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531火光
杨选从山海关出发,紧赶慢赶,在孙膑率军进驻三河县不到三天,杨选人就到了。
这三天时间,杨选可是遭了罪了。
以往他出行都是坐轿的,即便是率军往山海关去,他也只是偶尔在轿子里闷了才会出来骑骑马。
可这次赶回来就是抢时间,所以是一路骑马,小跑着往会赶。
屁股颠痛了不说,大腿内侧也都磨破了,只能叉着脚走路,浑身跟散架似的。
不过进了三河县后,看道迎接人群中有孙膑的存在,他就有些急了。
这两天只忙着赶路,都顾不得询问孙膑到了哪里,是否已经进入通州。
现在在三河看到人,他就知道,孙膑肯定是没往前行了。
杨选心中微微不满,不过嘴上并没有说什么。
进入县衙大堂坐下后,开口就问道:“孙总兵,现在鞑子是个什么情况?京师和通州是否安全?”
“你率蓟镇大军,明日一早前往通州,由通州北上,攻打敌寇,同时向密云下令,命胡镇率兵出城向南进攻,前往顺义。”
攻打一次北直隶的收获,确实要比攻打其他地区强的多,远超蓟东、宣大等地。
“只要不封闭密云方向的退路,鞑子识相的话,很快就会推出长城。”
有了这支人马,他手上可就有近八千骑兵,虽然还是没有鞑子人多,可周围明军还有不少,特别是密云胡镇那里的人。
“杨总督,请问要如何用兵。”
魏广德自问,他都能看明白的事儿,兵部里那帮大佬不可能看不出来。
“你正好,宣大军正在西面赶来,鞑子应该会和他们遇上,待他们交战之时,我蓟镇三路大军就可以从后路杀入敌阵。”
这样的改动到底是好是坏,其实谁也说不清楚,可是以张居正对嘉靖皇帝的了解,这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至于胡镇、付津等人是否会按照命令行事,孙膑这会儿也管不到了。
“没有优势骑兵,很难实现合围。”
杨选听到孙膑的问话,当即点头道:“当然是随伱一起行动。”
至于顺天巡抚会不会要求蓟镇兵马进攻鞑子,在杨博看来就是个笑话,那些军将在这个时候哪里会听他的。
说道这里,杨选又看向三河参将付津道:“付将军则率本部人马进抵三河边界,务必不能让敌寇踏足三河地界。”
裕王依旧有些不死心的问道。
改三千营为神枢营,其三营司哨掖等名及诸内臣俱裁革,而以大将一员统帅,称总督京营戎政,以文臣一员辅佐,称协理京营戎政,其下设副参等官。
在杨选着急赶路的时候,曾经派出多路信使通知密云、顺义及蓟镇总兵,主动出兵和鞑子交战,希望通过明军进逼战术,让鞑子知难而退,尽快退出长城。
八千骑兵呐,就算打不过鞑子,自身安全还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听孙膑亲口说出来,还是更加安心。
锅,自然是要甩不出去的。
“禀杨大人,鞑子只是向通州和京城方向派出少量哨探,现在大部在顺义及怀柔周边抢掠,前两日也有鞑子进入三河境内。”
鞑子经过的区域,已经被他们洗劫过一遍,也就不怕他们再跑第二趟,损失都已经造成了。
嘉靖皇帝登基后不久,就选择罢团营及两官厅,复三大营旧制,也就是依旧是卫所制。
有了杨选这个回答,孙膑当即也不再担心安全,欣然允命。
“一切行动,都被鞑子算到了,处处被动也不意外。”
“那不可能,若是如此,非抽调九边锐卒不可,这不就是恢复了前朝团营,当今陛下断然不会同意。”
而现在的情况则是,兵部事前并未预料到鞑子会突袭蓟镇,或者有预料,但是并未来得及做过多准备。
“可有破解之法?”
正常情况下,若不是必须,明军应该不会主动开战,据城死守才是他们的战策。
这其实,也是他计算了宣大军和蓟镇军抵达京畿附近的时间后得出的结论。
在杨博的考虑中,由马芳率宣大军由北向南,而蓟镇大军则由南向北,从而实现对这股鞑子骑兵的南北合围。
现在,看到孙膑在回答自己问题时吞吞吐吐,杨选自然非常不高兴。
那就是能不能再等几日,等宣府大军赶到后,集合宣府和蓟镇的军力,尽可能全歼这股鞑子。
这个时候要抽调边军入卫,若是将他们散编入三大营,新旧人之争必然爆发,后果着实难料。
魏广德淡淡开口道。
孙膑这时候皱眉说道。
魏广德刚说道这里,就被张居正出言打断。
杨选却是淡淡说道,“现在鞑子正分兵四下抢掠,我军进攻务必雷霆万钧之势予以痛击,让他们无暇他顾。”
鞑子并未攻打密云,而是在抢掠乡野,他也注意到了。
其实这就是变相否定了自景泰年间形成的团练制度,而之后成化年间所谓的十二团营,以及正德朝的东西官厅,其实都是在团练制度基础上演变而来。
不过,他也没有告诉其他人。
另外,正如杨选所说,鞑子眼下是兵力分散,到处抢掠,此时攻打他们,鞑子兵力分散了其实还是很好打的。
杨选语气不善的说道。
“鞑子这次入关,明显兵力不足,孙总兵不会看不出来,他们无力威胁京师安危。
杨选骑在马上,自然也在回忆得到的消息,而且那两天刚好因为赶路,并没有信使堵到他们。
何况现在京营已经有了准备,京师当可无虞,正是各部奋勇杀敌的时候,怎么可以畏敌怯战,这对得起陛下,对得起朝廷吗?”
孙膑一听杨选提到前两天他派人传来的军令,脸色就有些难看了。
凡团营两官厅之兵,悉归五军营,而宝纛令旗等项则仍隶神枢营。
杨选就在三河,付津应该是不敢抗命的,不过远在密云的胡镇就不好说了。
最后,魏广德分析道。
没有新消息传入耳中,杨选在马上就思索已经知道的信息。
虽然话好说,张张嘴就行,可真要下达这样的命令,怕是没几个人会听命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