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526消息进京
八月的辽东,卯时的时候,天光已经大亮,此时也正是值夜士卒最疲倦的时刻。
经过一夜,士卒们早已经饥肠辘辘,昏昏欲睡,而换班的人却还未到来进行替换。
此时城头上燃烧一夜的火把、篝火已经熄灭,还散发着淡淡的青烟,值夜士卒只能强打精神,依在墩台的墙上休息片刻。
这些,都是负责值夜明军士卒的待遇,对于将领和兵头来说,自然是分派好工作,就自己找地方睡觉去了,谁会真的傻傻守一夜的城墙。
“哒哒哒”
一阵凌乱的马蹄声从边墙外传来,让城垛上站岗的士卒一阵紧张,趴在城墙上,努力瞪大眼睛透过垛口向外张望。
那是数十匹战马,不过看样子,马上骑士状态不是很好,许多人此时都趴在马背上。
而他们胯下的战马也没有了神骏,只是维持着一个不快的速度向城墙跑来。
“能看清是什么人吗?”
城墙上,相邻的士卒已经相互之间交谈起来。
可蓟镇又能抽调多少骑兵过去?
两千还是三千?
“杨博大人求稳是对的。”
如果杨选抓住的是俺答汗最看重的儿子辛爱台吉的话,应该可以避免两国大战,可是小规模的冲突也是难以避免的。
当这些战马终于顺着山道跑到城楼下时,马上骑士有气无力的喊声终于传到城墙上守卫明军耳中。
只不过,杨照这次败的太惨了。
“要按那说法,这一战或许鞑子就不会去辽东打,而是直接攻打蓟镇边墙了。”
或许,当时换成其他将领,虽然也会追出关去,但绝不会追出去那么远,鞑子自然就无法设伏,他们也不会因此惨死。
这消息,还是冯保这次从宫里带回来的。
这是内阁今日才交给兵部,转交太仆寺的采购任务。
没人相信蓟镇会抽调五千骑兵充实辽阳,让辽东官军恢复战力。
魏广德老早就说了,杨选手里握着的不过就是草原上众多部落中一个部族族长的儿子,根本不算什么大人物。
裕王府有了子嗣,当然让裕王的地位更加稳固。
只要严防死守边境城池,鞑子就会因为毫无所获而不得不撤兵,如果他们敢轻车简从绕过边境城池深入内陆,那不过是自取死路,那才是谋划如何消灭他们的时候。
“看穿戴有点像。”
显然,之前他给朝廷报功的奏疏,未来一段时间里,很有可能会成为御史攻讦的理由。
今日你看他集合往辽东去,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调头南下攻打蓟镇,实在是防不胜防。
实际上,裕王府安排人潜伏在各大衙门收集消息,东厂早已报给了嘉靖皇帝。
至于杨照的死,真心说还没有多少人关心,左右不过是又有人升上去。
魏广德摇头笑道,“俺答汗不会不懂得避实击虚的道理,仗都想要打赢,自然就得逮着软柿子捏,才能保证胜利,军队士气也会因此高涨。”
其实这一战也说明,年前他收集到的情报是对的,蒙古鞑子的进攻目标,应该是转向辽东,意图攻下辽东。
现在因杨照莽撞坏事儿,张居正自然也是很不好受,担心在裕王心里留下一个识人不明的印象。
而且,蒙古各部族之间本身也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内部一样充满各种矛盾。
因为即便他们进攻那些地方,周边明军也凑不出兵力进行救援。
都不是瞎子,知道什么人可以不在乎,什么不能得罪。
或许,是为了一片草场,又或许,是部族之间历史恩怨,亦或者,仅仅是部族族长之间相互看不顺眼。
只能说,他在宫中的人脉和眼线都还在,更何况是去的裕王府,可没有人走茶凉一说。
杨照那事儿,和他有些责任,不过那都是台面下的。
“好像是自己人。”
明军到了中后期,整体战力下滑严重,虽还不至于完全不敌,可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战法,所以一直显得很是被动。
朝廷要追责,还真查不到他头上。
不过这些,首先得是对方出错。”
所以,即便心里把杨照骂死,可还得承担一些责任。
这些消息,魏广德和张居正自然都已经知道,所以只是接过殷士谵递来的条子看了看。
可等兵部内明军损失详情传出后,朝野震动。
殷士谵翻出手中的文书递给魏广德说道。
魏广德和张居正这几天就经常往裕王府跑,帮着殷士谵迎来送往。
士卒在前面打仗,部落族人就负责驱赶羊群和搬运抢掠的物资,机动性确实比汉人军队强很多。
明长城的修建,虽然看似保护了汉人的安全,让人们可以安居乐业,可是确实影响了朝廷官军,不管是因为有了城墙而不思进取,还是处处设防处处漏洞。
否则,蓟镇大军当初要是进入辽东,就不会有今日一败。”
可辽东地域广大,看似雄厚的兵力,分散驻防以后,自然不可能集合大军。
自从去年晕倒后,嘉靖皇帝身体自己能感受到,所以他才急急在朝中布局安排,也是不想发生什么变故。
他们的军队作战主力以骑兵为主,后勤则是驱赶着羊群的部落族人。
或许能让这个部族改变对大明的态度,可是对于整个蒙古来说,这样的部族太多了。
好在,辽东巡抚王之诰也要分担,否则杨选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终于,好半天都沉默的张居正也说话了,支持魏广德的看法。
对此,他当然无能为力,只能派出亲信家人急急忙忙给内阁徐阶和袁炜送去一份重重的厚礼,希望他们能在朝廷上言官弹劾之时,能帮他说上一句话。
不过,短时间的大喜到小悲,还是让他感觉身体有些吃不消了。
一仗尽丧,即便担忧自己的仕途,可也不敢耽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