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军令如山,俞大猷现在也没得选择,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消灭最多的敌人,抓捕到贼酋,而林朝曦就是他的下一个目标,不管张琏在不在他军中。
一口气,殷士谵就对锦衣卫中人连发三问。
这两天事情理顺了,抄录工作已经展开,他们其实也就没多少事儿可做。
四人当中,只有唐汝辑品级还是六品,看一眼补子就知道他们这次的目标是谁,倒是不难辨认。
在殷士谵起身之时,魏广德也随之站起来冲裕王拱手道:“殿下,臣也去看看。”
前两天,魏广德和张居正一直在国子监中,作为重录大典的分校官,分配抄录、校录之责自然要参与其中。
难道唐汝辑牵扯到的不是严家的案子?
今日递上贺表后,两人就结伴回了一趟裕王府。
“怕是要耗上数年时间。”
毕竟只是抄录不是编纂,就算要校录也没那么快有活儿干。
要么就是提前离开,或投降或隐姓埋名隐藏起来。
就在前几日,工部左侍郎刘伯跃、刑部右侍郎何迁等人俱以被押入诏狱待审,甚至有传闻湖广巡抚都御史张雨、广西按察司副使李应枢等人涉案,锦衣卫缇骑已经出发拿人。
现在这个时候,不管怎么样,俞大猷就是认准了追着实力最大的敌人打,已经分散的贼军交给各地明军解决。
如果消息传出去,裕王府连个属官都保不住,那就太丢裕王府的脸面了。
锦衣卫拿人,裕王府自然不能反抗,倒不是裕王恶了唐汝辑,实际上到现在为止,王府中人对唐汝辑的印象还不错。
“接令。”
即便这个人,被许多朝臣都认为是严党一系的人也不例外。
刘守有把手中的驾贴在唐汝辑眼前晃了晃,随即才收起,挥挥手发号施令道。
不过漳州路此时的状态,倒不全然是为了防备张琏贼军突袭,而是为了封闭和泉州的交通。
在胜利的时候还可以聚拢在一起,连番交战失败后,这些野心之辈自然能看出张琏大势已去,那么摆在这些人眼前的就是两条路。
俞大猷身后一名传令兵大声吼道,随即驱马向南疾驰,那名哨探也再次拱手行礼后,随着传令兵而去。
张琏手下的所谓“飞龙国军”本就是各地盗匪和义民组成的,不乏有野心之辈参与其中。
裕王知道魏、张二人是去了通政使司送贺表后才过来,于是又关心起抄录大典之事。
“魏大人。”
殷士谵对这些厂卫可没什么好脸色,直接问道:“你们要拿人是奉谁的命令,唐大人所犯何罪,可有驾贴?”
魏广德等人快步追上唐汝辑,和他一起出了王府侧门,果然看见有几十名厂卫的人在那里等着。
面对殷士谵的质问,锦衣卫领头的百户只是亮出手中驾贴,说道:“驾贴在此,不知哪位是唐大人,跟我们走一趟吧。”
在众人的视线中,唐汝辑已经起身想,向裕王拱手后,又向殷士谵、魏广德等人行礼后,这才转身出了屋门。
那哨探马上答道。
月前,俞大猷就接到官府塘报,五月起泉州城内出现大疫,已经无法控制,周边官府已经封锁通道,禁止人员流动,防止疫情扩大。
裕王心里不生气是不可能的。
现在,他就是在和贼军赛跑,看谁能跑过谁。
眼看着锦衣卫的人就要推搡唐汝辑将他带走,魏广德已经上前半步笑道:“刘百户,想不到再次见面会是在这个场合。”
所以,在这个时候,逃离战场,逃出福建,选择一处落脚地躲藏才是大部分有眼光之人的选择。
不过不等他上前细问,唐汝辑就已经迈步而出,说道:“我就是唐汝辑。”
云霄县已经靠近东山,再往前不远就是大海,现在俞大猷最担心的就是不能在内陆消灭残余贼军,让他们出海成为倭寇。
只不过那时,这个刘守有还只是个总旗,才两年不见就已经是百户了。
“父皇顺心了就好。”
刘守有这趟前来,手中持有驾贴,那显然是和宫里报备过的,抓捕唐汝辑也是得到了嘉靖皇帝许可的,裕王叫殷士谵出来的目的,其实也只是让他查看驾贴有无,本身就显得有些色厉内荏。
地上的尸体多是贼军之人,只有少量身穿明军战甲。
裕王点点头,脸上不悦的说道:“你们去看看吧,到我裕王府拿人,还真是给他涨了脸了。”
随即,就有四名锦衣校尉越众而出围住唐汝辑,把他和魏广德等人隔开准备带走。
看人远去,俞大猷视线收回看向前方的战场。
到了这个时候,俞大猷可不相信那些乌合之众还会跟随在张琏等反贼身后。
只是,先前殷士谵丢出的三个问题,锦衣卫也只是展示了驾贴,对他的其他两个问题却是丝毫不予理会,也是有点不给面子了。
只是,那锦衣百户眼神和魏广德相遇时,稍有片刻停滞,但还是很快就扫过,不再和魏广德对视。
这是魏广德出门后,看到锦衣卫人的时候才想到的,也是殷士谵话语提醒后的缘故。
刘守有微微皱眉,并没有回答魏广德的问话,只是挥挥手。
随着他挥手间,唐汝辑身后的两个校尉就伸手推了唐汝辑一把,随即被带走。
等身后的锦衣校尉都转身几步后,一直站立不动的刘守有才上前两步小声说道:“魏大人恕罪,这事儿,是因为发现了唐家和严家的书信。”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