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墨书院>奇幻冒险>大明:朱元璋假死后,我登基称帝> 第七十二章 大明的旗帜插在富士山上!机关枪收割草原骑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二章 大明的旗帜插在富士山上!机关枪收割草原骑兵!(1 / 1)

另一边,倭国的土地在大明军队的铁蹄下颤抖着。李景隆手中的长枪高高举起,随着他手臂的挥动,指向远方的城镇。在他身后,是浩浩荡荡的大明军队,士兵们迈着整齐而有力的步伐,每一步落下都像是大地的震颤。大军行进间,先头部队的探子迅速散开,侦察着前方的地形与敌情。一旦发现倭国的防御工事,李景隆便果断下令。神机营的士兵们迅速列阵,他们熟练地操作着火器。火铳手们单膝跪地,将火铳稳稳地架在肩膀上,眼睛紧紧盯着前方的目标。随着一声令下,火铳齐发,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打破了倭国的宁静。硝烟弥漫中,倭国的防御者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惨叫连连。王景弘则在倭国的另一个方向率领大军攻城拔寨。他指挥着士兵们分成小队,迅速地向各个方向推进。他们席卷着倭国的每一寸土地。当他们到达一个村庄时,村民们惊恐地看着这些陌生而强大的军队。但大明的士兵们纪律严明,他们只是将大明的旗帜插在村庄的中心,宣告着这片土地已归属大明。而在遇到倭国的抵抗力量时,步兵们手持长刀和盾牌,盾牌相互交错,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当接近敌人时,士兵们齐声呐喊,他们猛地向前冲击,长刀挥舞,将倭国的士兵砍倒在地。骑兵们挥舞着长枪,如入无人之境,将试图逃窜的倭国士兵一一挑落马下。随着军队的不断推进,富士山那雄伟的身姿出现在眼前。李景隆一马当先,带领着士兵们登上山顶。在山顶上,他亲自将大明的旗帜深深地插入土地,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在向世界宣告大明的胜利!这一刻开始,倭国境内尽数归属大明!“将消息传回金陵!”李景隆大笑着说道。……金陵!此时的金陵城正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杨士奇、杨荣和杨溥三人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街道上。他们的身上披着象征着荣耀的红绸带,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街道两旁的百姓们欢呼着,将鲜花和彩带抛向他们。就在这个时候,倭国被占领的消息也传来。“太好了,这倭国一直是个祸患,如今终于被拿下了!”“我大明真是强大无比,这倭国哪里是我们的对手。”“这是陛下的英明决策,我大明的军队果然战无不胜。”“哈哈,那倭国的土地现在也归我们大明了,真是大快人心。”“倭国的那些财宝是不是也要运到我们大明来了?”“这是我们大明的荣耀,以后看谁还敢小瞧我们。”“那些在倭国牺牲的将士们可以安息了,我们胜利了。”“我就知道我们大明肯定能征服倭国,这是迟早的事。”“这一下,我们大明的威名肯定会传遍世界。”在金陵城的城门前,被绑着的倭国天皇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的身体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他的脸上满是绝望,泪水不受控制地流淌下来。他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嘴里念叨着:“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不该冒犯大明,我是个罪人。”“我唯有剖腹谢罪,才能对得起我的国家。”看守他的士兵看到他的举动,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狠狠地给了他两巴掌。“你以为你还能随便死吗?你现在是大明的俘虏,老实点!”那士兵的声音冷酷而严厉,倭国天皇他惊恐地看着士兵,不敢再有任何动作。朱允炆、方孝孺、齐泰和黄子澄被吊着,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复杂的情绪。当听到倭国被占领的消息时,朱允炆的眼睛微微睁大,一抹难以掩饰的高兴在眼底闪过。他的嘴角不自觉地抽动了一下,想要露出笑容,却又被无奈和惆怅所掩盖。他微微抬起头,望着远方,心中五味杂陈。他喃喃自语道:“大明如今又开疆拓土,这本是好事,可……”他的声音渐渐低下去,眼神中满是落寞。方孝孺听到这个消息时,脸上的肌肉微微颤抖。他那悲愤的神情中夹杂着一丝欣慰,他长叹一口气,说道:“大明强盛,这是我等一直期望的。”“可如今,这一切却与我们无关了。”他的眼神中透着无奈,那紧握的双拳也渐渐松开。齐泰的眼神中有着惊讶和喜悦,他轻轻摇了摇头,苦笑着说:“这倭国一直是个大患,如今被拿下,大明的未来不可限量。”“只是,我们……”他低下头,看着自己被束缚的身体,心中满是苦涩。黄子澄则是一脸的复杂,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泪花,既有高兴大明的胜利,又有对自己命运的哀叹。他哽咽着说:“这是大明之福,可我们却只能在这里看着,真是造化弄人啊。”……朱允熥得知倭国被彻底占领的消息后,立刻召集赵谦、夏元吉、黄观和解缙前来商议倭国后续的相关事宜。众人到齐后,朱允熥缓缓开口:“朕今日召集诸位,是为了倭国之事。”“如今倭国已被我大明拿下,这后续之事,朕想听听诸位的看法。”赵谦率先说道:“陛下,臣以为,首先要稳定倭国的局势。”“派遣得力的官员去管理当地的政务,确保百姓安居乐业。”“同时,要加强军事防御,防止他国觊觎。”夏元吉点头称是,他接着说:“陛下,经济方面也不可忽视。”“倭国的资源可加以利用,发展当地的农业和商业,与我大明互通有无。”“但也要注意税收的合理征收,以免引起民怨。”黄观沉思片刻后说:“陛下,文化上要进行引导。”“在倭国推行我大明的文化和礼仪,让他们从内心臣服于大明。”“可以在当地开办学府,培养倭人学子。”解缙兴奋地说:“陛下,臣觉得还可以鼓励大明的百姓移民到倭国,促进两地的交流与融合。”“这样既能缓解我大明的人口压力,又能加快倭国的发展。”众人商议了片刻后,朱允熥微微坐直身子,目光坚定地说:“朕以为,此次科举和殿试就是和这个有关。”“朕决定,让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此次考中进士的,全都去倭国,打造我大明第一块海外殖民地。”“朕相信,经过一段时间,那将成为我大明有史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赵谦听后,眼神中透着一丝惊讶,随后转为敬佩。他恭敬地说:“陛下此计甚是高明。”“这些学子才思敏捷,有他们去倭国,必能将大明的文化和制度很好地推行下去。”夏元吉则是皱了皱眉头,有些担忧地说:“陛下,这些学子虽有才华,但毕竟年轻,经验不足。”“是否需要派遣一些经验丰富的官员一同前往,以辅佐他们呢?”黄观点头赞同夏元吉的看法,他说:“陛下,夏大人所言极是。”“而且倭国的情况复杂,单靠学子们,恐难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解缙却笑着说:“陛下,臣觉得这正是一个锻炼他们的好机会。”“学子们年轻有冲劲,他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习。”“而且他们刚刚参加完科举和殿试,对陛下的治国理念理解深刻,必能不负陛下厚望。”朱允熥听了众人的话,微微点头,说道:“诸位的担忧不无道理。”“朕会挑选一些经验丰富的官员一同前往,协助他们。”“朕相信,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倭国必将成为我大明的一颗璀璨明珠。”……杨士奇、杨荣和杨溥三人得知这个消息时,他们的脸上先是露出惊讶的神情,随后转为坚定。杨士奇恭敬地说:“陛下信任,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为大明的海外殖民地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杨荣则是自信地说:“陛下,臣等必能将大明的荣耀带到倭国,让倭国成为大明忠实的属地。”杨溥也严肃地说:“陛下,臣等会牢记陛下的嘱托,不辜负陛下的期望。”其他考中进士的学子们,有的兴奋,他们渴望在海外一展身手。有的则有些担忧,但在同伴的鼓励下,也纷纷表示愿意前往倭国,为大明的发展添砖加瓦。郑和站在港口的码头上,当收到要带领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一众学子前往倭国的消息后,郑和迅速地开始整理海军。一艘艘巨大的战船整齐地排列在港口,船帆在风中鼓起。海军们在甲板上忙碌地穿梭着,搬运着物资,检查着船只的各个部件。郑和站在旗舰的船头,大声地指挥着:“把粮食都堆放整齐,检查火炮是否能正常发射,绳索都要系紧了!”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港口回荡。杨士奇、杨荣和杨溥三人带着一众学子来到了港口。郑和看到他们到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走下船头,迎接他们。“诸位学子,欢迎你们登上战船。”“此去倭国,路途虽不算遥远,但也需小心谨慎。”杨士奇恭敬地行礼道:“郑将军,此次能与将军同行,是我等的荣幸。”“我们定会听从将军的指挥,也希望能从将军身上学到更多。”杨荣也笑着说:“郑将军,听闻您多次出海,经验丰富。”“我们这些学子对海外之事只是纸上谈兵,还望将军多多关照。”杨溥则认真地说:“将军,我们都带着陛下的期望,定要在倭国建立起一个繁荣的大明殖民地。”郑和看着他们,眼神中充满了赞许:“诸位都是陛下亲自挑选的人才,我相信你们的能力。”“上船吧,我们即刻出发。”众人登上战船,随着郑和一声令下,战船缓缓驶离港口。
在船上,杨士奇、杨荣、杨溥和一众学子围坐在一起,开始讨论相关的治理政策。杨士奇率先开口:“我们要在倭国建立起像大明一样的学府,让倭国的孩子从小接受大明的文化教育。”“这样既能让他们了解大明的礼仪和制度,也能培养出对大明忠诚的人才。”杨荣点头赞同:“士奇兄所言极是。我们还可以根据倭国的地理环境,发展适合当地的农业和手工业。”杨溥沉思片刻后说:“在治理上,我们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划分不同的区域,设立各级官员,明确他们的职责。”“同时,要建立公正的法律制度,让倭国百姓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禁止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一位学子站起来说:“虽然现在倭国已被大明征服,但周边国家可能会对这块新的殖民地有所觊觎。”“我们要在倭国建立起强大的军事防御体系。”郑和在一旁听着他们的讨论,不时地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走到众人中间,说道:“诸位学子的想法都很有见地。”“治理倭国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以大明的利益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陛下的期望,让倭国成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众人听了郑和的话,纷纷点头。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坚定的信念,对未来在倭国的治理充满了信心。一段时间后,战船缓缓靠近倭国的海岸。众人站在船头,望着眼前这片刚刚被大明征服的土地。倭国的海岸线上怪石嶙峋,海浪不断地拍打着岸边,发出阵阵轰鸣声。远处一些地方,还能看到战争留下的痕迹,有被烧毁的房屋残骸,以及尚未清理的战场废墟。郑和站在船头,表情严肃而庄重。他深知自己肩负着朱允熥陛下的重托,要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稳固的海外驻军。他大声地指挥着海军们:“先派出侦察小队,查看周边的地形和情况,寻找合适的驻军地点。”海军们迅速行动起来,乘坐着小船向岸边划去。杨士奇、杨荣和杨溥站在郑和身边,他们的眼神中透着谨慎与期待。杨士奇仔细地观察着海岸的情况。他皱着眉头说:“郑将军,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是在此建立驻军营地,可防范海上的来敌。”“但我们也要考虑到物资的补给问题,附近似乎没有大型的港口或者可供耕种的土地。”杨荣点头表示赞同,他补充道:“而且我们还要考虑到与当地倭人的关系,如果太远,不利于管理和控制。”杨溥则指着远处的一片平地说:“将军,您看那边。”“那片平地虽然离海岸有一定的距离,但地势开阔,周围有河流经过,既方便取水,又可以开垦农田。”“而且从那里到附近的倭人村落也有道路相连,便于交流与管理。”郑和顺着杨溥所指的方向望去,沉思片刻后说:“所言有理,不过,我们还是要等侦察小队回来,再做最后的决定。”不久,侦察小队返回,向郑和汇报了周边的详细情况。郑和听完后,果断地做出决定:“就在那片平地上建立驻军营地。”“现在,开始行动!”海军们纷纷下船,搬运物资,搭建营帐,开始建立海外驻军。与此同时,郑和按照朱允熥的吩咐,安排李景隆和王景弘两人带着海军去继续扫荡逃走的倭寇和海盗,以确保大明和倭国这条航线的安全。郑和对李景隆和王景弘说道:“两位将军,这条航线的安全关系到大明与倭国之间的往来,不容有失。”“那些逃走的倭寇和海盗,隐藏在暗处,随时可能出来伤人。”“你们此去,一定要彻底清除他们。”李景隆恭敬地行礼道:“郑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末将会仔细搜索每一个岛屿,每一片海域,不放过任何一个倭寇和海盗的藏身之处。”王景弘也坚定地说:“将军,我们会相互配合,发挥海军的优势。”“利用战船的机动性,对他们进行围剿。”李景隆和王景弘随即带领着海军出发后。他们两个太爱打仗了。就喜欢这种在海上追逐打仗的日子!……大明北方。北平的徐辉祖和辽东地区的蒋忠时刻紧盯着北元的动静。很快,一则消息传来。北元的内乱!这个消息破了原有的平静,也为大明带来了绝佳的进攻时机。徐辉祖站在北平的城楼上,目光锐利。当他确定这是进攻的最佳时机后,他立刻召集张玉、朱能和丘福三人。张玉、朱能和丘福三人匆匆赶来。张玉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将军,您这么紧急召集我们,可是有了北元的消息?”徐辉祖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三人:“如今北元内乱,此乃天赐良机。”“张玉,你从东路进攻,利用你对那片地形的熟悉,迅速插入北元的防线。”“朱能,你从西路进发,你的机智定能让你在战场上随机应变,打乱敌军的部署。”“丘福,你从中路直击北元的心脏,你的勇猛定能让敌军胆寒。”“我则率领大军殿后,为你们提供支援。”“而蒋忠将军,他将从辽东地区开始进攻,我们要让北元腹背受敌。”张玉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那东路的北元军队,就等着我张玉去给他们个下马威。”朱能也自信满满地说:“西路就交给我朱能,我定会让北元的那些家伙们知道我大明将士的厉害。”丘福则是豪爽地大笑:“哈哈,中路我丘福包了,我要把那些北元兵打得屁滚尿流。”于是,三支大军如同三支离弦之箭,向着北元的方向疾驰而去。当他们进入草原之后,那广袤的草原景色尽收眼底。然而,战争很快就笼罩了这片美丽的草原。第一场遭遇战就在不经意间爆发了。北元的骑兵如往常一样,呼啸着冲向大明的军队。他们的马蹄声如同雷鸣,震得大地都在颤抖。他们挥舞着弯刀,口中呼喊着充满野性的战歌,那气势仿佛要将大明的军队一口吞下。“看啊,那些北元的蛮子又冲过来了,还以为我们是以前的大明军队。”一个大明士兵握紧了手中的火枪,眼神中却没有丝毫畏惧。“哼,今天就让他们尝尝我们大明新式武器的厉害。”旁边的火铳手冷笑着说。徐辉祖站在阵前,大声喊道:“将士们,稳住阵脚,听我号令。”“神机营准备!”神机营的士兵们迅速推出大炮。那大炮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机枪手和火枪兵们也整齐地排列在阵前。他们的眼神坚定而冷静,手中的武器紧紧握着。随着徐辉祖一声令下:“开炮!”大炮首先发出怒吼。巨大的轰鸣声在草原上回荡,炮弹呼啸着飞向北元的骑兵。炮弹落地之处,爆炸掀起一片尘土和血肉,北元的骑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人仰马翻。“这是什么武器?”一个北元骑兵惊恐地大喊,他的马被炮弹的爆炸声吓得乱蹦乱跳。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徐辉祖再次下令:“机枪手、火枪兵,射击!”机枪手和火枪兵们开始射击。密集的枪声如同雨点般响起,枪口喷射出的火焰无情地收割着北元骑兵的生命。尤其是机关枪,那快速而连续的射击,在草原上肆虐。操作机关枪的士兵紧紧地握住枪把,眼睛盯着前方不断冲来的北元骑兵,嘴里喊道:“来吧,看你们能冲到哪里!”北元的骑兵成片地倒下。他们那曾经不可一世的冲锋在这强大的火力面前变得脆弱不堪。徐辉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震惊。“这等武器的威力,简直超乎想象!”“如此强大的火力,草原骑兵毫无还手之力!”“这简直是战场上的神器。”“这等杀伤力,简直是草原骑兵天然的克星。”“有了这样的武器,我们大明何惧北元的骑兵。”朱能也被惊得合不拢嘴,他喃喃自语道:“这武器若是早出现,以往的战争不知会轻松多少。”张玉的眼神中透着兴奋与敬畏:“这机关枪的出现,必将让我们大明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丘福则是大声欢呼:“哈哈,有了这等利器,北元的骑兵再也不是我们的对手了。”在这强大的火力打击下,北元的骑兵开始慌乱起来。一个北元将领挥舞着弯刀,试图稳住军心:“不要怕,他们的武器虽然厉害,但我们冲过去就能砍死他们。”可是,他的话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北元的骑兵们在死亡的恐惧下,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勇猛。他们有的试图掉转马头逃跑,却被后面冲上来的同伴挤得人仰马翻。有的则不顾一切地继续向前冲,却被密集的火力打得纷纷落马。而大明的军队则乘胜追击,士兵们呐喊着:“杀啊,不要放过这些北元蛮子!”他们的脚步整齐而有力,向着北元的营帐继续推进。徐辉祖看着混乱的北元军队,拔剑高呼:“将士们,胜利就在眼前,随我冲啊!”说完,他一马当先,向着北元军队冲去。张玉、朱能和丘福也不甘示弱,率领着各自的部队紧随其后。大明的军队如同汹涌的潮水,向着北元的营帐席卷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