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时空穿越>开局种田,摄政王妃医冠京华> 第69章 这种人得治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章 这种人得治治(1 / 2)

看了第一批织出的丝绸。

江北雁心里有了底,接下来棉花熟了,荨麻长好子,就可以织棉布,粗布,麻布。

麻布里也可以加点丝,棉布里也可以加点丝,织出丝棉丝麻,棉麻。

乡下人都是家家户户,女人们自己织自己的,用的都是最落后的技术,最原始的经验。

效率不高,还费劲。

得专门派人去大一点的布行,染坊,学习印花技术,纺织技术。

乡下女人长期在家做着最苦最累最没有价值的工作,从成亲的那天起,就伺候公公婆婆,伺候男人,抚养孩子,整天围着三尺锅台转,稍微哪里不如意,公公骂婆婆打。

男人也不把女人当人。

在很多男人心里,媳妇就是伺候爹娘,生孩子的工具,一点家庭地位都没有。

世世代代都是这样。

女人也都认命了。

其实,乡下很多女人都很能干,也是里里外外一把手。

可以说上得了厅堂,进得了厨房,在婆婆面前就是乖媳妇,在男人面前就是出气筒。

从来不知道,自己也可以出来做工赚钱养家。

可以有说话权。

江北雁便利用养蚕的机会,给大家讲了几个女人励志的小故事,又讲了女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给大家讲这个院子就是她办的第一个作坊,大家有时间都可以来做工。

等以后条件好点了,建个大的。

大家先

按各自的分工,把活干完。

检查合格之后,将产品销售出去。

所得的银子,除去投资成本,剩下的用来给大家发工钱。

工钱就是大家每天干的活。

女人们虽然懵懵懂懂,也明白了点道理。、

那就是以后她们也可以挣钱,不用靠男人吃饭。

在家里不用那么低声下气。

因为古代对女人的束缚太多,乡下的女人又很少出门。

江北雁先请景三公子当业务员,去推销产品,联系卖家。

景三公子没有二话,

带着石头外出了三天,回来后说泾阳县有家商铺,会收购他们织出的丝绸,如果染出的丝线质量能达到的话,也可以收购。

同时收购的还有绣花鞋,棉线袜子,有要求的鞋垫,大人小孩的肚兜,虎头帽子,枕头套子,绣花枕巾。

业务联系的不少,可惜暂时暂时产量达不到、

只能慢慢增加。

不得不说景三公子确实是个人物。

短短的两个月,平顶山干活的几百村民,被他管得服服帖帖,偷懒的不敢偷懒,耍小心眼的不敢耍小心眼儿。

管伙食的想作个手脚都被看穿了。

画考勤记工的,哪里记得不准确他都能挑出来。

管理才能绝对杠杠的。

夕阳西下,简易作坊的女人结束了手里的工作,回家做饭去了。

江北雁叮嘱大女小菊一些活。

这姑姑侄女俩暂时担任保管的工作,保管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早上给大家安排工作,晚上验收。

为了方便,两人干脆也不回家了,就在两只窑洞里住了下来,早上给大家烧点热水,顺便还能看看狗蛋。

江北雁安排完明天的活,告辞出了大门。

小菊大女跟在后面相送,再次提来要给她当丫鬟的事。

大女拖着还有点瘸的腿,都跪下过好几次了。

小菊几乎天天下跪。

“你们不用送我,去看狗蛋。”

“我回家考虑考虑。”

江北雁没有直接答应,过些日子就要去都城了,肯定得带两个贴身丫鬟当心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