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女性小说>大宋小农民> 第674章 龙柔回汴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4章 龙柔回汴梁(1 / 1)

潘小安被震惊到。他没想到,龙柔能说出这样一番话。这也许就是生在帝王家,才能有的觉悟吧。“小安大人,今天我是来向你辞别的。明日一早,我就要回汴梁。”“这么快回去?”潘小安大声问道。“你舍不得吗?”“龙柔,男人都是有点贪心的。”“潘小安,你不是个好人。你对帝王不忠,你对女人不忠。”潘小安没有否认。“龙柔,我就是个小农民。小农民中的普通人。我会做梦,会做各种美梦。我想要大片的土地,我想要人臣服,我想要数不清的金银珠宝,我想要各色各样的美人…”龙柔抱住潘小安,“潘小安,我知道你说的是真的。没有实力的人,只是空想。但你不一样,你现在有这个实力。可你没有这样做,你能守住自己的心,这一点很了不起。”潘小安懊恼,“龙柔啊,我一点也没有了不起。看见美味的猪头肉,想吃却不能吃,其实也蛮痛苦的。”龙柔被逗笑,“我不是猪头肉。若说是肉,我也是龙肉。潘小安,龙肉…龙肉…你敢尝吗?”龙柔抬起下巴,她闭上眼睛。潘小安低下头,他看见龙柔俊美的面,他看见龙柔修长的眉,他看见龙柔红润的唇…潘小安抱了抱龙柔,“龙柔,我不敢的。”龙柔心里失落,“胆小…”海州的风浪也大。海浪拍击海岸,自有一种动人的韵律。“忘了我,不要再想我,好吗?”龙柔这样请求。晨曦的光微亮。龙柔的马车,驶向北方的路。在她身后,是一千辆拉着粮食的马车。汴梁遭遇了水灾。这个消息,潘小安是知道的。他的“安组织”,现如今,已经遍布大宋的各个府郡。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潘小安都有所了解。龙柔也是得知汴梁遭了水灾,才着急赶回去的。这是个有家国情怀的女人。潘小安很喜欢她这一点。一直到离开海州府,龙柔的眼泪才流出来。这个女人细腻温柔的一面,不会轻易在人前展现。海烟坐在旁边,不知所措。她从没有见过,龙柔公主哭的如此伤心。在后宫遭遇那么多冷眼与苛待,龙柔公主都没有流下半滴泪。可龙柔公主为了这么一个男人,竟然哭的如此撕心裂肺。海烟还小,不懂爱情,不懂刻骨铭心。但她知道,龙柔公主待她好。公主哭泣,她也要哭。龙柔回到汴梁。越往北走,她的心越越压抑。这破败的房屋,这泥泞的街道,这腥臭腐烂的味道。这一双双饥饿的眼睛…龙柔很害怕,很恐惧。“也许,赵家真的到了该让一让的时候。”来到汴梁内城。这里的情况好很多。至少街上看不到淤泥,至少这里还有烟火气。听到龙柔回宫。徽宗皇帝便来见她。他看见龙柔黑了许多,他看见龙柔胖了一些,他看见龙柔红肿的眼睛…
“龙柔我儿,一路辛苦。为父很想你啊。”这一刻,没有皇帝与公主。这一刻,只是父亲与女儿。“父皇,柔儿任性。在海州多住了些日子。”“无妨,无妨。”徽宗皇帝想的应该是潘小安出去征战,没有下令放自己的女儿回来。“先回去休息。明日再来回话。”虽然徽宗皇帝很想知道,海州的情况,潘小安的情况,但他还是忍耐住。“父皇,儿臣先行告退。”徽宗皇帝看到,潘小安给他带的礼物。上好的徐公砚,上好的七彩水晶。新罗国的宝物,东扶国的宝物。女真人的海东珠,契丹人的老山参…这些宝物,每一件都价值连城,每一件都是极品中的极品。若是在以往,徽宗皇帝肯定高兴的手舞足蹈。然后,在给潘小安一点封赏。但现在,这些宝物,更像是一个穷人乍富,对另一个富人初穷的显摆。徽宗皇帝看见这些宝物,没有喜悦,只有气愤。“小安哥,咱们把这么多宝物,送给汴梁那位做什么?”“前川,无非是换个地方保存而已。”莫前川笑起来,“小安哥,你这样说也对。省的咱们以后还要自己运。”莫前川是一心想去汴梁的。他对徽宗皇帝有一种恨意。如果不是他,自己的爹爹不会被陷害。自己也不会锒铛入狱。自己的姐姐也不会下落不明。莫前川恨不得,现在就打去汴梁。但他不明白,为什么潘小安不去这样做?莫前川当然不知道原因。他不知道,百姓思念故国的力量。如果潘小安现在去汴梁,以臣子欺主上,天下人都会站起来反对他。这里有一种思想,是极其坚固且可怕的。君臣父子,不可更改。潘小安只是在沿海周边,弄些地方。这充其量属于爱闹的孩子。可一旦潘小安打出旗帜,掀了桌子,天下拥宋之人,便会群起而攻之。这股力量,潘小安会怕吗?他当然会怕。这样的攻伐,会流太多的血。最后两败俱伤,反而白白便宜了外族人。潘小安在等待。等待赵氏一族的觉醒,或者等待北方的那几位,早日打破壁垒。当天下人都渴望,有一个人能站出来,结束这些纷乱时,那就是潘小安的机会。等他扫清玉宇,带着这份威风,他的那些主张,才能更顺利的推行。用再好的铁补旧锅,也都是补丁。打破了重铸,哪怕时间久一点,也是一口新锅。道理便是这么简单。而今夏风已过,秋风未起。潘小安要去南部海域看一看。这些南方人,对自己的威名,还不是很了解。这些南方人,对自己的安字旗,还没有敬畏。潘小安要去给他们上一课,教一教他们大海航行的礼仪。只有那些人都守规矩,守潘小安制定的规矩。他的海路才能畅通无阻。潘小安离开海州府,第一站就是华浦村。这是三太子驻扎过的地方,也是三太子从这里逃亡的地方。老族长商仁海,悠闲的坐在海边。他重新搭了帐篷,还装点了几盆花。帐篷里还有两个侍女伺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