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了尘缘,小友,大妖“我们这里叫云雾山,数十年前一夜之间形成这终年不散的云雾,世人皆传其中有长生仙,有活死人,生白骨之能,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好些个大人物来过,然后又走了。对了,我幼年,听家里大人说,有个疯疯癫癫的少爷,大婚受了刺激,逃到此地修道。”“这人我从未见过,也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老者接过季思远递来的银子,将自己知道的一五一十全说了出来。“仙人”季思远陷入沉思,他做过宰相,知晓世间是有‘修仙者’存在。只是此地灵气稀薄,修仙者若是久留此处,轻则修为止步,重则直接饿死。“莫非是彦至兄他还真得了仙法”季思远神色恍惚,他回过神向老者拱手一礼,便带着童儿准备上山。“这位贵人,等等,这云雾山没人能够进去,也没人见过仙人。”老者喊住季思远,又凑近好心提醒一句:“那山上大雾诡异,很是危险,时常有人在雾中失踪,我们砍柴都不会深入此山。”“多谢老丈提醒。”季思远拱手道谢,还是选择登上云雾山。老者不再多言。“彦至兄,故人来访,还请一见!”季思远登上云雾山,在雾中高喊几声,声音回荡天地,久久不散。轰!随着一阵轰鸣,云雾仿佛被无形之手拨开,一条清晰可见的通道蓦然显现。季思远与他那童儿走上,山不高,不过多时,他们便已抵达。季思远站定,抬眼望去。李彦至,依旧端坐于那块大青石之上,面容宛若初见,未曾有丝毫改变,只是在他身旁,多了一株枝繁叶茂的枣树,静静地陪伴着他。季思远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愣在原地。“季兄,别来无恙。听母亲说,你后来做了宰相,可是将我们幼时的志向都实现了”李彦至睁开双眸,含笑看着不远处白发苍苍的老人,心中有些感叹。他这些年隐居山林,潜心修行,全然不觉时光荏苒,恍然间,昔日挚友已至暮年。季思远苦笑着摇了摇头,只是道了一声:“事业无成一老翁,功名富贵转头空,不提也罢。”“我带了你最喜欢喝的酒。”李彦至见状,不再多言,伸手示意:“且坐下聊。”
可这里没桌椅,两人相视一笑,就地而坐。那童子乖巧地为二人斟满酒杯,酒香四溢,二人浅酌慢饮,忆起少年时光。季思远忽然问道:“细细算来,已有近七十载光阴,你那位夫人,仍未归家吗”李彦至闻言,心中蓦地涌起慕容琴离去的身影,他眉头轻蹙:“琴儿未曾归来。”顿了顿,李彦至心中念头微动,询问道:“季兄,你做过当朝宰相,可知道外面修仙者的情况水云门在哪”“你不知道”季思远奇怪看了一眼李彦至,道:“你如此年轻应该已经‘筑基’了吧”“筑基”李彦至摇了摇头,“我一个人在这里修行,哪知道外面的天地。”修行太爽,他享受其中,加之,前五十年只修道,身上无半点护身之术,如今术法小成,有了些许自保之力。这些年道行停滞,他静极思动,是该出去走走了。你的师父真不负责……季思远心里嘀咕了一句,解释道:“这里是楚国,在三万里石泉山脉之中,此地有三大宗门盘踞,分别是幻灵宗、红枫谷、天罡门。并未听说水云门,可能在石泉山脉另一头,那等距离,凡人一辈子也休想跨过。”季思远羡慕道:“练气,筑基,金丹,元婴,每一步都如登天梯。筑基寿两百年,金丹寿千年,真是看尽人间沧桑。只可惜,我生来无灵根,注定与修仙无缘。”李彦至静静地聆听着,通过这些话语,他仿佛窥见了外界的一片广阔天地。季思远虽对修仙有所向往,但所知也仅止于皮毛——三大宗门中,最强者不过元婴之境,长老们则是金丹修为。而那位开创楚国的修仙者,也不过筑基修为罢了。李彦至心中暗自思量:‘这修仙之道,显然与我目前所知的“练气”之法大相径庭。我究竟处于何种层次,还真是个未知数。’季思远留在云雾山,一连睡了好几天,看得出来他很累,勾心斗角最耗费心神。李彦至炼了一颗药丸给他调养身体。【十年光阴匆匆流逝,李彦至亲自埋葬季思远,收了那少年为弟子,传授修仙之法,打理云雾山。】【李彦至在云雾山又等了十年,直到母亲寿终正寝,尘世间最后一丝牵挂也得以了断。他取下一根枣树树枝,化作护道木剑,方才离开云雾山。】【李彦至已百岁之年,却如少年,他穿越而来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李彦至慢悠悠在凡间走了十多年,默默看着人间变化,偶尔按心意出手救人。】【只是可惜,没天降功德。】【第一百三十岁那年,李彦至踏足石泉山脉,终于亲眼目睹了修仙者的风采。他昂首远眺,清晰地看见百里之外,一条长达百米的白色巨蛇与三位修仙者正上演着一场斗法。】【那白蛇头上生有双角,威风凛凛,口中猛然喷出碧蓝如海的巨浪,瞬间便令两位修仙者的法宝光华黯淡,碎裂成片,自高空陨落白蛇叫嚣道:“红枫谷也不过如此!喊你家老祖出来!”】【仅剩的那位修仙者脸色铁青,怒喝道:“你这孽畜,不过是仗着老祖不在,才敢如此嚣张地闯我红枫谷。”】【白蛇面露狰狞,于红枫谷内肆意屠杀,所到之处,修士们吓得魂飞魄散,四散奔逃,整个场面陷入一片混乱。】【白蛇紧追不舍,其目标正是李彦至所在的方向。】【李彦至伸手拦住了一位慌不择路、逃至此处的修士。】【那中年修士一个踉跄,几乎摔倒在地,回头一望,只见白蛇如影随形,惊恐万分地喊道:“小友,快逃!那是大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