因状似蜈蚣,所以称为“蜈蚣船”。

听到魏广德的话,俞大猷没有感慨,也没其他想法,只是大声答道:“末将还能为朝廷征战十年。”

因为,身边之官员都清楚,他俞大猷背后的大人物在内阁,话语权颇重的次辅。

于是,邓子龙的去处,就这么定下来,他要跟随俞大猷学习水师战法。

魏广德迟疑着问道。

俞大猷这时候又开口道。

俞大猷不傻,邓子龙是江西人,这次又出现在魏广德身边,显然是走老乡的关系,投到魏广德门下,寻求庇护。

魏广德惊讶问道。

就先前俞大猷所说,登莱水师的训练状况,短期内魏广德就不怎么指望这支人马了。

魏广德脑海中的印象,也一直停留在这个时候。

“武装商船?装货?”

“还有夷人其他海船图册吗?拿出来,我在看看。”

船首安装有多门火炮,侧舷也可配置火炮多门,实为海战利器。

俞大猷迟疑着说道。

俞大猷把自己的身体状况可以说完全说了出来,他现在身体还行,十年内不需担忧。

“那为什么夷人可以造?”

邓子龙,应该就是他们找到的人。

俞大猷说道,“战力确实很强。”

俞大猷知道,魏广德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虚头巴脑的东西,于是闭嘴,直接坐了下去。

魏广德诧异道。

指着下首第一张椅子,魏广德轻声说道:“坐。”

想想认识魏广德之前,若不是意外认识了陆炳,入了他之眼,他或许早就死在京城。

魏广德当即说道。

“战阵?那意思应该调北方?”

年轻时候的俞大猷不明白,或者故意装作不明白,可到了现在,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如何能不明白。

每卫士兵达到5600人,三卫总计16800人,旨在拱卫京师并维持地方安全。

前些日子,船队靠近天津时被右卫巡海哨船发现,随即上报卫所,又急忙报告了兵部,才有魏广德今日出现在这里。

魏广德知道兵部尿性,但以为最少也应该有百条战船才对,哪知道竟然只有几十只,最大的也只是中号福船。

“这种是什么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