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女性小说>隆万盛世> 第519章 518打压徐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9章 518打压徐党(1 / 2)

“台吉,前面不远就是常驻堡,再前面就是黄泥洼了。”

“加快速度过去,看看那里城墙有多厚。”

“哈哈.台吉,辽东的城墙可不是南面的那种,只要我们要上去,实在太简单了。”

“呵呵,所以攻打辽东不是我们的目的,只要能把明军吸引过来就好了。

对父汗来说,取辽东易如反掌,只是拿下这里实在没什么意思。

像现在这样就很好,需要的话,我们就来逛逛,拿些粮食再离开,若是直接占了这里,杀光这里的明人,那就只能在南边打破边墙攻进去。”

“熊山那里不错,西边就是沼泽,在那里驱赶明军进沼泽,他们就是插翅难逃,就是不知道他们现在还敢不敢出城墙了。”

“所以我们才来这里,就是要给他们壮胆。”

在蒙古骑兵行进队列旁的一个小土丘上,两道身影勒马而立,在周围还有十几个骑士散布在四方,把他们护卫在中间。

两人衣着华丽,穿的是汉人都很少人才能穿得起的丝绸长袍,脚上穿着利于骑乘的薄底靴子,而他们头上并没有带帽子,光秃秃的,只有一圈淡淡的绒毛,而在脑后,独留着一根小辫。

不过,这个消息不管是对辽阳总兵还是广宁副总兵来说,其实都是那么回事儿。

只是可惜,潘恩自己不注意,让人抓住由头给弹劾了,这两日朝中还闹得沸沸扬扬。

上海本地统共就出了两个二品大员,一个是左都御史潘恩,自己儿子搞出来个豫园,另一个二品大员自然是徐光启,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留下一个徐家汇。

这几年,鞑子扰边之势越发频繁,也没人去关注他们的动向,只是对边墙各堡下达戒备的命令,甚至都没人派出夜不收侦查敌情,去了解鞑子军中带队首领是谁。

张居正在想什么,魏广德当然不知道,也不会去问,实在是这其中有很多怪异之处。

可是,潘恩的门生,现任吏部尚书郭朴却在这个时候出手,把本来应该入职刑部或者外放的潘允端调到了礼部任事。

那里,才是他们蒙古人的天堂。

知道了原因,魏广德感叹一声。

没等张居正说话,魏广德又追问道。

“他们不追着潘御史闹了?”

说起来潘恩这事儿,貌似其实和他关系不大,只不过他在关键时候没有站出来拒绝此事。

不过,这可平息不了科道言官的怒火。

好吧,严嵩八十岁还在做首辅,其实什么年龄致仕,全看皇帝的心意。

“抢掠为主,吸引明军出边墙追击,这才是我们的任务。”

看书,对于翰林院中人来说,自然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何况看的还是《永乐大典》这样的旷世奇书。

潘恩和郭朴的关系,倒不是在朝中时建立的什么关系。

潘允端忽然调职礼部,自然被大家看在眼里,礼科给事中张益因此上奏,弹劾潘允端追求名利,投机钻营,潘恩身为左都御史溺爱儿子,不能公正处理此事,而郭朴身为吏部尚书徇私。

你也知道,这几年北方寒灾厉害,连习惯了苦寒的鞑子都受不了,他们的牲畜据说损失很大,所以发觉辽东能抢到更多的粮食,所以主意就打到了那边。”

明国人是不会送他们粮食的,他们自己都不够吃,所以,只能去抢。

潘恩是嘉靖二年的进士,郭朴则是嘉靖十四年的进士,不过郭朴参加河南乡试时,时任南京刑部员外郎的潘恩担任了河南乡试主考。

不出意料,似乎嘉靖皇帝并不打算深究此事,而选择留中。

发现抄录有误,就会标记好,让人重抄,拆开来重新装订。

要知道,在大明朝,像他们这样父子同朝为官的,往往都要有个避讳,他要尽全力表现出自己刚正不阿,不会给自己的儿子提供什么便利。

为了生存,为了让部族存活下来,即便草原人不想流血,可也没有办法。

张居正略犹豫后,还是把他知道的消息说了出来。

“你过两日有瑕,不妨去都察院走走。”

不过两人之间的交谈,到此也就结束了。

从他们手中抢走他们的口粮,让自己活下去。

魏广德惊讶问道,“徐阁老已经摆平了此事?”

“陛下说了,潘御史年岁大了。”

黄台吉这时候向着南面眺望,嘴里说道。

“听说是明国人从关内运来的,好想回到当初,我们的祖辈都生活在温暖的南方,哪里会担心北方来的风雪。”

黄台吉继续说道。

无误的抄本,则要在书页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做好登记,分门别类放好。

魏广德有些好奇,张居正说的是“可能”,也就是徐阶在见到嘉靖皇帝后,其实当时并没有马上确定处理结果。

“都察院?”

或许,在他看来,随便那个衙门里镀镀金,等过上几年他再出手,给儿子某个好差事儿才是正经。

虽然蒙古人被汉人驱逐回到草原已经上百年,可是他们依旧祖祖辈辈流传着祖上的荣光,述说着他们的祖先曾经跟随着大汗的步伐进入长城,在那里统治着那些明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不管怎么说,有徐阶在朝,后面还有张居正这些人在,潘允端就算外放,早晚也会有出头之日。

魏广德翻书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恢复活动,轻轻翻过一页,继续往下看。

野战,没有集结大军,十足把握,他们是绝对不会出边墙去的。

这两人,前面的那人正是俺答汗的大儿子辛爱台吉,而在明廷里有时候也称他为黄台吉,而另一个则是蒙古土默特部首领打来孙。

张居正答道,“不过,听说为了制约杨总督,兵部那边打算缓交粮草。”

张居正停下手中动作,四下看了看,无人,这才开口说道:“我老师猜测,潘御史怕是”

黄台吉率兵进入辽河套地区的消息,伴随着鞑子骑兵行进中伴起的滚滚烟尘,已经被明军发觉,消息已经被快马加鞭送往辽阳和广宁二镇。

就在两人翻书的时候,张居正忽然开口说道。

只要再熬两个月就是雨季了,鞑子自然会退兵。

当初潘恩上台之时,正是徐、严二党争斗之时,当时嘉靖皇帝已经有心打压严嵩一系,于是就把都察院交到徐阶手中,壮大其声势和严党打擂台。

“杨照小儿只要敢出来,我就能那他打的哭爹喊妈,可是.”

也是因为有了这些祖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话,让大草原上生活的汉子们对南方充满了向往,让他们愿意跟随首领南下抢掠,在他们内心看来,这些东西本来就该是他们的。

黄台吉提醒打来孙道,他还是有些担心这个莽撞的汉子关键时刻忘记自己的任务。

“听说当年李承勋李巡抚力主修建的辽东长城其实是一道土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