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的阻挡,方才造就了东北奴儿干地区的肥沃土地。
而在大兴安岭以北。
山岭上的积雪和雨水流淌下来,便造就了另一种草原风貌。
处于海剌儿地区的呼伦湖,因为地势低洼,成了草原东部少有的常年蓄水大湖。
沿着湖面向上,追溯上游。
在海拉尔河与伊敏河的交汇处,此刻已经由原本的一个小的草原部落聚集地,变身成了一片巨大的军营。
军营的阵营很好分辨。
一面面大明龙旗迎风飘扬,彰显了此地新主人的身份。
大营就地取材,周遭山林里生长了无数年的林木,就是最好的建设材料。
无数的铁骑从营中冲出,向着前方的草原扫荡过去。
在两条河流的下游位置,则是一座被团团包围着的小营盘。
这座营盘汇聚了整个东北奴儿干地区,被大明征召而来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林中百姓等部族人员。
辽东都司都指挥使谢霸,正站在营外的一处高地上。
说是高地,其实是一大块巨大的石头深埋在地下,表面经过千万年的风吹日晒,加之水流的冲击,变成了松软的泥土。
也正是因此,这片地上的草长得很矮。