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卢文山的府邸
吏部尚书卢文山的府邸,
大门紧闭,院子里也没有什么下人在此,只有一位老管家领着一帮护卫小厮,在外面伺候着,就是给里面端茶倒水,都是管事亲自去,完了之后即刻出来,继续在屋外侯着。
其余的地方,都是静悄悄的一片,不过正门的一处偏院子里,停满了不少马车,车夫也都坐在车上等候,乍一看,还以为是搬家之用。
中堂正屋内,
里外都是坐满了不少官员,
尤其是吏部众官员尽皆在此,目光始终盯着站在堂中央,一位年轻的身影,此人就是卢阁老的学生严从,但见他已然洋洋洒洒写好了奏折,呈给恩师卢文山一观。
卢阁老半躺在主位上,手里捧着自己学生严从所书的奏折,细细品读起来,端是写的一手好字,竟无停顿的写出一幅慷慨激愤的奏折,更是显得笔下有神,不愧是自己得意的门生,只是今日之事太过凶险,虽是有意让他出头,可是临到此时,心中颇有些犹豫不决。
自己在朝堂为官已然有十数载,门生故旧遍布朝堂,可是能继承自己衣钵之人寥寥无几,只有眼前的这位门生弟子,像自己年轻的时候,实在不忍心让他冒险,可是又没有其他人更合适的了,合上了奏折,沉默不语。
堂内之人看着阁老的动作,皆是不明,并未做声,只有立在堂下的严从,神情一怔,而后抱拳问道,
在正堂之内,户部官员也是济济一堂,尽是北方人士,如今朝廷南北乡党也是名副其实了。
严从更是疑惑,都不是,那是为何,
“老师,那您因何为难?”
卢文山坐在后头沉默不语,不一会,就有管事来报,
“这,”
此时的卢文山,早已老泪纵横,口中连连喊道,
“好,好,好,!”
“是啊,阁老,卑职不才,舍得一身皮囊,愿意共往!”
“世上哪有万全之事,只不过是我等尽力而为,如果此番我等文官再不合力谋划,朝堂局势,必然会倾向武勋,文官何时有出头之日,所以不得不为,卢文山那个老家伙,想来也是这样想的,”
“没有不妥之处,此奏折写的漂亮,当浮一大白。”
“那敢问苏主事,吏部应该商量如何祸水东引,可有猜测?”
而后接过奏折,整了衣冠,起身又是一拜,领先走出了大堂。
以前虽有此说法,可是遮遮掩掩并未表露,还有着李首辅在那压着,如今因京南之事而决裂,就此明目张胆的张罗,虽未无奈,可未必无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边关的武勋都尚且有此见识,我等读书人难道连他们都不如,宁国府贾珍,欺上瞒下,畜养方士,愚弄京城百姓,乃是大不敬,老夫怎可放任不问,今日,尔等随我一起去,严从,你来敲登闻鼓,我等给你压阵。”
主事苏杨站起身,对着阁老就是拱手一拜,如今吏部为首的南方乡党处处为难户部,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老师言之有理。”
宛如一幅唯美的水墨画,殿宇高耸,城墙巍峨,巷道错落有致,人影稀疏,楼阁与花木被染上一抹金黄色,街头巷尾,一些归家的百姓缓缓而过。
堂内官员皆是大惊失色,难道今日天地异变,是宁国府那个妖道祸乱导致的,勋贵他们是想如何。
卢文山那个老狐狸,想来已经想到了办法,就看他如何应对了,老夫在关键时候帮一把,祸水东引就成了,李首辅还需要稳上一两年,今岁恩科是关键,如果北方士子上榜之人多于南方,自己有望争一争,反之则是亦然。
朝廷也因此更加暗流涌动,隐晦不明,但是陛下也未阻拦,竟有放任之意,也不知为何。
顾一臣摸着胡须,坐在堂上细细品了一口茶水,在养心殿内,自己和卢文山皆是此意,李首辅绝不能在这个时候致仕,更不能让文官来背负这个责任,天下恩科在即,如何能让内阁首辅请辞。
“苗大人所言句句在理,阁老,我等北方官员只要抱成团,还能怕他们南方的人,卑职早就看不惯他们嚣张跋扈的样子,此次恩科,我北方学子,必然大放异彩。”
“是,老师。”
“启禀老师,学生倒是有一些猜测,卢阁老必然会在此事上做文章。”
“刘大人,这,卑职就不知了,”
“那子钰,你就来说道,说道。”
“回刘大人,卑职明白阁老的意思,在下还未说完,吏部之人既然咄咄逼人,必然不会放任今日之事不管,想来在卢阁老府上,早已商量妥当,就是不知他们如何商量的,卑职以为静观其变为好。”
不一会,堂内众人,皆是起身高呼,卢文山早已被泪水模糊了双眼,用衣袖擦了擦眼角,忽然放声大笑,
“哈哈,好啊,老夫一生所为,不能说尽是光明正大,可也是堂堂正正为官,人到了这个年纪,没有看不开的,此事凶险,本是为难,可未曾想到,有伱们在,我大武朝廷,何曾惧怕他人,”
说完,叩首而拜,在地上久久不起。
京城北城,
“京城今日下午,百姓疯传,宁国府贾珍畜养的方士,府门外施法,扰乱京城,愚弄百姓,更有传言,那个方士乃是得道的仙师。”
沈中新无言以对,文官和武勋都想压过对方,实在是无解,尽力而为吧。
只有沈中新隐隐约约感到不妥,勋贵向来目中无人,他们岂可咽下此事,更别替拖宁国府下水,虽然贾家运道不在,可是姻亲故旧遍布朝野,乃是庞然大物,而且沈中新最为担忧的是洛云侯的态度,虽然侯爷和宁府不合,但是和贾家关系却不是如外人所想的那样,荣国府老太君的外孙女林黛玉可是侯府平妻,就这一层关系,必然不会坐视荣国府不管的。
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堂下众人目光所及,眼里皆有疑惑之色。
也不对,老师会不会有深意,今日在宫中,内阁首辅李大人想请辞,唯独陛下,还有卢阁老和老师不同意,好似商量好一样,难道是想,
众人闻言,皆是点了点头,苏杨所言在理,吏部之人要是没了动作反而是显得有些怪异了,只是刘文山没有想明白,吏部之人准备怎么祸水东引,
“其他事?”
“是,老师,学生领命。”
“阁老,今日京中之事,震惊朝野,下官以为阁老是为了稳住朝廷的局势,卢阁老看来也是这個意思,可天下也需要一个交代,既然李首辅致仕不成,必然要祸水东引,找一人以做替罪之羊不外如是,只是不知何人才有此运道,承担此事。”
又是一人起身,高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