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老五是怎么说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太皇太后道:“也不知这孩子是从哪儿听来的。”
康熙一听这话,就觉得像是重商的洋人说的。至于上层建筑是什么,康熙也没太纠结,但经济是许多事情的基础,这点确实不错。
康熙最近对此深有体会,他想给各地拨款,让百姓们种牛痘,户部那边都抠抠搜搜,说拿不出多少。
国库不富裕,私库更可怜,修佛塔,造玻璃,招募能工巧匠,哪一项不需要银子?
太皇太后就和康熙说起胤祺的那些主意,什么玻璃柜、玻璃门,还有玻璃花房。
玻璃门就算了,康熙觉得装在屋里不伦不类,外面的人还能看到屋中的情形。但玻璃柜、玻璃窗、玻璃花房应该都有不少人想用。
最近很穷的康熙当即做了个决定,让内务府在琉璃厂附近开办玻璃厂。
从制造到售卖,都由内务府负责。这样就是《国富论》里说的“垄断”了。
有了来钱的法子,康熙心情不错。这日去翊坤宫找宜妃,正好胤祺也在,他就顺嘴夸了胤祺和胤禟两句。
“你生的这俩儿子脑筋倒是灵活。”
宜妃微微睁圆眼睛,“老五的脑筋还灵活?”
胤祺:“额娘,我很聪明的。”
康熙瞥他一眼,“得,朕就不该当着老五的面说这话。”
胤祺心说您背后夸我我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