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严嵩的话,嘉靖不置可否,他当然知道临阵换将乃是兵家之大忌,但是嘉靖现在对于张经确实是已经忍耐到了极限了,加上张经这次请求征调的一万五千人,张经手上已经三万五千人,且不算这三万五千人长途跋涉一路上所需的行粮饷银。
这三万多客兵,云集于嘉兴城下,每月所需的军饷就高达三万五千两,还有军粮近五万石,也就是说,张经每天什么事都不干,就是一千多两银子近两千石的军粮,还不要说战后有斩获要赏赐,战死的士卒要抚恤,都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而张经率领大军,每日就和倭寇遥遥对峙,说的好听点叫寻找战机,但是在嘉靖眼里,这叫靡费国帑,自己搞场斋醮还花不了一千两呢,张经每多等待一天,对朝廷的经济压力就增加一分。
方钝说道:“陛下,当下严旨,令张经尽早出战,讨平倭寇,为朝廷节约粮饷。”
兵部尚书杨博表示反对,他说道:“大司农,战阵之上,瞬息万变,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前线将帅自会抓住战机,以求大胜的。”
方钝说道:“大司马,这数万大军,人吃马嚼,一月没有战机就是一月的粮饷,太仓现在已经支绌,勉力在维持了,到底这战机还要等待多久,大司马能否有个准话?”
这下轮带杨博无语了,他又不是前线将帅,怎么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战机,他也知道国库现在空虚,可是要是因为催促张经,导致大败,那才是得不偿失。
嘉靖看向徐阶和吕本,问道:“徐阁老吕阁老都是东南人,对于倭寇也相对了解,不妨也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