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女性小说>隆万盛世> 第545章 544议处督总标下亲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5章 544议处督总标下亲兵(2 / 2)

当时这事儿,魏广德也有参与游说,不过边镇毕竟特殊,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影响太大,朝廷有时候也不得不有所顾忌。

魏广德看杨博的样子,猜测他的想法,于是继续说道:“我当初也曾参与过战事,深知全军上下,众志成城的道理。

而宣府方面举荐的,就是董一奎这个人。

最后,董一奎没能正式提副总兵,只不过实际行使副总兵的权利,分守一路。

“嗯。”

“董一奎?”

让黄光升上奏,就说杨选不愿意招供,又因此事机密,事关国体,不如交给锦衣卫查办。

杨博低声念叨一句,点点头,随即又迈步向前走,边走边说道:“他这次副总兵应该是稳了,不会再有阻力。”

杨博看了眼魏广德,没好气的说道:“说吧,这次你又想举荐谁?王爷知道吗?”

对这样的消息,满朝皆知其实就是锦衣卫按照皇帝的意思,编造出来的所谓罪证,可无人会为一个将死之人说半句话。

杨博开口说道。

魏广德和黄光升也算有两面之缘,作为俞大猷的泉州老乡,当初在为俞大猷转圜过程中也是出了大力,否则兵部还真不好给他升迁。

第三日的时候,蓟辽总督杨选也被从平谷押回京城,直接关入刑部大牢审问。

不过,此时魏广德关注的焦点却不在人事任免上,而是盯着抄录的兵部尚书杨博所奏“标兵”的奏疏。

在魏广德看来,这就是嘉靖四十二年最大的笑话。

杨博接过徐阶递来条陈快速看过,也是笑道:“这法子好,优先从国子监监生中选拔楷书好者参与。

“送到后就离开了京城,直奔昌平去了。”

“你知道了?”

从第二日起,上了嘉靖皇帝小本本的官员,陆陆续续被刑部锁拿回京。

守备不设之罪,可不是小罪,这可是按律论斩的重罪。

杨博以为魏广德找他是为了落实宣府副总兵的事儿,其实一年前董一奎就有机会提副总兵,不过当时有西北将门的人看上那个职位,可惜遭到宣府马芳的激烈反对。

“搬回库房里吧,整理成册,到时候老爷有用。”

“听张叔大提过了。”

标兵归属督抚等官直辖,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营将一人统领作战,中军或坐营官一员传达军令。

当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监生大多年轻,可不比七老八十的民间儒士,他们虽然威望很高,可抄书真的太费精力,他们完全适应不来。

闻言,杨博再次停下脚步,魏广德也被整的一晃,险些撞到杨博身上。

徐绅、冯诏守备不设之罪按律论斩,卢镒等人贬戍边关,杨选以勾接贼寇和守备不设之罪斩首,枭首边关示众,妻子流放二千里以为人臣不忠者戒。

抄录大典,看似只是抄书,实则是朝廷宣扬对文化教育重视的一种手段,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处理。

魏广德笑笑答道。

“这条陈应该没有问题,一会儿我就票拟送入宫中,争取明日就交到礼部。”

这其实也是嘉靖皇帝恼怒杨选欺君罔上,死都要杨选以极不光彩的罪名被处决。

嘉靖皇帝对此事的关注并没有因为时间消退,实际上他依旧关注此事。

董一奎这个人,裕王是知道的,只不过这次董一奎想要山西镇总兵的事儿,魏广德还没来得及找机会说。

魏广德也不想因为刑部拖延,耽误宣大将领封赏之事,于是干脆上门拜访黄光升,给他出了个主意。

杨博在卖裕王好,既然裕王有意提拔董一奎,难保不会还有其他人。

接着,两人又继续往宫门方向走去,路上杨博又告诉魏广德,这次陛下对蓟镇相当不满意,会对边镇文武官员进行一次大调整。

徐阶看完条陈,感觉没什么问题。

不两日,朝中就传出消息,掌锦衣卫事都督朱希孝曰访查出奸逆就是杨选,杨选差人打探贼寇踪迹被杀,却利用通汉父子先后被扣押之时勾接贼寇入境,交通竟是在交换人质的时候进行。

见魏广德明白他的意思,杨博就只是点点头,没再继续说话。

“人都走了吗?”

当初我就说,应该以翰林和国子监为主,民间儒士只需要挑选几名参与抄录即可,也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病亡,影响大事。”

大明朝封疆大吏会勾接草原上一个部族首领,什么也没有得到,而最后自己掉脑袋。

要说《永乐大典》成书的时候,肯定要经过多道筛选,需要许多审核官,那才是比较复杂一些。

可若是胜利了,部下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久必失人心,则离败亡不远亦。”

两人两三句寒暄后,魏广德就问起这次战事封赏之事。

三车东西送到自己这里,魏广德可不相信别人看不见。

这个故事,其实一点都不吸引人,因为完全解释不通杨选勾接虏寇,自己能获得什么好处。

杨博倒不讨厌魏广德跑他这里来举荐将领,实际上他举荐的人,总体来说都还算不错的,也不是歪瓜裂枣胡乱举荐。

“好了,你别绕弯子。”

魏广德点点头。

第二天,首先被捉回京城的就是顺天巡抚徐绅和在通州的兵备道副使卢镒。

单独和杨博走在一起,自然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按照蓟镇大牢了狱卒供认,通汉父子入狱后就打探大明各种消息,然后交换之时带走,他们想要上告却遭到总督杨选的欺压。

马芳宣府军和姜应熊率领的大同军会和后,就按照旨意取道怀柔、昌平过居庸关返回宣府,江东则是走顺义前往京城。

标兵,其实就是总兵官直属的正兵营,只不过这样的建制只有各镇总兵官手下有,而总督、巡抚等高官就没有这样的亲卫,而只能招募家丁。

按照杨博的意思,九边重镇总督、巡抚于各区见兵内挑选或于各处家丁内召募,各设一枝各足三千人,有警听总兵官统一调度,相机剿杀。

这是什么意思?

针对马芳的发难吗?

魏广德关注的不是增加标兵这个编制,实际上马芳那支上万人的正兵营就是杨博奏疏中的标兵,这是嫌马芳手下兵马太多,没有分给江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