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时空穿越>隆庆中兴> 第891章 触目惊心巨蠡贪(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1章 触目惊心巨蠡贪(三)(1 / 2)

王国光没有想到,京通仓的粮食腐烂竟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按说朝廷对于仓场的管理不可谓不严格,尤其是漕粮的征收,入仓,这可是关系到朝廷安定的大事,漕粮入仓,各级机构层层把关,各负其责。如果原来上交的米色粗恶,不是运官掺杂糠批烂草水土所造成的,那么漕粮所在的州县正官及佐贰官难逃其责。

总督仓场要将他们一并参奏。如果是通仓收进劣米,则由通粮厅和通仓监督承担责任。如果是京仓收进劣米,则由收兑的大通桥监督和京仓监督承担责任。

而且各地起运漕粮之前,先将样米送到户部,转发各仓收候。等漕粮到后,与样米比对相同,方许收纳进仓。按说这样层层把关之下,不会出这么大的篓子,但是实际情况确实狠狠的打了王国光的脸,层层把关,层层失守,漕粮从收储那一刻起就有问题,遑论在储存过程中的事情了。

王国光不禁问道:“巡仓御史、锦衣校尉还有监仓太监,仓监督等在干什么?你们是怎么打通这层层关节的?还不从实招来!”

在陆绎指挥锦衣卫和这帮官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之后,这帮官员们终于交代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京通仓从小吏到仓大使、仓监督等,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贪墨体系,甚至他们贪墨都是制度化的。

比如向监仓太监行贿的款项,就被称为茶果银,每石是三厘九毫,计一年用银一万五千六百两。

还有就是京通仓各级小吏的,有经历司、该年仓官、门官门吏、各年仓官、新旧军斗等小吏,俱每石各一厘。一年共用银一万六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