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女性小说>隆万盛世> 第482章 481致仕 拿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2章 481致仕 拿人(1 / 2)

第482章481致仕拿人

既然高拱把严党、徐党一系的官员都看做朝廷蛀虫,自然就是他将来要清洗的对象。

他可是立志要清洗大明官场,重塑吏治的人,自然不能和他们同流合污,否则就会让他无法一展胸中才学,无法施展一身的抱负。

只不过在裕王式微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忍辱负重,不得不和徐阶虚与委蛇。

这些,不管是高拱还是裕王,自然都不会告诉魏广德,一切都只能靠猜。

裕王对高拱也是信任有加,可是有的时候,裕王也不得不怀疑高拱会出现遇事不明的时候。

人无完人。

这也是高拱当初教他的话。

他完全信任高拱,可有时候高拱一直让他觉得很憋屈,虽然不至于让他公然和高拱翻脸,但不高兴就是不高兴。

陈以勤不在,殷士谵缺谋,张居正因为徐阶的关系不可全信,刚好父皇把多谋的魏广德调入裕王府,想到高拱以前的话遇紧要事可问魏广德,所以今天他才会选择把魏广德叫来问问。

知道裕王的心意,魏广德低头思考。

说起来好笑,有东厂前,锦衣卫是嚣张跋扈的。

旁边的李芳这时候也明白魏广德的意思,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早闻世蕃居丧淫纵之事,朕甚恶之。”

说实话,看到那份奏疏的时候,我是很惊讶的,没想到邹御史能看的这么透彻,可谓字字如刀。”

嘉靖皇帝似乎已经平复了心情,脸上神色已然恢复如初,只是淡淡开口说出让黄锦、高忠二人略感惊愕的话来。

前面的话,裕王是明白的,严嵩做的事犯众怒,根本原因都是因为他父皇要做,而朝臣反对,不过最后一段话,却让裕王清醒过来。

只是没想到,在那个时候,嘉靖皇帝心中就已经对严世番不满起来。

魏广德说道,“就算是我,怕也要好好思考数日才会想到该如何书写这份奏疏。”

可他们知道的是,又有官老爷要倒霉了。

“无事。”

就在黄、高二人还在惊讶于邹应龙奏疏威力的时候,耳中忽又听到嘉靖皇帝的声音。

“呼”

毕竟时辰尚早,还没到摆下酒宴,找来妓子歌舞的时候。

不过,魏广德回忆了之前数次朝中弹劾风暴,全部都是针对严嵩之后的情形,貌似严嵩屁事没有,以魏广德的直觉,若这次依旧发动朝臣一起弹劾严嵩,怕是最后又会落下鸡飞蛋打的局面,只是要如何说服裕王,暂且忍下这口气呢?

听到魏广德发问,裕王不由得开口说道。

什么意思?

陛下还真的借邹应龙的奏疏,让严嵩下台吗?

若真成为弹劾条款,那不就是说皇帝有错吗?

不过这些,也只是黄锦私下里的猜测,他可没有几颗脑袋敢问出来。

只是到了现在,陆炳不在,锦衣卫又开始逐渐被东厂压制下来了。

传达了命令转身之际,黄锦看到高高在上的嘉靖皇帝之时,心中才忽然明悟。

李芳跟在后面小声问道。

虽然结果让他很不满意,可是不由得深思其中道理。

裕王说着就起身要往外走。

他们都是老人,自然发现了这次邹应龙的奏疏和以往大大的不同,看似非常有针对性。

首辅和次辅之间的较量,应该会很精彩。

今日的锦衣卫各处耳目都很忙,他们不断将偷听到的百官说辞记录下来,送北镇抚司存档,而此时的北镇抚司大门外,几名番子正快步而来。

不知道。

至于目标是谁?

“此中各条是否有触犯,命锦衣卫逮送镇抚司拷讯,应龙尽忠言事当有特嘉,命吏、礼二部其拟官以闻。”

魏广德侃侃而谈道:“那些所谓罪行,放进弹劾奏疏里,不仅不会有用,反而会让陛下认为明着是弹劾严首辅,实则针对的是他。

而此时西苑玉熙宫中,高忠带着奏疏已经步入宫中。

魏广德已经离开了厢房出去了,不过裕王和李芳还在屋里枯坐了很久。

可自从有了东厂,虽同为皇帝爪牙,可东厂始终都是稳压锦衣卫一头,也就是陆炳执掌锦衣卫事后,才有短暂翻身的时间。

“嵩小心忠慎,祗顺天时力赞玄脩寿君,碍国人所嫉恶,既多年矣,却一念纵念悖逆丑子全不管教,言是听计是行,不思朕优眷。”

“徐阁老选择邹应龙上这份奏疏,怕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很深的考虑。

不听魏大人的解释,我都没想明白,只以为有错就该罚,可没想到其中还牵扯到皇爷的脸面。”

应该说,徐阁老看人很准,若是换成旁人,很可能就是像以前那些人一样,细数严家父子无数的罪证,可这真的好吗?”

守门锦衣卫急忙答道。

“是啊是啊,老奴也是现在才明白。

李芳奴颜婢膝的问道。

这次的弹劾,貌似刚刚好,弹劾的是严世番父子和严府家人,严嵩只一个管教不严的罪过。

裕王瞪大眼睛看着魏广德问道。

不过,严嵩毕竟是官场不倒翁,对别人或许肯定有效,可对上这位,还真说不好。

看着高忠带来堆积如山的奏疏,想到每日都如此,永远有处理不完的政务,嘉靖皇帝心中不由叹气。

不管夏言该不该死,这无疑都是一个污点。

钦天监已经算好了搬入新建的永寿宫的时间,不过是在下月,这段时间里,嘉靖皇帝还要继续生活在玉熙宫中。

正在疾书的黄锦也只是微微愣了愣,然后就继续书写起来,也把嘉靖皇帝刚刚说的话也记录在奏疏之上。

说道这里,魏广德抬头看了眼裕王,迎上他的目光,魏广德直接说道:“若陛下有心让他离去,只需要一份很空洞的弹劾就可批红,那里需要细数什么罪状。

按照惯例,对于这样的奏疏一般都是先留中两日后再发还,没想到陛下直接就批了。

如果,嘉靖皇帝真的还要处罚严嵩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嘉靖朝

这不是在整顿吏治,而是在说嘉靖皇帝有眼无珠,任用奸邪小人。

摇摇头,裕王抬头看着屋顶,悠悠说道:“今儿我才明白,之前那些弹劾为何无疾而终,原来弹劾的方法都错了。”

好友聚在一起,不免就要对邹应龙的弹劾奏疏进行一番点评。

陛下是明白人,老话都有皇帝不差饿兵,他又怎么能要严嵩一边要顶住朝臣反对,一边还要满足他的心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