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0章(1 / 1)

何同退下时,张祯才发现已近黄昏。 一天又要结束了! 哎,真是恨不得一天掰成三四天来用。 吕布传了晚膳,张祯也不推辞,坦然用餐。 这几年,她在大将军府用膳的次数超过在家,早习惯了。 饭后,吕布热情挽留,“神悦,今晚别走!你的院子每日都有人清扫,很干净!我也有许多事情想跟你请教!” 张祯向他一拱手,转身走得飞快。 她要敢留宿,吕凤仙就敢半夜翻墙。 还是算了。 她是要干大事的人,怎么能耽于男色? 吕布看得又好气又好笑,扬声道,“你慢些,后面没狗!” 是他的错,太过急切,吓着她了。 往后要慢一点,文雅一点。 那就休了他 确定了皇后的人选,小皇帝刘协便命太史令推算立后的吉日。 太史令不敢怠慢,领着所属官员算了几天,推荐了临近的五个日子,刘协一番权衡,最终选了三月十七。 整个朝堂,便为此忙碌起来。 张祯身为刘协名义上的皇姐,又是执掌朝政的权臣,很多事情有司不敢自专,会问到她面前。 虽然大多只是请她在几项方案中做出决定,也耽搁了大量时间。 感觉自己提前当了家长。 后来她一想,这不对啊,我又不是长辈,小皇帝有现成的长辈。 遂请出刘表,让他主理此事。 刘表高高兴兴地接过了这项重任,不辞辛劳,亲自过问大小事务,尽心极了。 他不怕劳累,就怕无事可做。 立后大典涉及诸多祭祀、礼仪,而这正是袁术的职责范围,因此两人不可避免地有交集。 都是城府深的人,一个心怀叵测,一个笑里藏刀,明里暗里交锋数次,看得袁绍喜气洋洋。 有时还忍不住横插一脚,或帮刘表,或帮袁术,忙并快乐着。 对此,张祯、刘协以及朝廷诸公很是欣慰。 这三人如今是虎落平阳,但落了平阳的虎,也依然是虎。 不怕他们不和,就怕他们和。 尽情吵尽情闹罢,最好打起来,也算是给立后大典添场小戏。 而立后大典之前,朝中还有一件重大的事。 三月一日,靖国长公主张祯的十八岁生辰。 前两年,张家都没有隆重操办,只是一家人为她庆生。 ——其实张家是想大办的,但张祯不愿意,战火随时有可能烧到家门口,正事还忙不过来,哪有过生日的心情? 可今年不同。 一是她被封为仁熙靖国长公主,长公主的生辰,自然不能草率。

二是天下初平,跳得最欢的那几个都老实了。 张家、大将军府众人、小皇帝、王允、蔡邕等人想为她大办生辰宴的意愿十分强烈,她也不好拂了他们的美意,便欣然同意。 吕布又说,张家门庭浅窄,不便待客,不如在大将军府开宴。 张祯拒绝。 她的生辰宴,跑到大将军府去办?这像什么话。 无独有偶,刘协也觉得张家太小,临时扩建也来不及,提议在未央宫中办。 张祯也拒绝。 倒不是怕抢了未来皇后的风头,是真觉得没必要。 于是张家上下也忙起来了。 重新修葺房屋、更换陈设、训诫家仆、整理器具、拟定宴席等等。 就连雪玉和灵雁,也被安排了清点花具的任务。 张祯也不得闲,时常被母亲和姐姐押着试衣服、首饰,像个被打扮的布娃娃。 所以她一逮到机会就往大将军府跑,盯着墨家同门造纸、制活字,偶尔也去看看幕僚、医者们编书。 吕布跟她方向相反,跑的是张家。 他对张祯的生辰宴极为上心,亲自帮着张罗,还往张家送了许多箱笼。 布匹成百上千,锦、绫、罗、绢、纱、绨、绡、绉、绸、缎等等,各种料子应有尽有。 金银玉器、古玩异宝、书画名墨,也是数不胜数。 甚至还送了几十盆早春花木。 蔡夫人收礼收到手软,跟夫君嘀咕,“这莫不是聘礼罢?” 张淙肯定地道,“不是!” 还未提亲,何来聘礼之说? 蔡夫人很苦恼。 聘礼不能收,因为两人并没有定亲。 不是聘礼更不能收,因为太贵重。 可每次都是吕布亲自送来,对她和夫君也极为礼敬,若是不收,未免太不给面子。 张淙倒想得开,笑道,“神悦让咱们放心收,那就不要有顾虑。” 神悦当时是这么说的,她舍生忘死这几年,得些酬劳不为过。 蔡夫人愁眉不展,“小孩儿家知道什么!” 神悦觉得是酬劳,吕奉先可能不这么觉得。 拿人手短,收了他这么多东西,往后拒亲都站不直腰。 张淙明白她的意思,叹道,“阿萝,除了吕奉先,还有谁配得上咱们神悦?” 以前他们防着吕奉先,深怕神悦被拐走。 可这几年看下来,吕奉先极好。 别的不说,只说他能支持神悦匡扶汉室这一点,就胜过世上大多数男儿。 蔡夫人沉默。 她心里也知道,没有了。 神悦是大汉最为耀眼的女郎,吕奉先是大汉最为威武的男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