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0章(1 / 1)

臣肝脑涂地,不负殿下所托 陶谦还挺讲究,专门挑了吉日吉时,诚惶诚恐地献出州牧大印,请张祯领徐州。 张祯照例推辞一番,在众人劝说下接住大印。 又对陶谦好言宽慰,当场任命他为知州。 他麾下大将曹豹,曾从征过袁绍,任命为徐州将军。 至于刺史,陶谦举荐笮融。 张祯:“陶公欲陷我于不义乎?” 刘表也是侧目,笮融的所作所为,他略有耳闻。 此人与宗贼无异,若在他手下,只怕早已杀了几次。 陶谦抬手擦汗,颤颤巍巍地道,“绝无此念,殿下千万不要误会!” 张祯也知他无此念,他可能只是被笮融蛊惑了。 东汉末年恶徒不少,笮融绝对能算一个。 贪财忘义,专杀恩人。 恩人他都杀,百姓自然也杀。 还是个狂热的信徒。 陶谦让他督广陵、下邳、彭城的漕运,他就将三郡的运输获利全部收入自己的腰包。 并且随意杀戮,肆意妄为。 贪来的钱,他也有大用处。 史上记载,“大起浮屠寺,九镜塔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以铜为人,作黄金涂像,衣以锦彩每浴佛,辄多设饮饭,布席于路,其有就食及观者且万余人。” 所耗费的钱财,“费以巨亿计。” 想到这个恐怖的数字,张祯一阵心痛。 这么多的钱,真正用于布施的又有多少? 何况,张角的太平道、张鲁的五斗米道,虽有种种缺陷,目的之一也是救世救民。 笮融所信,却是虚无缥缈。 又是在这样的时代,多少人挣扎在生死线上! 他比后世的梁武帝萧衍还荒谬! 不,应该说就是他开的头。 短短数秒之内,张祯动了十多次杀心。 暂时按捺住,对陶谦道,“陶公,冀州沮授,人品刚直,长于谋略,堪为刺史!” 先为刺史,再为知州。 陶谦比刘表还大十岁,今年已是六十二,看着老态龙钟,精力不济。 历史上的他,也就这两年了。 见张祯明确指定了人选,陶谦也无二话。 又说了一件事,陈登之父陈珪心痛儿子横死,已于月前亡故,陈家即将落败,因而请张祯高抬贵手,放过陈家。 张祯叹道,“陶公仁善!” 小小陈家,她还真没放在心上,不是非得灭族。 但那笮融,非杀不可。 等陶谦告退,就对吕布道,“大将军,笮融作恶多端,不能再留!”

虽然笮融最后也不得好死,被百姓所杀。 可他多活一日,造的孽就多一日。 吕布笑道,“好说!” 神悦想杀谁,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张祯又道,“大将军,你想怎么杀?” 吕布:“你想让他怎么死?” 神悦还想指定死法? 也行。 张祯也是服了他,摇头道,“不,我的意思是,你不用亲自去,也不用先派兵。我召他来襄阳,他若来了,便追究他之前的过错,依律斩杀;他若不来,你再派兵征伐。如此,方师出有名!” 笮融若不死,她都怕沮授死他手里。 并非沮授智谋不如笮融,是翻脸没他快。 但不能让吕布亲自杀,不是大材小用的问题,是太给他脸。 吕布唇角含笑,“好,都听你的!” 笮融算什么玩意儿,也确实不值得他出手。 两人正商议着,忽闻曹豹求见。 此次陶谦来襄阳,也带了他。 张祯以为他是来感谢自己,不想他说的是,“长公主殿下、大将军,请诛笮融!” “曹将军何出此言?” 张祯问道。 他是真想杀笮融,还是来试探? 曹豹隐含愤怒,“此人生性卑鄙,残暴贪婪。不但擅断三郡钱粮,还纵容手下烧杀抢掠,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吕布:“陶谦就不管管?” 曹豹:“回大将军,使君本来是想管的,又与曹操交恶,忧于外患,无暇处置内忧。” 张祯一针见血,“只怕不是无暇,是本来就受了蒙骗。” 否则方才怎么还想举荐笮融为刺史? 历史中的陶谦,对笮融也颇多忍耐,仁至义尽。 但笮融是怎么回报他的呢? 曹操大军压境,陶谦全力备战,笮融带人跑了,完全没想过帮忙。 跑到广陵郡,太守赵昱热情招待,笮融发现广陵很富庶,就趁赵昱喝醉,毫不留情地将其杀之,纵兵劫掠广陵。 随后跑到扬州,与彭城相薛礼一起奉扬州刺史刘繇为盟主。 刘繇命两人对抗孙策,孙策没怎么样,薛礼又被笮融弄死了。 后来,刘繇命笮融帮助豫章太守朱皓攻打诸葛玄,笮融转头就杀了朱皓,自己占据豫章。 活脱脱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刘繇也气得要命,率兵征讨,第一回没打赢笮融,第二回把笮融撵入山中,死于当地百姓之手。 可笑的是,这样一个人,千百年后竟然还受到尊重和吹捧。 只因他传教有功。 说回此时,曹豹无奈地道,“使君上了年纪,耳根子未免有些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