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丞相能够帮皇帝处理政务,也能给皇帝捞钱,也能让皇帝在享受上再上一层楼。可是对于歌舞他却不开窍。他根本分不清楚哪种乐器弹出来的是哪种音乐。他本想汇报逍遥楼的修建情况,可皇帝似乎并不感兴趣。“朕既然把事情交给了你,就相信你。”在为他享受提供条件这方面,姚丞相确实做的非常好。只要是奢侈生活,他提出的要求,姚仁美基本上都能满足,而且做出来的效果比他想象中要更好。这是之前张启年没办法相比的。姚仁美有点扫兴,扫了一眼陪皇帝喝酒的几位的官员。那个赵城,在吏部做郎中,六品官,他没有放在眼里,而且他是六公主的人。一个小公主而已。不过,旁边这一位就让他心生不爽。这位叫诸葛洪,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官袍,容貌俊朗,三十多岁的年纪已经是兵部侍郎。兵部侍郎,再过两年就是尚书,很快就能进内阁了。姚仁美心情很是烦躁。他没白天没黑夜的帮皇帝干活,头发白了,后背佝偻,面容老迈,才能得到皇帝的信赖。可是诸葛洪这样的人,只要陪皇帝喝喝酒,吟诗作赋,欣赏歌舞,就能得到提拔,讨得皇帝欢心。这让姚仁美心里觉得很不痛快。诸葛洪好像与大皇子走的很近。姚丞相插不上话,坐在这里也觉得无趣,便向皇帝告辞,离开了摘星楼。回到相府,他心头的那口气依然没有消散,到了书房,他狠狠的砸了茶杯,发泄心中的怒。姚丞相坐在扶手椅上,胸膛上下起伏,眼中满是恨意。诸葛洪如果做了兵部尚书,那就有了拜相的资格。右相的位置只能他来坐,陛下最信任的是他,最看重的也只能是他。想到此处,姚丞相心中更加嫉妒。皇帝越来越喜欢享乐,那么陪着他享乐的这些人得到提拔和重用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多。历史上这样的人物不胜枚举。如果真到了那一天,皇帝会毫不怜惜的抛弃他,他可知道帝王有多薄情。想到此处,姚丞相觉得危机重重。皇帝之所以现在重用他,是因为他有用,他能给皇帝捞钱,能让皇帝享受生活,顺着皇帝的心思去做事。他在右相的位置上已经快五年了。如果皇帝想换他,也有了充分的理由。今日在摘星楼,陪皇帝玩乐的官职最高,年纪最轻,容貌最俊朗的便是诸葛洪。姚丞相深吸一口气。他得静下心来,想办法陷害诸葛洪。他得想法子把诸葛洪拉下去,右相的位置只能是他的,谁也别想从他的手中把这个位置抢走。吟诗作赋,歌舞升平的事情他不会,可是阴谋诡计那是他最擅长的。姚丞相站起来,在书房里来回的踱步,阳光西斜,书房中光线越来越暗淡,阴沉,如姚仁美的心思一样,深不见底。不知想了多久,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他想到,不久前皇帝跟他提过,大皇子和三皇子越来越有能力了。皇帝这句皇子越来越有能力,就是说不好管了,想要从他的手中夺取更多的权利。朝中的官员想要进步,就要攀附权贵。他们开始投资未来,想要谋划未来几十年的仕途。所以他们自然而然的会向皇子靠拢。再加上皇帝在外面表现的是对皇子们和善,仁慈,一副父慈子孝的模样。这也让那些官员觉得,皇帝很重视几位皇子的发展。可是皇帝不喜欢不老实的皇子。姚丞相揣摩皇帝的心思,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只要让皇帝觉得欧阳洪支持大皇子,陛下就一定会宴席他。可怎么样才能让皇帝觉得欧阳洪彻底投靠了大皇子。这是姚丞相最擅长的手段,因为他手中有权力。于是姚丞相将诸葛洪的弟弟诸葛清叫到丞相府。姚丞相告诉诸葛清,皇帝想要任命他哥哥做东北巡检使。东北巡检使是从三品,比现在的兵部侍郎级别还要高,原本这是升官。可想到东北那地方,天寒地冻,再加上今年冬天雪天不断,东北受灾严重,如果他哥哥到了东北,官位能不能保住还未可知。看着是升官,其实是挖了一个坑。诸葛清也是聪明人,知道姚丞相悄悄将他叫到相府,告诉他这件事情,定然有解决的办法。既然丞相大人卖这个人情,他自然要千恩万谢的接着。于是姚丞相对诸葛清慷慨的说道,“只要让你哥哥跟陛下说,他要做大皇子府上的舍人,那就能免去去东北做巡检使的这趟差事。”诸葛清眼睛一亮,对姚丞相千恩万谢,然后出了丞相府。看着诸葛清离开,姚丞相唇角勾起一抹邪魅的笑。隆冬季节,京城下了第一场雪,可是今年河北道已经连着下了十几场雪。时间进入十一月份,雪天就没有断过,严重的地方雪厚两尺。冬小麦早已经被冻死,牛羊死伤更是不计其数,很多老人都没有熬过这个冬天。河北道布政使上官普进京城汇报河北道遭灾的情况,想要让皇帝拨款赈灾。可他刚到京城,就被姚丞相拦住,然后带去了丞相府。“上官大人,河北道灾情如何?”姚丞相问道。上官普见姚丞相询问,赶忙回答道,“整个河北的大雪漫天,百姓房屋被压塌,无家可归,粮食颗粒无收,小麦被冻死,牛羊死伤无数。”“还请丞相大人上报陛下。”姚丞相眸色沉了沉,“胡说什么?”“夏天的时候,洛州刚刚有灾情,冬天河北道又有灾情,你让陛下怎么想?”上官普不可置信的看着姚丞相。姚丞相面色严肃,“一年有一次灾情已经够严重了,怎么能再发生第二次如此重大的天灾。”“河北道不过就是下了一点雪,小麦减产而已。”上官普顿时急了,“丞相大人,不是那样的,河北道灾情严重,百姓的日子惨不忍睹。”“还请丞相大人如实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