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挖空心思,想些取巧的法子。 张祯微踮脚尖,用力拍他的肩膀,“好,好,好极了!” 墨家同门,总是给她带来惊喜! 给这个世界带来惊喜! 吕布不着痕迹地拉开她,“小心脚下,仔细摔着。” 张祯回头瞪他,“大将军,这神奇的运输铁道,你就没想起来跟我说一说?” 吕布:“忘了。” 他当时也很震惊,也想过回去告诉神悦。 后来发生意外,就忘了。 接着又是回京成亲,正旦大朝,更是忘得一干二净。 这会儿再次看见才想起来,嗯,确实宏伟壮观。 张师妹真是逮着一只羊就往死里薅 “秦师兄,这运输铁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张祯兴奋地问道。 秦书被问得莫名其妙,“就那么想出来了。” 不是说过了么?这物事能更快地运输土木砖石。 因为想要更快,所以就想办法更快。 这不是很清楚? 张祯:“这么容易?” 秦书反问,“要有多难?” 张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理论上来说,运输铁道有产生的条件。 因为,这时代有铁,能铸造长长的铁轨。 有轮子,能制造出带有轮子的木箱。 用绳索拖东西,也不算创新。 自从她画出木风箱后,就有墨家同门研究风力。 况且墨家早就会做水车,会使用水力,再多一个风力也不稀奇。 但以上种种,本来都是单一的,谁能想到综合运用? 反正她是没想到。 若非秦书灵光一闪,这运输铁道不会提前现世。 而这“灵光”,就是天才与常人最大的区别。 不过,此时的天才秦师兄,貌似还不知道这项发明有多大的价值。 李严、毛玠等人也不知道。 “秦师兄,白玉京建成之后,这运输铁道你打算怎么办?” 这个问题,秦书早已思考过,答道,“先拆下来收到库里,有大的建造事项时再搬出来。若朝廷铁器匮乏,融了铸别的也使得。” 保证绝不浪费。 “不不不!” 张祯连连摇头,“不能收,也不能融,那是暴殄天物!” 眉飞色舞地道,“应该将其铺到路上,再制又长又大的车厢,于两地之间来回往返,运人运物!一根铁道若是不能承载,那就铺两根!一个风箱不够,那就十个,二十个!那车厢,应能容纳几百上千人,或几千斤的重量!”
“几百上千人,几千斤?!” 吕布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睛。 那车得多大,多长! 他展开想象,忽然虎躯一振,“运兵,运粮!” 哪怕不能全程用这车,只是其中一段路,也能加快行军速度。 尤其军粮辎重,往往需要不少于士卒的民夫搬运。 若有更好的运输方式,能省许多人力、物力。 还能快速转战千里,歼敌于野! 张祯一把抓住他手臂,眸光闪闪,欣喜地道,“没错!” 不用太多,只要有贯穿南北、东西的四五条铁道,就能加深朝廷与各地的联系。 朝廷的掌控力,自然而然随之增强、巩固。 经济也能盘活。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古往今来颠扑不破的道理! 此前她以为,有水泥路就不错了,谁知道秦师兄搞出了铁路! 这是划时代的产物! 哪怕车速比不上后世的,也很牛了好不好! “不止!” 李严回过神来,激动地道,“还能运民,运货!得收车钱!” 行军打仗并不是每天都有,铁道车不能白放在那儿。 用于民,既方便了百姓出行,朝廷也能获利。 毛玠也激动得脸都红了,大声道,“车钱可分三种,上、中、下。上者舒适,贵。中者寻常,价也普通。下者拥挤狭窄,价廉。货物另算,往高里算!” 风箱不用休息,这车可以不分早晚,日夜不停地跑,不用几年,本就收回来了。 往后都是赚。 张祯:“行!” 上等坐,专门卖给世族、官员及其家眷,定价不妨大胆些。 中、下等,供平民、商人,价格合理。 吕布急切地道,“何必等白玉京建好之后?现在就能新铸了,铺设在长安与白玉京之间,还得尽快制车厢!这些,” 一指眼前工地上的铁道,“用在别处。就,白玉京到襄阳!” 李严大力赞成,“大将军言之有理!” 毛玠也是听得心中雀跃,但,“朝廷有钱么?” 几人都看向张祯。 朝廷眼下有多少钱,没人比宸王千岁更清楚。 张祯:“钱不是问题。可这铁够不够,得问张郃。” 张郃挂着西南经略使的名,干着督炼铁矿的活。 她虽能查到现有的生铁、熟铁存货,却不知还能炼出多少,也预估不出未来铁器能达到的量。 话音刚落,就听吕布高声叫道,“万霖,万霖!” 万霖从其身后闪出,“末将在!” 这几年他一路高升,已经升到了骁骑将军,但还是经常跟在吕布身旁,行护卫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