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今日是寻常的一天。
对朝臣来说,则有些特殊,今日是月中的朝会,长安正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早起参加。
本应是再正常不过的一次朝会,氛围却显得极为诡异。
以往无事不怎么上朝的权贵们,今日来了不少,而且都是上层权贵。
一等侯在其中,都只能站在最后面。
他们的前面,还有郡公,郡王,以及亲王。
这个月的监国皇子是汉王。
以往的朝会,除了监国皇子之外,其余的皇子并不会出现。
但今日,除了睿王和恭王没有上殿,大殿上的亲王,足足有五位。
汉王,幽王,信王,宣王,吉王……,近年来,这种诸王同朝的场面,是只有在大朝会上才有机会看到的奇景。
就在刚才,幽王当众念了一份奏疏。
奏疏中,以前些日子,李玄靖从宗正寺强行要走凤阳县子一案的凶手为引子,细数大理寺卿李玄靖大小罪状数十条。
其中包括,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弄权专政,滥用职权,贪赃枉法,谋害忠良,草菅人命,滥杀无辜,误国误民,蒙蔽圣听……
每一条罪状,都有对应的详细证据,而且不止一条。
仅仅是幽王宣读完这份奏疏,就花了小一个时辰。
他在最后要求三省,整顿朝纲,严惩奸佞,还朝堂一个安定,还百姓一片青天。
以往当朝弹劾李玄靖的,也有不少。
但却没有一次,像这次这般声势浩大。
幽王奏完之后,信王,宣王,吉王也都表示支持。
八位监国皇子,有四位都站了出来。
随后附议的,是一众权贵。
郡王有汝阳郡王,定平郡王,荥阳郡王,东平郡王。
郡公有乐安郡公,晋阳郡公,新平郡公,临汝郡公。
侯爵有寿阳侯,蓝田侯,淮阳侯,云阳侯,丰阳侯,至于那些伯爵,子爵之流,根本没有站出来的资格。
紧随这些权贵,一些大臣也站了出来。
京兆府衙、宗正寺几乎全体官员出动,为首的便是宗正寺卿和京兆尹。
中书省两位中书舍人,尚书省尚书左丞,左司郎中,门下省一位黄门侍郎,两位给事中。
太常寺,太仆寺,太府寺,光禄寺,卫尉寺,也有官员站出来,六部之中,户部右侍郎,户部右郎中,吏部右侍郎,礼部,工部,兵部……
三省六部九寺,有超过一半以上的衙门,都站出来附议幽王。
鸿胪寺几无存在感,大理寺是李玄靖的地盘,司农寺对除了种菜之外的事情不感兴趣,六部除去刑部,三省六部九寺,一个不缺。
倒是向来弹劾李玄靖最多的御史台,在这次的群体弹劾中,罕见的保持了沉默。
如此多的权贵官员,弹劾一人,自大夏立朝以来,也是第一次。
哪怕是陛下,面对如此场合,恐怕也不能一意孤行。
可惜大理寺卿今日没来上朝,否则,一众朝臣便会知道,向来淡定的大理寺卿,在这种场合下,还能不能保持淡然。
面对众人的弹劾,作为监国皇子,汉王并没有在朝堂上做出什么决断。
他以兹事体大为由,宣布下次再议。
作为朝堂决策机构,散朝之后,所有的压力,都来到了中书省。
中书省。
两位中书侍郎面前的桌上,奏章堆积如山。
他们对视一眼,表情凝重,目光肃然。
这些奏章,分别来自三省六部九寺,京畿各州各县,长安无数权贵,书院学子请愿,就连中书省的两位中书舍人,都递上了奏章。
和刚才在朝堂上的情况一样,所有的奏章,都指向同一个人。
大理寺卿李玄靖。
这些弹劾的奏章,不过是刚才朝堂之事的延续。
如此场面,就算是弹劾两位宰相,也绰绰有余了。
在晋阳王家的推动下,汉王与幽王,罕见的联手,并且将事态扩大到这样的程度,如此针对李玄靖,必然是有大的图谋。
再联想到刚才朝会上的情形,恐怕有不得了的大事要发生了。
中书省,现在面临一个选择。
顺应汉王与幽王,势必会引起陛下不满。
但这么多奏章递上来,他们也不能当做没看到。
这让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就在他们纠结时,两道身影,缓步走进衙房。
两人见此,纷纷躬身。
“参见中书令。”
“见过尚书令。”
左右二相,并不一定会参加所有的朝会。
刚才朝会之时,他们都不在殿上。
右相走到桌前,随意的拿起几封奏章翻了翻,又随手将其丢下,平静的说道:“这么大的阵仗,这是要清君侧啊,难得一见,难得一见……”
中书左侍郎面露苦色,说道:“右相大人,您就别说风凉话了,这次事情真的闹大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
右相摆了摆手,说道:“问中书令吧,李玄靖是他的弟子,要不要清理门户,应该他做决定。”
另一名老者闻言,淡淡的说道:“既然右相有意,那就即刻下诏,让刑部、御史台和宗正寺去大理寺拿人吧,若有反抗,可就地格杀。”
右相闻言一愣,震惊道:“你真杀啊?”
李玄靖此人,让他极其矛盾。
他有时候做的事情,让他恨不得砍他的脑袋一百次。
但有时候他的作为,又让他忍不住拍手称快。
李玄靖在朝堂,他气的头疼。
可若真的没了李玄靖,长安的百姓,恐怕要再受一遍苦了。
朝堂有李玄靖不好。
但没有李玄靖,一定会变的更坏。
左相看着他,问道:“右相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右相嘴唇动了动,最终说道:“为了避免事态扩大,拿人是要拿的,就地格杀就不必了,他怎么说也是三品官,不如暂时将人扣在御史台,等候陛下处置吧……”
左相看向两位中书侍郎,说道:“听到了吗,就按照右相说的办吧。”
片刻之后,右相在诏书上盖下印鉴,随后才意识到了什么,猛然抬起头,看向左相,怒道:“你个老狐狸……”
中书省的诏书刚刚拟好,便有一位官员匆匆的跑进来,惊恐说道:“几位大人,不好了,外面出事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