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女性小说>隆万盛世> 第916章 1005水师抵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6章 1005水师抵达(1 / 2)

为何明朝会用边墙和长城称呼后世人眼中的“万里长城”,其实是因为此时的所谓“明长城”和后世人眼中是完全截然不同的形象。

后世人看到的长城是经过包砖的城墙,而此时大部分长城却是夯土,外面并未包砖,只有蓟镇等少数长城段这样建造,其实就是一段土墙。

虽然是土墙,可也不是一般的土,都是按照城墙的制造工艺制造的夯土。

夯土其实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先堆砌大量泥土,然后用石碾或者石杵进行反复捶打夯实,而是有专门的模具,把泥土捶打成紧密粘牢的泥砖。

夯土用的材料,一般是就地取材,当地有黄土就选择黄土,若是红土也可以选择红土,因地制宜。

取土后还会添加一些如粗砂、石灰块、粘土这样的东西,倒入泥砖模中制成泥砖。

这样的泥砖,内部非常紧凑,即便是水泡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会渗透,也只有岁月才会成为破坏他们的利器,在日晒雨淋风吹经过若干年后才会逐渐老化。

要是倭寇有这么多战船,怕是早就把浙江抢光了。

他和俞大猷现在都在内阁次辅魏广德羽翼之下,自然算是同党,也没什么好防备的。

所以,主意只能在淮安想办法。

明朝的长城,大多就是这样一点点建造起来的,可以说非常耗时耗力。

“去召集人马集结,等确认是南洋水师再解除警报。”

毕竟,一座城郭可不是只用很短的时间,那都是千百年形成的交通要冲,自然需要更加严密的防守。

大明建国之初国力强大,拥有大量能征善战的将领和军士,自然不需要长城保护自己。

千户回身对一个百户吩咐道。

“这船,是不是.也.还多了点。”

这么多的船,不得带着几千上万的人马。

他是知道蓟镇戚继光组建的兵马,大量装备了战车、火炮这些重家伙,没亲眼看到戚继光编练的蓟镇军,他也没把握能不能装完这么多人马和装备。

这样的制作,可以让城墙屹立数百年而不倒,如果没有外力破坏的情况下。

“是啊,刚才也把我吓坏了,这么多船,我的乖乖,怪不得现在都少有听到倭寇的消息了。”

毕竟就是在去年,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不过越是这样,他反而越觉得这些战船应该就是南方那支水师的战船。

小船很快就划到岸边,自有水师的人带着关防上岸与此地明军报备行程。

只要烽火传出,周边镇堡的明军完全是可以抵抗的。

俞大猷心中一阵默算后,还是开口问道。

想到这里,魏广德把这份奏疏放到一边,他不打算马上批复,即便这是给马芳送银子的奏疏。

嘉靖年间,倭寇就多次出没淮安府,只不过借着淮安城郭高大,所以倭寇只能肆掠乡野,倒是不敢对拥有高大城墙的府城打主意。

俞大猷和王宗沐见礼,俩人虽然第一次见面,可王宗沐胸前那孔雀补子却是清晰的表明了他的身份。

敌台这些墩子,地方上就可以拨款修建,哪里需要朝廷拨付。

此段河道原本是淮河入海口,在弘治年间黄河夺淮入海后,这里就被黄河侵夺,成为黄河的入海口。

河口处,数门火炮已经严阵以待瞄准了前方的船队,虽然不会造成太大伤害。

魏广德继续处理其他奏疏,而此时淮安靠海的码头上,远望大海,海平线上出现片片白帆,很快就连成一片。

吃喝拉撒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否则别在船上整出什么大事儿来,就麻烦了。

石码头后来又被叫做御码头,因为明清时期皇帝顺运河南下巡视,龙船就会停靠在此因而得名。

身边一个百户凑过来,献媚着说道,“先前看到这么多船可把小的吓坏了,还是大人英明,直接叫停了敲锣,嘿嘿”

这些年,淮安府,或者说福建以北沿海府县,已经多年不曾出现倭寇。

他吃不准的就是人马和装备,到底能不能一次性运走。

在淮安府,有资格穿孔雀补子的,也就只有这一位了。

千户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

王宗沐轻轻摇头。

军队是活的,可以四处机动,哪里有危险就可以调派到那里。

而在岸边码头上,已经有明军官兵开始列阵。

俞大猷看了眼周围,见无人在侧,不免小声出言打听道。

“大人,应该是咱们的船,否则绝不会这么大摇大摆就要靠岸。

既然是险要地段,自然是道路不畅,这样的地方一般不适合大兵团机动,来的不过就是少量敌军。

这里,可有大量漕运的漕船。

听到南洋水师到了,王宗沐当即起身,带着京城随着公文一起递来的,兵部给俞大猷的文书就往淮安码头去。

虽然没亲眼见过,可这千户也听说过,当初打倭寇汪直就是有好几万人马。

“走,下去看看,是不是南洋水师的船队。”

跟在千户身后的都是他亲近之人,听到他们这么吹捧,那千户只是笑了笑,一脸风轻云淡的样子。

这也造成沿河富户大多在当时急匆匆搬家进了淮安府,躲避倭寇侵扰。

王宗沐把他的打算说了出来,“就是不知道将军的船队,能否装载蓟镇那万人兵马?”

俞大猷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快速打开兵部文书快速看完。

就在南洋水师船队抵达淮安的时候,消息也终于送到漕运总督衙门。

海边卫所的军卒发现异常,立即敲响警报的锣声。

那时候的大明,不对外主动出兵就已经侥天之幸了。

所以入海口处设有守御千户所,监视附近海面,发现有不明船队自然要截停检查。

“漕船若满载可装多少漕粮?”

去年不过二十来条船,可进入出现在他眼前的战船,怕不下百艘之多,而且都是不小的大福船。

说到底,长城作用不大,除了烽火台还有用外,是真的没什么用处。

亦或者出山海关走广宁进入辽西草原,也是可以的。”

至于天津到盖州,其实也是在渤海内行驶,安全性还是有的。

应该就是漕运衙门说的,运送漕粮北上的水师了。”

记得上月好像广东沿海就发现过小股倭寇出没,还曾攻击过朝廷设在沿海的卫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