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0章(1 / 1)

这种吃法,还是从皇姐那儿传出来的,很适合冬日。 又特意对张祯说,“我让暖房多备些新鲜的菜蔬。” 吕布暗道新鲜菜蔬有什么稀奇?我家也有暖房,芸菜、白菘、胡瓜之类,神悦都吃得不爱吃了! 张祯笑道:“多谢陛下。” 闲话几句,直入主题,“陛下可还记得,此前我说过,要为陛下建造宏伟壮丽的新都城?” 刘协放下酒杯,怔怔道,“记得。” 皇姐跟他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记在心上,何况是这么大的事儿! “你还说,那将是天底下最好最美的都城!” 张祯颌首,“没错!” 刘协怔愣过后,喜出望外。 激动得撞翻了面前的酒壶,一手撑在食案上,结结巴巴地道,“要要,要建了么?建在哪儿?何时迁都?” 他不厌恶长安,可这未央宫里里外外,仿佛还笼罩着董卓的阴影。 这座古老的宫殿中,藏着他最深的恐惧和羞辱。 当年是怎么迁来的,他也记忆犹新。 有时候他午夜梦回,似乎还能听到董卓嚣张的声音。 没有其它选择的时候,他也能将就。 但若有其它选择,这宫殿,这长安,他是一日也呆不下去! 白玉京 张祯理解刘协的心情,安慰道,“陛下莫急,快了。具体事宜,咱们与公卿朝臣再议。” 刘协根本冷静不下来,自顾自道,“洛阳?不不不,皇姐说要舍旧建新,要有新气象!要在四方之中!在哪儿呢?在哪儿呢?” 可恨他上不通天文,下不通地理,不知何处才是四方之中。 张祯:“陛下!” 刘协坐不住了,起身转圈,“太傅和司徒定然知道,来人,快传蔡太傅、王司徒!” 张祯:“伯和!” 挥挥手,让听令的中常侍退下。 叹道,“伯和,此事急不得,今日我来,只是先告知你一声。” 吕布仿如找着同道,替小皇帝说话,“陛下久欲迁都,着急也在情理之中,神悦多体谅。” 也体谅体谅他吕奉先。 他等迁都,等得花儿都谢了。 刘协:“对,急不得,急不得,此事重大皇姐,是不是没钱?” 说到“钱”字时,脸上的绝望,看得吕布都不忍。 跌坐回软榻里,满脸颓然。 他愿意献出宫中所有资财,可就算全部献出去,也不够建造新都。 国库也不能动。 得留着做军费、赈灾、俸禄之用。 猴年马月,新都城才能建造完工,他这辈子还等得到么?

张祯:“有!” 自怨自艾中的刘协以为自己听错了,“有?!” 张祯微笑,“有!” 如果没有,她提这事儿干啥。 详细地告知刘协盐务之议,也说了具体负责人是贾诩和诸葛亮。 刘协可不在乎负责的是谁,他认真听完、认真思考后,只有一个问题。 “皇姐,盐税为何只收如今的五成?都已经免了过路关税,又授以制盐秘法,盐税便是足额收取,盐商也有大利!” 少收五成,那得少好多钱! 感觉新都城的城墙被盐商挖了。 张祯:你们大汉君臣,还真是从君到臣一脉相承的黑。 “因为,改革盐政的初衷不是挣钱,是让天下庶民吃得起盐!” 海水晒盐这种技艺,在明朝就发明出来了,所制盐量足够全国食用,甚至过剩,但之后的很多年,盐价还是很贵。 尤其清朝乾隆初年,盐价每斤达到五十二文,能买两斤多的猪肉。 所以普通人家并不能按需食盐,能用少许调味,已经很满足,“百姓淡食”这种说法,就是因此而来。 为何如此? 主要原因,就在于朝廷重盐税,为了盐课收入,纵容盐价高涨。 如果她想不出别的财路,大概也会效仿明清,但她能想出。 最妙的是,这个时代的能人太多,她只要提供想法,他们就能做得比她预计中还好。 那就护着食盐畅通无阻地走上百姓饭桌吧。 让百姓有足够的粮食,她一时做不到。 让百姓有足够的食盐,完全可以。 毕竟这是种可以大量获取的自然资源。 而有了盐,很多原先不好吃的食物,也会变得好吃。 比如鱼,盐不够真是吃不了,吃了都得吐。 因而住在河边、江边、湖边的贫苦人,宁愿饿着都不吃鱼。 刘协表情有些疑惑,怔怔道,“吃盐,很重要么?” 如果皇姐说的是粮食,他能理解。 可这只是盐而已,不能饱腹,只能调味。 张祯无语。 小皇帝这句话,跟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有异曲同工之妙。 幸好这不是正式的陛见,没有史官在场,否则刘协将成千古笑料。 吕布肯定地道,“很重要!以军中为例,若是士卒食盐管够,战力至少增加三成!” 小皇帝真蠢,盐若不重要,还每个人都要吃?还能收盐税? 顿了顿又道,“陛下若是不信,大可自己试一试。” 刘协:“怎么试?” 吕布:“简单,三日不食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