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如舒舒服服洗了个热水澡。又美美的化了妆。她找出新衣服穿上,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二嫚在一旁,捂嘴偷笑。“二嫚,你又笑我。你见潘富时,不打扮吗?”“夫人,我也打扮的。”“这叫女为悦己者容。”张月如掉书袋。张月如对着镜子照了又照,高兴的像只小蜜蜂。“夫人,你别向外看了。小安大人去了安陆海,说是傍晚才回来。”“哦”张月如失落。“那咱们也去安陆海吧。”张月如来到潘小安的办公室。“小安大人,我来向你汇报工作。”“月如,连你也学着作妖。”“官人,我和你闹着玩的。”潘小安站起身。他打量着张月如。张月如被他看的害羞。“月如,你今天装扮的倒是很好看。只是这个唇彩,涂的不均匀。”“啊?”张月如要跑。“别动”潘小安叫住她。“让我给你涂匀。”张月如看着潘小安靠近,羞涩的闭上眼睛。过了好久。“官人,涂匀了吗?”“还差一点。马上就好。”张月如心里甜蜜。她喜欢潘小安做事认真。“官人,我真的有正事找你。”“说吧,有什么正事?”“我看你刚刚签发了,调拨粮食的命令。你调拨如此多的粮食,要做什么?”“月如,我要喂马。”张月如点点头。“明白了。”“官人,咱们府库里不能调拨太多粮食。金州府春日里,常会发生冰花汛。万一有个灾情,府里调拨不出救济粮,那会生出麻烦。”潘小安静静听着。他发现,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快速的成长。他们对政务熟悉,他们对未知风险的预案,都驾轻就熟。“咱们自己的田地里,这几年攒下来不少粮食,你就用这个吧。”“月如,你不心疼吗?”“当然会有一点点。可咱们的田地里,每一季都会有粮食产出,根本吃不完。比起你的大业。这点粮食,算得了什么?”“月如,你可真是我的贤内助。”“能得你这样夸奖。付出再多粮食,我也觉得值得。”“走吧”潘小安拉起张月如的手。“我陪你去逛街。”临近年节。集市已经开始慢慢忙碌起来。街角不时响起“砰砰”声。每一次响声过后,都会有孩童的欢呼声。爆米花,真的是一个特别有魅力的零食。“月如,你要不要吃米花?“张月如摇摇头。“官人,我要吃铁板鱿鱼。”随着煤球炉与铁器的广泛应用。街面上,关于炭火与铁板的小吃越来越多。这种通过炭火,炙烤铁板。再用铁板煎烙食物的方法,很受商贩和食客们的欢迎。
而这其中,铁板鱿鱼,铁板豆腐,铁板卷饼,是最受欢迎的三种。两毛钱一串的铁板鱿鱼,价格不算便宜。但等着吃的人,却很多。潘小安让张月如在一边等着。他则去排队。张月如看他如此细心,心里又充满幸福。“你是小安大人?”排队的女孩,突然认出他。女孩的一句话,瞬间炸雷。排队的人,连队都不排了。他们向潘小安行礼。纷纷夸赞,他打仗的胜利。“兄弟们,姐妹们,你们不用多礼。比起你们为金州府做的事,我这点成绩不值得夸耀。比起与我寒暄。我觉得还是美食最重要。刚才队伍是怎样的,我想请你们继续排好。先去享受美食,这才是明智的选择。”排队的百姓,就哈哈笑起来。“给我来两串小鱿鱼。”商贩老板就拿了一把鱿鱼须,放到铁板上。“那个,我说要两串。你这家伙,可别想趁机赚我钱。”小贩嘻嘻笑起来。“小安大人,我要请你吃。没有你允许摆摊,让我们有谋生的手段,就没有我今天。”潘小安也笑起来。“你这家伙,嘴巴如此甜。便是不卖鱿鱼,也能赚到钱。你既然这么大方,也别只请我一人。你把这一车子鱿鱼,都请我们吧。”小贩连连点头。“好,好。我都请。”围观的,又笑起来。“你倒是洒脱。”潘小安接过鱿鱼,扔下二十块。“要想报答我,就好好做生意,诚信经营。”小贩赶忙答应,周围的人鼓舞掌来。这小商贩确实有个机灵劲。等收摊回家,就重新做了招牌:嘴巴甜烤鱿鱼还在招牌下,写上了四个大字:诚信经营潘小安拿着鱿鱼串,递给张月如。“快趁热吃吧”张月如却把鱿鱼拿在手里,“女人在街上,怎么吃东西?太不雅观。”“月如,你今天很不乖哦。吃个东西,还分家里外面,还分男女吗?”“官人,我要当淑女。”“这可是你说的。赶明儿,给你在王府建一座高楼,让你在楼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官人,我错了。”张月如拿起鱿鱼,就大口吃起来。她这会,可不敢再当淑女。金州府的商贸,已经很发达。尤其在商业街上,各种商铺比肩而立。还有一些摆摊人,如剃头匠,补鞋匠,他们的摊位前,都挤满了好些人。潘小安陪着张月如,一家家逛。一会成衣铺,看看有没有新款衣服。一会去胭脂铺,看看有没有新款的胭脂。自从东夷府的胭脂出名以后,安国各府县,很快就出了模仿者。很多模仿者,还青出于蓝胜于蓝。潘小安时常感叹:“宋人,在模仿这方面,从没有输过。”潘小安像个土豪,只要张月如说一句好,他就买下来。张月如手里满满当当,全提着各种包装。潘小安要帮她拿着,她却不让。她简单的理解,这是潘小安爱她的证明。“官人,回府吧。”“月如,逛累了吗?”张月如摇摇头。“和你逛多久都不累。但现在刚刚好。”潘小安哈哈大笑:“乘兴而行,兴尽而返。月如,你倒是有点魏晋名士的洒脱。”张月如凑近潘小安。“官人,你说啥脱?”她眨眨眼,竟然调戏起潘小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